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通过正交试验选择氧化的最佳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对CODCr值为50~1000mg/L的水样:氧化剂K2Cr2O7用量为0.20~0.40mol/L,催化剂Ag2SO4用量为10g/LH2SO4,消解时间10min,加热温度180℃。用CODCr为138mg/L的质控标样进行验证试验,其绝对误差为0.5~3.0mg/L。与标准方法相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DCr具有分析误差小,省时、省力,节约药剂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与过量形成BaSO_4沉淀反应为基础,较详细地讨论了反应条件、从而拟定了用AAS和ICP-AES间接测定天然水中的方法、确定了方法的精密度,AAS法的RSD%为1.5,ICP-AES法为3.2.两种方法对比分析的结果接近,误差为1.0%(相对)。用于天然水中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硫化物测定中的几个问题黄永生(中原油田技术监测中心)水中硫化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当其含量超过排放标准(GB897-88中规定硫低于2.0mg/L)数百倍时,能使动植物体中毒,甚至导致死亡。用碘量法测硫化物含量的方法在许多书中都有记载,但是大多没有对细...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位滴定法在716DMS型自动电位滴定仪上实现对气田废水中C1-的快速、灵敏、准确测定,避免了色度、浊度的干扰。对方法的检出限、标样和实际水样精密度、准确度,进行了全面的测定分析,并与硝酸银滴定法进行了对比。氯化物的检出限为0.32m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等于2.1%,加标回收率在98.9%101%范围内,对同一标样和实际样品的测定两种方法的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内吸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朝英  杨丽莉  母应锋 《四川环境》2007,26(4):48-49,92
建立了氯仿萃取、高效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水中痕量内吸磷的方法。方法在0~200μg/L范围线性良好,内吸磷的检出限为0.1μg/L,RSD≤3.7%,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0.8%~98.2%之间。  相似文献   

6.
在PH7HAc—NaAc溶液中,锌Zn2+与5—Br—PADAP反应,显色液由黄色变红色。本文依据有色溶液吸光度(A)与入射波长(λ)及显色物质浓度(X)数学关系研究双最大吸收光度定量法测定水中锌。该方法可将黄色褪色和红色生色双重定量联合起来定量Zn2+,分析灵敏度较高。实验表明,RSD≤2%,检出限0.01ug/mL,加标回收率97.5%—105%。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SO4^2-与过量Ba^2+形成BaSO4沉淀反应为基础,较详细地讨论了反应条件,从而拟定了用AAS和ICP-AES间接测定天然水中SO4^2-的方法、确定了方法的精密度,AAS法的RSD%为1.5,ICP-AES法为3.2, 两种方法对比分析的结果接近,误差为1.0%(相对)。用于天然水中SO4^2-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用示波极谱法对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在3.0×10 ̄(-5)~8.0×10 ̄(-3)mg/L之间,最低检出限为6.0×10 ̄(-6)mg/L,浓度为0.26×10 ̄(-2)~0.52mg/L时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4.0%,浓度为0.3×10 ̄(-2)~0.51mg/L时的回收率为95.0%~102.1%,其结果与4-氨基胺替比林分光光度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采用新型载体的好氧流化床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稀释的味精废水为基质,对采用新型载体LSAR的好氧生物流化床进行动力学研究,求得动力学参数分别为γmax=8.81(gCOD/gvs.d),Ks=0289(gCOD/L),Kd=0.046d^-1,Y=0.16(gvs/gCOD)。其值基本处于文献的报导之内,说明以LSAR为载体的好氧微生物膜具有较好的活性,LSAR作为好氧流化床载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何林  奚治文 《四川环境》1993,12(1):28-30
本文拟定了一种测定马拉硫磷残留量的极谱法,在0.1mol/LNaOH基底溶液中,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制作其阴极化一阶导数极谱曲线,峰电位Ep为-0.42V(vs.SCE),在0.08-0.5μg/ml范围内i'p与浓度间呈线性关系。讨论了一些常见农药及离子的干扰情况,以及影响溶出峰电流的因素。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中马拉硫磷残留量的测定。变异系数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