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伤待遇是工伤保险制度的实质与核心,是劳动者在工作或其他职业活动中,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获得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按支付目的,可分为填补性待遇和保障性待遇;按支付主体,可分为用人单位支付的待遇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待遇;按工伤保险待遇的内容,可分为工伤医疗待遇、伤残补偿待遇、因工死亡待遇.这些待遇在《工伤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法》中均有规定.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干扰了一些规定的落实,使一些工伤患者没有享受到相关待遇.  相似文献   

2.
工伤保险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障工伤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工伤职工在伤病治愈或医疗终结后,有可能伤病发生变化需要治疗,而且可能会在今后的求职中存在一定困难,可能会在工作岗位或工资待遇上受到影响。所以.《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不再负担工伤职工再次病发的医疗费用。劳动合同解除后,工伤职工为了生活都会再次就业.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是对工伤职工受伤部位需要再次治疗的补偿费用,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对工伤职工再次就业遭遇困难的补偿费用。因此,无论什么原因解除劳动关系,工伤职工都应得到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相似文献   

3.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赔偿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的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家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制度。工伤保险除遵循风险分担、互助互济、保障与赔偿结合等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外,需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无过失补偿原则”。这是工伤保险有别于其他社会保险的最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赔偿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的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家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制度.工伤保险除遵循风险分担、互助互济、保障与赔偿结合等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外,需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无过失补偿原则".这是工伤保险有别于其他社会保险的最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障广大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的权利,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国务院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审议通过了《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加强工伤保险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党和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又一具体体现。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因工伤残职工的生活保障。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对职工发生工伤及享受的待遇等作了较具体的规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探索工伤保险制度改革,1994年7月5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已敲响了21世纪的晨钟 ,由此揭开了一个新千年的历史。在这走进新千年之际 ,我们所肩负的社会保障的担子更加沉重。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工伤事故率不断上升。特别是近年来 ,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一些地方相继发生重大、特大恶性事故 ,造成职工伤亡。在此情况下 ,如何发挥工伤保险的保障作用 ,如何运用工伤保险计划促进工伤预防 ,并通过工伤预防促进工伤保险 ,是社会保险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实行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紧密结合是科学的选择生产活动中的意外事故预防和对工伤职工的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及对工亡职工家…  相似文献   

7.
《现代职业安全》2006,(1):94-96
职工和家属说工伤保睑是伤残职工的救生器;工会干事说工伤保险是劳动者的保护伞,律师说工伤保险是工伤职工争取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用人单位院工伤保险是化解工伤风险的法宝;社会保障官员说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监管官员说工伤保险是重要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专家说工伤保险是目的与功能的有机统一体;国际劳工局官员说工伤保险是国际公约不可或缺的重要成份;学者说工伤保险具有工伤救治、工伤补偿、职业康复、工伤预防和分散风险的基本功能;媒体说工伤保险作用大、影响大、效果好,是社会的润滑剂.是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工伤保险到底是什么?工伤保险有哪些功能?工伤保险机制如何才能高教运转?对此,本刊特邀专家,通过讲座的形式与广大读者其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劳动者受工伤后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但劳动者受工伤后又因违纪解聘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上述一次性待遇,法律未明确规定。近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法院依法作出驳回劳动者在受工伤后又因违纪被用人单位解聘而向用人单位主张一次性待遇的判决。  相似文献   

9.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条例》正在加紧制定为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和职业病伤害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劳动部正组织力量,依据《劳动法》的有关条款,加紧研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职...  相似文献   

10.
工伤保险待遇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各国由于社会制度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工伤保险待遇的种类、补偿水平皆有很大区别。4 .1  国外工伤保险待遇国外工伤保险待遇种类大致可划分为 3种 :医疗补贴、伤残补偿和遗属抚恤。4 .1.1  医疗补贴实行工伤保险制度的国家 ,普遍而言 ,工伤医疗待遇是优于非工伤医疗待遇的。按 195 2年国际劳工组织 10 2号公约《社会保障 (最低标准 )公约》要求 :工伤保险对工伤工人提供的所需的每一种类型的照顾 (包括矫形设备的供应和维修 )都不允许工人分担费用 ,对工人提供不受时间限制的医疗照顾。这个公约…  相似文献   

