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水道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水道技术是介于上水、下水之间污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即将生活污水或洗澡废水处理后回用,本文介绍了中水道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中水系统概况及中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膜技术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应用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技术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方法、过程和效果。利用膜技术再配以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如氧化、还原、吸附等,对重金属离子可处理到0.1mg/L以下。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天然生物高分子物质。文章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及其特性,介绍了其分类、絮凝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应用特别是在水处理技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反渗透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渗透是一种膜分离技术,文章介绍了反渗透的工作原理、发展和特点,主要介绍了反渗透技术在水处理中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水处理中光催化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iQ2光催化技术能有效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并使之彻底矿化,并且具有很好的杀菌和抑制病毒活性的作用,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水处理技术.而实用高效的光催化反应器是光催化技术工业化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光催化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做了总结和评述,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太湖蓝藻水华问题日趋严峻,除藻技术是解决该问题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对现有各类除藻技术进行了比较,并以"加压上浮法"应急除藻技术在苏州阳澄湖局部地区的示范工程为例,介绍了该方法的技术原理、技术实现以及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意义,为同行在水源地或特殊功能区除藻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工程为例,分析了湖库底泥疏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素识别与评价重点,探讨了施工期对水域水质及周围景观影响、施工期恶臭、噪声等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底泥堆放对地下水与土壤环境影响、堆放恶臭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要点,及疏挖工程的环境效益与运营期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的要点。针对该类工程在疏挖、余水处理和污染底泥堆存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二次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微生物絮凝剂在环境水处理中开发应用的必要性,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和研究概况,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列举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实例,指出了当前微生物絮凝剂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生物活性炭纤维(BACF)是在生物活性炭的基础上,以活性炭纤维代替颗粒活性炭,用于处理微污染水中有机污染物。BACF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水的深度处理工艺,结合了吸附与生物降解的双重效能,可以有效提高对原水的净化效果,同时也可以扩大水源水的取水范围,是一项先进的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水质的变化会影响水处理药剂的缓蚀性能,通过实验室的挂片腐蚀性能评价实验,获得不同中水比例对系统的腐蚀影响规律,并确定了发挥最佳缓释性能的水处理剂投加浓度。  相似文献   

11.
膜集成污水再生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无法满足以再生回用为目的的污水深度处理的要求,必须依靠与膜技术的组合与集成来实现。应用于污水资源化的膜技术有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及膜生物反应器等。通过微滤或超滤处理二级废水,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胶体和病毒,出水可达到杂用水标准。通过纳滤、反渗透对三级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可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杂质(有机物及有害矿物质),处理后水质可以达到自来水标准。通过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建设小区中水回用工程以及对工业和市政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技术及规模升级。  相似文献   

12.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思路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生活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的原理及构思,将通用设备替代为组合的一体化构筑物形式,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和较优的技术稳定性,达到了水处理单元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当前静力触探的现状与发展。介绍了国际最新研制的RCPTU(电阻率孔压静力触探)探头和多功能静力触探技术在污染场地评价、地下水污染和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位高度评估等环境领域的应用及工程实例。指出了多功能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系统复杂、管理不便、运转费偏高一直是现有污水处理工程运转中难以妥善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目前,不断发展的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使这一问题可望得到有效解决,除了微又爆气等新的曝气形式、兼性、悬浮填料不断问世使生物接触氧化得以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外,生物新技术作为关键的工艺组成也有了突破性进展。由新疆环境技术咨询中心历经3年进行的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应用的研究现已取得初步成果,实验筛选出应用于各类废水处理的高效持异优势菌种数百支,已有部分通过国家微生物研究所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废水均可不同程度地…  相似文献   

15.
低压锅炉水处理与地下水污染刘国镛,王雅珍(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北京100075)1.锅炉水处理废液对地下水污染所谓低压锅炉是指锅炉的工作压力在2.5MPa及以下的锅炉,多数为0.8MPa和1.3MPa。这类锅炉大量用于工业生产中加热、蒸煮、干...  相似文献   

16.
絮凝剂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传统絮凝剂聚合三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等在水处理中均易产生二次污染,而用蒙脱石、海泡石等天然粘土矿物材料复合制得的絮凝剂,具有制备容易、污染小、絮凝效果好,成本低廉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中。本文对粘土矿物类复合水处理絮凝剂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基于生产排放全过程、多相、多类污染物并举的污染源识别特征成分谱建立技术。首先建立污染源排放完整图谱,包括原辅料、中间物质、产品、各工艺废水污染物、水处理设施进口和出口污染物等。然后从排放完整图谱中解析出特征污染物。对于废水中的常规污染物和金属污染物,采用与受纳水体浓度相比较的方式得到污染源识别特征污染物,建议将浓度超过受纳水体1倍的污染物定为特征污染物。对于有机污染物,将质量分数之和大于90%的污染物集定为特征有机污染物,并按照有机物类别进行分类。最后开发建立动态的水污染源排放数据库。应用该技术建立了石化行业典型企业的排放特征成分谱,发现这些特征组分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为水污染源的识别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供水厂水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西江某供水厂的水源水与出厂水水质进行分析研究 ,可知供水厂的水处理效果主要表现在对降低出水的浊度、色度和总细菌数等指标上 ,对大部分水溶性物质的减少无效或效果较低。为保证和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和水质 ,除需提高供水厂的水处理效果和能力外 ,根本出路在于从环境管理与立法等角度 ,加大对水源水的保护力度 ,减少对饮用水源的排污  相似文献   

19.
胶束强化超滤是一种向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方法.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必须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上时,表面活性剂单体才开始聚集成胶团,并且形成的胶团粒径要大于超滤膜的最大孔径.让表面活性剂胶团化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具有增溶作用,可以增溶一定量的溶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阐述了当前设计、运行污水处理厂作好曝气池这篇文章的重要意义,并在短期的实际运行中取得了好效果。为中国石化总公司倡导的“优化水处理”作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