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硝基苯精馏再沸器安全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硝基苯精馏再沸器装置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综合运用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的IC I蒙德评价法和事故树分析(FTA)法对精馏再沸器进行安全分析研究,确定了该装置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物质系数,计算相关的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和毒性指数,经过安全措施补偿系数修正后,得出了硝基苯精馏再沸器总危险性系数和危险等级;定性地分析了各危险因素的大小;定量地得出装置的危险程度,并提出了安全措施。结果表明,该装置的危险等级属中等,高温下漏入空气、阀门失效和法兰密封不严是导致该事故的3个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应从以上几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控制精馏再沸器的加热温度,防止局部积累热量,从而降低危险等级,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温冷冻制取高纯度(≥99.999%)氮气和液氮的生产工艺及装置,对其生产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类,并作出危险和有害程度评价;明确物料泄漏、设备缺陷、人为因素等事故致因,特别对氮窒息事故进行案例剖析。同时,应用目的树分析方法,从工艺技术和安全管理角度,提出消除或减少生产性危险及职业性危害的安全对策和措施。结果表明:在低温制高纯氮生产过程中,采取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安全对策与措施,能有效预防火灾、爆炸、氮中毒等事故发生,避免低温冻伤等职业危害,从而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3.
基于FTA的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开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对矿井通风系统缺陷进行全面系统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从矿井瓦斯事故发生的危害因素入手,研究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进行事故树定性分析.根据事故树分析的结论研究构建通风系统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现有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和规范,提高其在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和日常管理的操作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安全评价中的事故树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安  魏改芬 《安全》1997,18(2):24-28
事故树分析是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1962年提出的,主要用于分析事故的原因和评价事故风险。近年来,随着概率论、图论、集合论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事故树分析得以迅速发展和完善,并应用到设计和生产实践中。我国近年来在许多行业和企业中试用和推广,取得了不少成果,实践证明它实用于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华北制药厂在推广应用安全评价过程中就事故树分析进行了微机开发,它对安全评价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安全评价,是当前企业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安全评价技术在国内外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关于糠醛生产过程的安全评价方法及研究还比较匮乏。在糠醛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爆炸、中毒、噪声等危险因素,极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某糠醛厂的实际情况,结合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采用重大危险源辨识及事故树分析评价法,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结果显示,糠醛厂存在着锅炉超压爆炸的危险,利用事故树分析法可以及时的找出预防途径,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改进的合理建议,从而进一步改善糠醛厂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评价的结果对糠醛生产企业进行安全决策、减少事故隐患,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在催化裂化装置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庆石化总厂14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为例,运用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该装置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装置各单元固有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根据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大小给工艺单元划分危险等级,评价其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确定安全补偿系数.通过量化其危险性因素,从生产设备、工艺操作、安全管理等方面综合分析该装置的危险性、生产过程存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评价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找出主要危险因素力求从技术、工艺、设备、原材料、安全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以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事故损失.本文为石化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火灾爆炸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损失,保证生产安全进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氢气火灾爆炸事故是氯碱生产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在对焦作化电集团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中的事故树分析方法对氢气火灾爆炸事故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给出了氢气火灾爆炸事故树图,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以及3种重要度.最后基于事故树分析提出了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电厂锅炉爆炸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事故树分析法对其危险性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然后运用“布尔代数”运算法则计算出各基本事件的影响程度,最终得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最优方案。最后在分析评价和事故原因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从而对锅炉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安全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事故树理论的非金属矿山爆破事故致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以陕西省某大理石矿为例,对非金属矿山爆破事故进行了事故树分析,并绘制出爆破事故树分析图,直观地表现了各可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及其逻辑关系,通过对FTA的定性分析,得出了最小割集和结构重要度,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华北某地质勘探系统28年间生产性工亡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车辆伤害、触电和物体打击属于地质勘探系统的高发事故.结合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树理论,对车辆伤害和触电两类高发事故进行系统分析,找出两类事故的影响因素,事故模式和因素的影响程度.根据因素的影响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以降低影响因素发生概率,预防和减少地质勘探系统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宿舍潜在火灾危险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学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宿舍楼越来越多。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学习用品不断增多,发生火灾事故的隐患也就逐渐增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严重。本文根据对大学生寝室极易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导致寝室火灾的5个主要原因:安全意识薄弱,可燃物多,建筑存在安全隐患,人员集中,不易疏散人群及安全管理滞后。然后应用安全检查表对某校大学生寝室火灾进行分析,得出安全评价结果,经过研究、分析发现,该寝室存在着火灾危险性,应采取防范措施进行预防。之后运用事故树分析的方法对宿舍火灾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研究,找出容易发生火灾的原因。最后从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出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2.
