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璘  徐鹏 《干旱环境监测》2008,22(2):102-105
抗生素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普遍,在我国形势尤为严峻.其污染的对策、现状正逐步成为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并已经引起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树脂吸附法因其耐酸碱等特性在环境抗生素的富集、分离和监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对此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臭氧污染现状与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7,他引:4  
通过臭氧监测实验,系统研究了天津市城区的臭氧污染现状、污染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并从空间上确定了城市城区易发生光化学污染的敏感区域、高发区域.  相似文献   

3.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ArcGIS 8.3软件空间分析模块(spatial analysis)支持下,以江苏省长江以南市辖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空间叠加和空间复合查询分析,以确定垃圾填埋场候选区域分布,并同已有的垃圾填埋场监测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垃圾填埋场辅助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上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流程及管理特点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流程主要包含资料预审、现场检查、方案制订、合同签订、正式受理、实施监测、出具报告和监督抽查等步骤.管理上具备优质、规范化服务建设单位;实现业务流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建立严密的内部管理体系;协助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把好竣工验收关和强化对区、县站的技术指导和考核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餐饮行业污水中磷的测定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污水中磷时,特别是餐饮行业污水,消解后浊度大,文章对利用活性炭脱色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商住楼扰民噪声监测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阳市某商住楼内S超市的扰民噪声投诉处理,提出了在处理商住楼内商场、超市类项目扰民噪声投诉中经常面时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处理建议,探讨了商住楼扰民噪声的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工作效率,《中国环境监测》编辑部网上采编系统现已使用,形成了籍于稿件处理过程中录用信息、版面费、发票等情况查询一体的业务流程。投稿时,请作者登录《中国环境监测》编辑部网站  相似文献   

8.
指出编制验收监测方案和报告过程中,在建设项目工程概况介绍,监测内容表达,监测评价标准选定,环境管理检查内容,附件收集及排版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有助于提高验收监测方案和报告的编制水平,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新疆电力结构调整对SO2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学模型与预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新疆2010年电源结构调整的3个方案及污染治理水平调整(提高)的3个方案的SO2总排放量进行估算,并将其结果与2010年新疆电力行业SO2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相比较,确定"十一五"期间新疆电源结构调整及污染治理水平调整(提高)均应以中、高方案为调整首选目标,即到2010年时,火电在新疆电源结构中比例应下降为70%~65%,而水风电比例提高到30%~35%;同时提高火电行业污染治理水平,使SO2污染物排放系数约为"十五"末的55%~50%.新疆电力结构调整对实现"十一五"新疆电力行业SO2排放总量的控制目标及促进新疆社会经济、环境及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降水监测数据的阴、阳离子平衡和电导率平衡检验的计算方法,对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HJ/T165-2004)中公式存在的几个不妥之处提出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11.
城市环境噪声评价方法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目前城市噪声评价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城市评价需分两步进行,首先采用PN法进行区域评价,然后用全城区的平均等效声级PSRN法对全城环境噪声进行评价,既体现了区域噪声与城市总体噪声关系,同时考虑了较大起伏的噪声的“贡献”。关键应注意合理布设测试点。  相似文献   

12.
蒋德富 《干旱环境监测》1992,6(4):223-225,233
就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要进行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作系统介绍,以探讨国内在这方面的逐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BP网络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BP网络算法,给出了在珲春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实例,并与其它方法作了对照。由结果可以看到,该方法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4.
将有时序多目标决策方法应用于地面水环境质量优势的比较,介绍了决策方法的原理和评价步骤。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过程简便,分辨率高,排序结果与实际环境质量状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分析总结了美国在比较风险评价研究、环境风险评价指南、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交流等方面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环境风险评价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开展比较风险评价研究,完善环境风险评价指南体系,减小环境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和建立有效可行的环境风险交流体系的建议,从而完善我国环境风险评价体系,提高环境风险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环境质量评价的生物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质量的生物评价是以生物对环境污染的表现为基础的.环境质量评价的生物方法包括环境指示生物的选择,环境质量生物评价指标的确定和环境质量分类等3个步骤.论述了环境污染的生物表现,提出了选择环境指示生物的原则,给出了环境质量生物评价的3类指标,建立了环境质量4级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论开展主要环境质量指标浓度考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行环境质量考核体系中存在问题,选取主要的环境质量考核指标,提出逐步推行浓度值考核设想,并对比分析该考核办法与现行比例考核办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对生态危害经济损失评估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定量评估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危害的经济损失,是环境科学研究的课题。本文从风险评价和环境经济学角度,提出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危害经济损失的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常用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单因子评价法”进行了扩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评价城市区域环境综合质量的方法——“多因子空间叠加法”。该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运用区位理论分析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因子的作用分值及其权重,最后根据计算得出的综合分值进行评价。通过实例运用分析,表明该方法较好地表征出多个因子对评价区域的影响,得出一个较为全面的综合性结果。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tential role of ecosystem services withi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cluding both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It identifies some of the common problems with curr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ractice and then explores whether integrating ecosystem services may be able to help address some of these problems. Case studies are included to illustrat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using ecosystem services withi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to highlight how context (e.g. sector, scale,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will influence the most appropriate way of integrating ecosystem services into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ractice. The analysis also reflects on how ecosystem services' potential role may, or may not, differ from previous integrated approaches to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what lessons can be learnt from their development.Two main approaches are recognised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the case studies to integrating ecosystem services withi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firstly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where the assessment framework is entirely guided by ecosystem services; and secondly a philosophical approach that applies more of a light-touch ecosystems-thinking mind-set, helping to frame the assessment methodology rather than fundamentally defining it. Inevitably, there are variations between these two extremes, and benefits and criticisms of both.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ecosystem services provides a potentially valuable framing for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but that it requires a pragmatic, context specific consideration of how ecosystem services can be used to help address some of the common problems with curr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ractice. There is also a need to recognise that at times it may just not be appropriate if it does not provide added 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