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上海华东热工仪表厂研制生产的LQA型明渠式污水流量计,采用LED及电磁计数器显示方式,能清晰地显示污水排放的瞬时流量和累积流量,在断电时能保持累积数据。该流量计设备简单,安装方便,价格适中,深受用户的欢迎。奉贤环保局在1991年,对该流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机制研究的流管反应器(Jiao-FTR,J-FTR)的设计及表征.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和实验测定,表征了不同进气结构和实验条件下反应器内流场的发展及稳定,移动进气管的喷射效应以及气体和颗粒物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结果表明,预混合段进气方式,主流流量,移动进气管结构及注入流量对J-FTR的流场发展以及气体和颗粒物的停留时间具有较大影响;J-FTR的预混合进气段具有使主流快速过渡为层流的优势,在对称进气条件下,当主流流量不超过8L/min,气流在进入主反应段之前可发展为稳定的层流;当移动进气管使用大内径的直管或径面十字型结构时,可以有效减小或避免移动进气管的喷射效应.以上结果不仅可为使用J-FTR开展大气化学和气溶胶生成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指导,也可为其他研究者设计FTR,进行流管实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谢才-曼宁公式进行理论分析,并对照实际测流结果,得出结论认为在修建水坝后河流水动力条件显著改变,谢才-曼宁公式不适宜用来计算修建水坝后的河流各断面内的流速分布。在用累积流量法模拟计算水库型河流水动力水质时,应当用实际测流结果来绘制各计算断面累积流量曲线。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了旋转直线切向流管式膜器环隙切剖面的流场特征.通过建立膜滤实验装置系统,首次采用PIV激光粒子成像测速系统定量实测了旋转直线切向流管式膜器在不同工况,即不同流体压力、不同入口流量或不同人口切向流速等操作参数下环隙切剖面的流线图和涡量图,并在环隙切剖面内测出了流体切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及其分布规律:①在非涡区域,无论操作参数如何变化,在横坐标相同时,靠近旋转切向流人口方向的速度比远离人口方向的速度要大;涡内区域流体的速度一般小于涡外部的流体速度;涡心处速度最低,而且切向速度一般为0;涡心附近的切向速度小  相似文献   

5.
西安环保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属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股份制企业,系陕西省环保产业协会会员单位,是环保设备的专业生产厂家。HBY污水流量计是该公司研制并生产的主要环保设备,已经陕西省技术监督局监测为合格产品[(陕)量机字第(262号)]。该仪器符合国家环保明渠污水流量计的技术指标,具备累积流量、瞬时流量的显示记录功能(打印)及上电、掉电时间记录,并装有自动报警系统和专供环保管理部门使用的“电卡”等先进部件。HBY污水流量计主要技术指标与功能1.测量误差:流量<上5%2.总累计流量;0~999999m’3.目累计流…  相似文献   

6.
在从事某核电厂常规岛消防泵房设计过程中,针对消防系统给水泵有效运行工况范围无法满足消防系统小流量运行工况的问题,通过对供水系统管路设置的优化,增设回流管线,使消防水泵能够在有效工况范围内运行,并且也可以保证消防水系统小流量供水的要求。在消防水生产系统进行优化过程中,对回流管道的回流控制、回流管线布置、回流管设置的减压孔板选择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本工程设计优化也为以后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孔过滤与紫外辐射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由小球藻、扁藻及新月菱形藻配制成的模拟海水,考察了不同藻种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累积处理水量对滤前压力影响,讨论了装置最佳流量及持久性问题。结果表明,该法除藻效率可达84.4%以上,灭菌效率可达80%以上,对粒径较大藻类的去除效率高(扁藻粒径新月菱形藻粒径小球藻粒径);随着累积处理水量的增加滤前压力增大;最大处理流量为10 m3/h的装置其最佳处理流量为5 m3/h,一次处理海水约100 m3,可持续运行约20 h。  相似文献   

8.
累积流量模型在河流水质管理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适宇 《环境科学》1998,19(5):81-84
借助混合率与保存率的概念,将累积流量模型应用到河流水质管理规划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考虑向扩影响的规划模型,并将水质管理目标定在取水口水质达标上。  相似文献   