Fire is the most prevalent accident in natural gas facilitie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risk of fire in a gas processing plant, a fault tree analysis (FTA) and event tree analysis (ETA)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By utilizing FTA and ETA, the paths leading to an outcome event would be visually demonstrated. The framework was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of processing plant in South Pars gas complex. All major underlying causes of fire accident in a gas processing facility determined through a process hazard analysis (PHA). Fuzzy logic has been employed to derive likelihood of basic events in FTA from uncertain opinion of experts. The outcome events in event tree has been simulated by computer model to evaluate their severity. In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the calculated risk has the unit of cost per year which allows the decision makers to discern the benefit of their investment in safety measures and risk mitigation.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控制湿法成型硫磺料仓风险,评估硫磺料仓安全状态,采用事故树方法分析了硫磺料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并利用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分析了事故的可能途径,确定了最佳控制方案为控制可燃粉尘和气体的聚集。针对硫磺料仓安全状态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将多元联系数集对分析法引入硫磺料仓危险性评价中,建立了料仓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判断了料仓危险性态势。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较符合,为湿法成型硫磺料仓的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思路,为其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地铁屏蔽门安全系统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屏蔽门夹人事故时有发生,对其事故树进行分析获得导致事故发生的基本事件重要度排序,结果表明,安全系统与警示装置的不完善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对红外探测系统和警示灯系统进行改进以减少地铁屏蔽门事故。  相似文献   

15.
液氧储罐爆炸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安全系数工程的方法,对液氧储罐爆炸进行丁事故树分析,通过求事故树最小割集,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从而对液氧储罐爆炸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大型复杂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的故障树技术。阐述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建树方法。针对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将建树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应遵循的8条基本准則。导出了典型系统可靠度与故障率等可靠性参数计算的通用公式。论述了故障树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7.
电磁污染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安全系统工程学的有关原理出发,采用事故树分析法(FTA)探究引发电磁污染事故各因素之间内在的、因果的逻辑关系,且就电磁污染可采取的防护措施作些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Ethylene treater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o remove impurities from ethylene feedstock imported from pipeline networks or storage caverns. The safety concerns of dense phase ethylene treaters due to the reactive and highly flammable nature of ethylene are well known and studi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ethylene may self-polymerize and decompose violently with heat release. Under other conditions, ethylene will auto-refrigerate, generating cold liquids that may cause potential brittle fracture hazards. Therefore, dense phase ethylene treaters present design challenges with the unique combin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decomposition and cold temperature brittle fracture hazards.Due to these safety concerns, it is important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engineering design options for dense phase ethylene treaters and the associated regeneration facilities. Totally automated treater regeneration systems add complexity and instrument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while manually operated systems rely heavily on operator training and procedures. Unfortunately, little or no information or design guidance is available from published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literature on the evalu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current industrial design options and practices for dense phase ethylene treaters.This paper presents a systematic risk assessment method to evaluate th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safe operation options for dense phase ethylene treaters. The proposed risk assessment method integrates human factors task analysis into the traditional HAZOP, LOPA and fault tree analysis to allow evaluation of automated, manual and hybrid approaches with a goal of selecting and optimizing design options to ensure plant safety. 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realistic assessment of the operational risk and allows identification of fit-for-purpose risk reduction. Applying this systematic risk assessment approach, a simpler and more cost effective design solution can be justified, thereby avoiding the need for a high integrity protective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