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勇 《环境》2010,(9):46-47
核电站的运行,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放射性废物,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废物。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尽量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减轻核电站对公众和环境的影响,是大亚湾核电运营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泰山核电站已于1991年12月15日成功地并网发电,大亚湾等另一批核电站也将惊续建成发电。核电站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置,必将成为我国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核废物管理过程中,地质学研究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后阶段涉及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这—环节,地质学研究更是必不可少。纵观整个放射性废物管理过程,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下列研究环节中:固化体的矿物学研究,回填材料的矿物学研究,处置介质的岩石李、矿物学研究,库(场)选址的地质学…  相似文献   

3.
《环境》2005,(5):31-31
放射性三废管理一般原理 核电站像其他工业企业一样,也要产生废物。虽然核电站产生的废物量很少,仅为同等规模火电厂的十万分之一。然而核电站排放的一些废物中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必须加以妥善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随着核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产生了大量的放射性废物,合理、安全的处置各类放射性废物,已成为世界各国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各国已建或在建了许多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这些设施的信息分散在各国的官方报告中。研究分析这些信息将对我国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研大量资料,总结了世界核反应堆的现状(数据截止到2013年);介绍了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发展概况:分析了世界各国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的现状(数据截止到2011年);并对我国的中低放废物处置提出建议。为我国全面和正确的认识放射性废物处置,有的放矢的制定发展规划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妥善处理核电站产生的低,中放射性废物是核电带来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水泥可作为多种类型低,中放射性废物固化处理的基质材料。该文研究了4%硼酸废液水泥固化的配方,其结果表明,硼酸废液在水泥中虽有良好的分散性并起缓凝作用,但泌水与终凝时间过长,限制民配方中废液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前言随着核电站的发展,原子能发电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能源,目前我国正在广东、浙江兴建核电站,其他有关省市,特别是能源紧张,污架严重的省市也正在计划兴建核电站。但不少人对核电站还很陌生,特别是对核电站安全、核电站废物的安全、核电站废物的来源,种类以及如何处  相似文献   

7.
白从1951年美国建成第一座100千瓦的试验性核电站以来,到1979年末,全世界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建成核电站228座,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还有520多座核电站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中,装机容量达6亿千瓦左右,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10~19亿千瓦,将为总发电量的45%。目前,我国为了四化建设需要,改变长期电力不足的局面,也在拟建核电站。从长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根据核能发展的规模和经济状况详细拟定本国的生产租技术计划。该文详细研究了英国放射性废物处理问题的研究结果。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方法在核燃料循环的所有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物理一化学形态的放射性废物。废物的形态分为三种:气体、液体和固体。固化放射性核素是废物处理的最终任务:使  相似文献   

9.
文中综述了国际国内放射性污染土壤处置方法研究进展,结合中国放射性废物处置法律法规,针对中国核电站站堆型,研究分析核电站事故后去除土壤的处置方法,并建议给出了适合于中国核电站事故后去除土壤的处置策略,为中国核电站事故后污染场地的清理方法、土壤去污处理方法的选择明确方向,为修复活动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废物最小化。  相似文献   

10.
赵滢 《环境》2005,(3):56-57
在核能的和平利用,通过核能生产清洁的电能的核电站,它的生产运行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放射性废物。如果对这些废物不进行合理的加工和处理,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公众和环境。在大亚湾核电站,我们向公众承诺:放射性废物的排放水平低于限值并保持合理可能尽量低(ALARA)水平;环境和公众受辐射剂量当量的危害低于限值并保持ALARA。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各国竟相发展核电站。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公布的数字,1985年世界各国新建核电站30座,还有180座已开始动工兴建。截止1984年底,已有26个国家和地区建成并投入运转的核电站有318座,最大单机容量达130万kW。预料到1990年将增至537座,总装机容量达4.2亿kW。到2000年,世界核电站的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一半。因而,如何处置核电站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已成为各国所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现状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包括与废物产生、预处理、处理、整备、贮存、运输、处置和退役相关的各项行政与技术活动,是从废物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管理.放射性废物安全是核与辐射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低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法有海洋投弃和陆地处理两种。这里所说的低水平放射性废物是指除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外所有放射性废物的总称。陆地处理和国际上规定的海洋投弃不同,它具有各国自己的主权。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说,无约束地作海洋投弃也是可能的。但陆地处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通常包括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和处置设施,依据《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属于核设施范畴,民用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应按照《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申领核设施建造、运行许可证等.我国现有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数量多,现状和特点不尽相同.当前,部分民用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存在范畴划分不明确、许可模式不统一等问题.结合我国民用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实际情况,简要梳理和探讨其许可方式.建议独立场址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应统一纳入核设施管理范畴并申领核设施安全许可证;核设施配套建设的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应依据主体核设施的差异实施分类许可管理为宜.  相似文献   

15.
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到去年年底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共有438座。总部设在维也纳的国际原子能机构14日在结束为期5天的理事会例会之际,核准了将提交这一机构第46届大会审议的“2001年度报告”。这份报告在介绍“世界范围的核能”时指出,核能仍然是许多国家能源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报告说,到2001年年底,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共有438座,总发电量为353千兆瓦,占全世界发电量的16%,累计运行时间已超过1万堆年,1个堆年相当于核电站中的1个反应堆运行1年。报告说,尽管迄今核电站主…  相似文献   

16.
随着GB 6249—2011《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 14587—2011《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技术要求》的实施,核电厂应针对厂址环境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工艺技术水平,遵循ALARA原则,向审管部门定期申请或复核放射性流出物排放量,并经审管部门批准后实施。以某核电站一期工程为例,分析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年排放量申请值的优化过程,为我国其他新建、在建、在运核电站的放射性年排放量申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核工业每况愈下,核工业刊物上的文章也日渐稀少。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核能署副主任斯卡耐辛在60年代曾预测:核技术未来将应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全球核能发电量将达到2.3万亿W。但在1980年,此预测数字却减到7500亿W,而到了1990年,国际原子能组织则预测,到220年全球控能发电量只能达至05000亿W,然而目前最现实的估计是,在2000年全球核能发电量将降到3800亿W。核电发电量的逐渐减少是因为西方国家正在不断淘汰污染环境的核电站,虽然亚洲地区的核电站仍在增多,但在全球范围内核电萎缩趋势已不可阻…  相似文献   

18.
岳增强 《环境》2010,(6):44-45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国家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核电站也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放射性废物,这些废物如果不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废物管理是包括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在内的各项措施。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减少放射性废物对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危害,保护环境不受污染,为子孙后代造福。一、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例如一次通过式燃料循环的废物管理主要是对乏燃料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废物都是非超铀废物。其他方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废物处理、暂存设施是科研单位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放射性废物处理、暂存设施的安全管理关系到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可为给科研工作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安全工作环境。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结合放射性废物管理和科研单位的特点,对科研单位放射性废物处理、暂存设施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