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环境荷尔蒙物质的种类、危害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荷尔蒙物质是指环境中存在的 ,可以侵入人和动物体内、扰乱其内分泌功能 ,进而影响免疫、内分泌、生殖、神经等系统功能的化学物质。本文对环境荷尔蒙物质的种类、对人体和动物的危害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人的心理活动是人脑对环境中客观事物的反映。对自然环境中各种物质的物理属性与化学属性的感觉是一种心理理化现象。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环境中许多要素作用人体的结果。笔者认为,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是:研究不同环境中的心理学原理和各种环境状况中人的心理现象,科学地分析环境对人的心理反馈  相似文献   

3.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环境管理工具——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后,在经济系统特别是工业系统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形成了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作为工业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已成为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本文介绍了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的主要观点,分析方法及其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情况。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分析方法的完善,物质与能量流动分析将会在工业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将对减缓和消除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环保局拨款 2 2 0 0多万美元成立了 5个新的危险物质研究中心 ,有 2 2所大学参加了这些中心。中心将通过基础和应用研究 ,提供技术转让 ,扩大社区服务 ,来解决环境中危险物质的危害问题。在参加危险物质研究中心的这些大学中 ,霍普金斯大学将研究危险物质的检测、评价和管理 ,印第安纳 Purdue大学、俄罗勒冈州立大学、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中心将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清除。美国新成立5个危险物质研究中心$石油化工安全卫生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5.
河口潮流和水质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口与海岸环境中污染物质的稀释扩散,是环境流体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城市污水排海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采用沿水深积分的平面二维非定常流动数学模型,来计算污染物质降解影响的溶解物质输运扩散过程,并以长江口水域为例,对潮汐水流中溶解物质的稀释扩散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潮型,排放量,污染物质的降解等,对污水排放口的远场水质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而环境又于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能源进行开发,在开发既经济又能够循环使用的能源,同时减少能源对环境的损害,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将针对能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的治理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前言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很多物质排放于环境。在这些物质中,有的对人体有直接影响作用,这显然是环境污染物。而通过贝类、农作物和家畜使人类受害的物质,这也可归入上述的一类。另一方面,还有的物质,由于人类活动会显著地促进它在自然界的扩散,并由此引起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壬基酚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中具有代表性的物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在环境中的降解产物,对生物体造成很大危害。目前检测水样中壬基酚的主要方法是采用GC—MS和HPLC,预处理主要采用固相萃取和液一液萃取。研究表明自来水厂的常规处理工艺对于水中壬基酚的去除有限;近年来倍受关注的深度处理工艺如活性炭吸附等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前言当今,被认为污染环境的物质中,有由于火山爆发,岩石风化冰川侵蚀等自然现象生成的物质,然而大部分物质,是一、在环境物质中化学物质的移动途径让我们探索一下在陆地上发生的环境污染物质到终止地-水  相似文献   

10.
污染源评价是环境评价中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以排放环境目标值(DMEG)为基础,采用美国环保局研究较成熟的点源分析模式(SAM/IA)评价、比较了电镀废水中五项污染物处理前与处理后的效果。阐明了污染物质治理设施的环境效益,从毒理学角度评述了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危害级数和单位排放率,并排出了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危害级数的秩序。评价结论为环境和选择最佳治理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北京经济系统物质流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对北京经济系统物质利用效率和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论文在物质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投入产出表的原理,探索性的编制了2004年北京物质流投入产出表,并对基本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北京的进口物质总量比出口多2826.22×104t,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从区外进口物质,是显著的外界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研究也表明,北京地区的废气排放中CO2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影响北京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北京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的再资源化利用率比较低,分别占直接投入物质的0.25%和5.20%。研究建议,北京迫切需要进一步改进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利用率,尤其是要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排放环境目标值与污染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源评价是环境评价中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以排放环境目标值(DMEG)为基础,采用美国环保局研究较成熟的点源分析模式(SAM/IA)评价、比较了电镀废水中五项污染物处理前与处理后的效果.阐明了污染物质洽理设施的环境效益,从毒理学角度评述了有毒物质对人休健康、生态环境的危害级数和单位排放率,并排出了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危害级数的秩序.评价结论为环境管理和选择最佳治理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他感物质是浮游植物产生他感作用时向环境释放的化学物质,是浮游植物产生他感作用的媒介,尽管浮游植物他感作用的研究日益广泛,但以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他感现象的描述上,而对于他感物质的结构以及性质等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多未知。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他感现象和他感物质进行了综述,就目前微藻中主要发现的他感物质如酯类、酚酸类和萜类等,探讨了他感物质的特点、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并重点介绍了他感物质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当前海洋微藻中他感物质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建立系统的分离鉴定海洋微藻释放的他感物质的方法,最终实现现场海域他感物质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物质流分析方法展示某种元素进出某区域企业的流动模式,从而评估元素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某一阶段对工艺、产品和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介绍了物质流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提出重金属元素物质流分析应用方法与步骤,并根据数量、环境、资源经济和影响能力等指标,定量分析和评估重金属元素在生产过程中对工艺、产品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及结果。以砷元素为研究对象,通过2家涉砷企业的案例,分析生产过程中砷元素的分布、贮存与走向,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砷污染控制的关键环节和防控方向,为企业实现重金属总量削减、环境改善及清洁生产目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表水中多环芳烃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环芳烃类(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物质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难降解、易富集和"三致"的特点,可能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文章主要阐述PAHs在环境中的污染,重点是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总结PAHs在地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研究的进展和成果,重点...  相似文献   

16.
能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环境则关乎到人类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依靠科学技术进行能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减少能源开发对环境的损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能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水环境中PFOA和PFOS的质量浓度分布及其生态毒性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全氟辛酸类物质(PFOA)以及全氟辛烷磺酸类物质(PFOS)是不易降解、具有持久性的污染物,环境中存在的这些痕量物质对水生生物和人体造成潜在威胁.根据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系统论述了水环境中PFOA和PFOS的来源、毒性及其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污水处理厂、湖泊、河流、海岸带以及自来水中的污染现状.根据德国对污水处理厂...  相似文献   

18.
四、致畸物质与致突变物质: 环境污染物中引起对遗传影响的污染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致畸胎物质;一类是致突变物质。 (一)致畸胎物质:凡能影响胚胎中控制正常生长发育的基因,引起胎儿畸形的物质称为致畸胎物质。如致畸物质进入母体到达胚胎影响控制正常的生长发育方面基因,使这种基因的控制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在极严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生态经济体系中环境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是经济系统物质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为完善地分析评价经济发展和环境压力的关系,在输入端、输出端物质流规模和结构分析中侧重于物质隐藏流的综合计算,并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沙区域出口与出口物质隐藏流呈逐步上升趋势;南沙区的区内生产过程排放呈现"先降后增、总体递增"的趋势,今后南沙区应加强对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固废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监控.  相似文献   

20.
在环境测试中六价铬的分析主要使用的是二苯碳酰二肼吸光光度法。但在有还原性物质存在时,该分析方法会使分析结果偏低。而环境样品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还原性物质,所以用该分析方法难以给出正确的结论。本文在原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以排除还原性物质的干扰。通过两种分析方法的对比实验我们认为:两种分析方法对有还原性物质存在下的样品的分析,其测定结果有明显差异。在弱碱性条件下加入定量 DPC 然后再将样品调至酸性的方法更适合环境样品中 Cr~(6+)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