11.
案情简介 江苏某公司为其职工参加了包括工伤保险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险。2013年3月以后,公司因经营困难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同年7月份,职工张某因工受伤并认定为工伤。9月,张某要求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享受工伤待遇。公司即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补缴了5月至9月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及滞纳金,并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支付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等工伤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12.
向春华 《劳动保护》2006,(10):60-61
3种模式并存工伤保险与养老保险的衔接,是对伤残等级为一级至四级的工伤职工而言的。伤残等级为一级至四级的工伤职工,在法律上已不具有劳动能力,其生活通过伤残津贴而非工资予以保障,因而产生是否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他们到达退休年龄后是继续享受伤残津贴,还是转而享受养老金的问题。其他类型的工伤职工,仍具有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主要仍以工资收入保障其生活,属于应当缴纳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法定对象。工伤保险对这些工伤职工的老年生活也不提供保障,他们的老年生活只能通过养老保险予以保障,故他们不存在工伤保险与养老…  相似文献   

13.
劳动者的工伤及由工伤产生的经济补偿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以后,就经济补偿而言,现阶段主要有4种形式:1.依据《劳动法》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在确定工伤保险改革的地区,普遍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工伤费用统筹,对工伤员工提供经济补偿。2.依据《民法通则》、《劳动法》等法律与行政法规,由用人单位或雇主个人承担劳动者工伤经济补偿。3.对所发生的工伤事故所需经济补偿费用,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自行承担。4.少数地区开办雇主责任保险以及有关意外伤害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承…  相似文献   

14.
戴忠 《现代职业安全》2004,(6):20-20,15
已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是国务院颁布的一部重要行政法规,它不仅关系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为全面准确地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切实体现工伤保险制度的终极目标,我们要尽可能淡化部门色彩,强调法律法规的公平、公正、公开性。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生命至上”的理念,依法保障法律赋予每一个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这是《条例》的三个基本宗旨,是开展工伤保险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做好工伤保  相似文献   

15.
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经济发展等领域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发生工伤人数440万人,累计评定伤残等级人数190万人。积极推进工伤预防工作,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对实现工伤保险的科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政策上的新突破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工伤保险基金可用于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的支付,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险争议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按笔者的初步理解,可分为三类,一是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二是劳动者出现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时,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劳动者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而发生的争议,如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领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伤待遇后,用人单位未按《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的规定支付给劳动者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等而发生的争议;三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未按规定支付或未足额支付给劳动者及其亲属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而发生的劳动者及其亲属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之间的争议。  相似文献   

17.
工伤保险是为了应对工业化社会工伤事故频发而产生的。社会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职工及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劳动者吴某因工受伤,被鉴定为八级伤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要求,在吴某工伤医疗期满后,且做出伤残鉴定和劳动合同到期的情况下,公司与吴某终止双方的劳动关系是合法的。那么,吴某后续的医疗费用该怎么办,本文作者给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第二讲 工伤保险的现状与发展2 .1 工伤保险的发展过程早期的工伤保险属于雇主责任制 ,从雇主责任保险到社会保险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劳动者从工伤无助、得到补偿到工伤保险走过了一个艰难的历史进程。在工作中受到伤害的情形并不是工业化以后才出现的。事实上它是与劳动相伴随的 ,劳动中总是存在着受伤害的风险。在工业化以前 ,生产以手工作坊式生产为主 ,雇主也要和他的雇员一起从事劳动 ,在当时的环境中 ,事故的预防、处理和赔偿由公民之间私下进行 ,完全指望个人的怜悯和同情。劳动者得到赔偿是很难的 ,常常处于无助的地步。工伤后的…  相似文献   

20.
工伤保险关系到工伤职工及其家庭的生活和生存。本文就工伤保险争议的法律性质、处理工伤保险争议的依据、原则和法律适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工伤保险争议法律关系的性质及法律适用工伤保险是指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的死亡 ,在职工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 ,职工及其亲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工伤职工及其亲属因申报工伤和处理工伤保险待遇与用人单位发生的纠纷称为工伤保险争议。工伤保险争议反映的是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因工伤事故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