9.
本流量计主要用于计量回收煤气的瞬时流量和累积煤气量。如将设计参数做相应修改,也可以计量其他含尘量较小的气体流量。该流量计由本体、测量显示系统、清洗系统等三部分组成。本体为圆锥形文丘里管,由收缩段、喉口段和扩散段组成。根据气体在流过文丘里管时产生压力降的原理,量度其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系统在累积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累积影响评价是是在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下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新类型,但目前进行累积影响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仍较缺乏,文章分析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累积影响评价的能力,结果表明地理信息系统能改善对发展行为和环境状况的监测和跟踪,能较好地分析环境影响的时,空累积特征征是进行累积影响评价的有效工具,但是,其对环境影响累积过程的本质考虑有限,需要与能反累积过程的子模拟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长江,嘉陵江重庆段水质现状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隶属度加权综合平均水质级别法和三参量评价指数法对长江嘉陵江重庆干流段的平均水质进行了现状评价,同时利用一维水质模型和二维水质数学模型对干流平均水质和城区段的岸边水质进行了模拟计算,提出了未来两江可能出现的水质问题以及防治污染需要重点控制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12.
关注特定地质地貌控制下河流交互带氮素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有助于全面了解河流水环境特征及污染成因。以皂河与渭河交汇处为研究区,分别沿河流方向、垂向、横向设置采样点,研究了交互区地表水、地下水和沉积物中三氮分布变化特征及其与生物地球化学的关系。结果表明:1)沿河流流向,皂河NO3--N的浓度低于渭河,两河交汇之后NO3--N浓度逐渐增大与渭河浓度水平一致,而地下水中其浓度逐渐减小。地表水和地下水中NO2--N和NH4+-N均有沿河流流向浓度逐渐减小的趋势。横向剖面上,NO3--N分布明显受河流地下水补给方式影响。2)从空间上看,NO3--N随着深度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分布规律。而NH4+-N随着深度增大先降低然后又有增加趋势。3)水体中pH与NO3--N极显著正相关,DO与NH4+-N显著负相关。沉积物中TOC与NO2--N表现出显著负相关。三氮之间NO2--N与NH4+-N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简要的回顾水流横向扩散系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三种用实验求算横向扩散系统的方法,并就嘉陵江的示踪剂扩散试验以及利用现有的扩散系数资源,推求非试验江段的扩散系数的计算式作了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水质预测结果用组合规划的方法对长江,嘉陵江重庆干流段和城区段的水污染控制提出了多个不同的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了比较,从水质,经费和施工的可行性3个方面综合评定,筛选出优先考虑方案,同时对方案实施后的效益作出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15.
国际界河由于其独特的地缘关系及与国家间政治、经济和外交上的密切联系而备受重视。本文从中俄界河黑龙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环境现状及两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长江,嘉陵江重庆段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特定的水环境容量定义,推导出计算长江嘉陵江重庆干流段和城区段水任人唯贤容量的数学模型,并对计算条件进行了叙述,同时对计算出的水环境容量对空分布也作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长江洪水与生态建设   总被引:83,自引:1,他引:83  
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带来了重大的灾难并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文章试图对洪水的原因进行分析。1998年的洪水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诸如滥伐森林、过牧、围湖造田等造成的。文章对生态重建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要对流域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在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框架下制定生态恢复计划;生态重建工作包括对上游地区森林的严格保护,封山育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发展非木质产业,在高海拔、干旱河谷和不宜造林的地方发展畜牧业等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影响沉积物和生物膜对汞的吸附量及吸附形态的各种因素,采集了黄浦江底泥和生物膜样品,进行汞的吸附实验.发现pH值和Na+浓度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pH=6时,汞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在低的离子浓度范围内,吸附量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Na+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吸附量反而降低。通过对吸附数据的拟和发现,Freundlich方程更适于描述汞在底泥中的吸附过程,而Langmuir方程更适于描述汞在生物膜中的吸附过程。外加汞源后,生物膜所转化的气态汞和有机质结合态汞含量较高,而底泥中的有机质结合态的汞含量则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实际砾石滤床应用于河道水修复的效果,以陕西省汉中市某河道为研究对象,采用MIKE 21软件构建了河道的水动力模型。通过模拟在设计流量下主河道与砾石滤床的流动状况,获得河道的流速及水位分布,进而计算获得砾石滤床的通流特性。结果表明:根据流量的分配关系,得到进入砾石滤床的水量仅占河道设计水量的(1.00±0.25)%,因此,砾石滤床在实际河道水体修复中发挥的作用有限。研究认为,实际河道修建的砾石滤床是具有旁路系统的复杂滤床系统,因而在设计中应综合考虑水力停留时间、滤床的通流次数及河道的通流能力,这一结论对研究类似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河流DO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O’connor模型进行了三点改进.用实验结合计算的方法发展了Rinaldi法以确定模型参数,并用其建立了沱江DO模型,提出沱江DO模型参数流量-温度修正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