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议环保系统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现状以及国控点监测总体概况,指出了目前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法规建设,理顺机制,大力发展监测队伍;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夯实监测能力;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深化各类报告的编制出版工作,加强监测信息公开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洛阳市环境监测站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在夏季高温高湿天气各个子站曾先后出现SO2测值偏低甚至为0的现象,而工作人员研究分析仪器工作状态良好,内部运行参数正常;同步用美国热电大气自动监测车载系统监测则测值并不是很低,笔者就此现象提出了分析意见及可行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污染物监测是新污染物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估及管控的重要基础。欧美发达国家环保部门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新污染物监测工作,并且2000年后形成了相应的监测制度,而我国新污染物监测工作正处于业务化起步阶段。通过深入调研欧美国家水中新污染物监测为主的发展历程、监测清单、监测要求等内容,总结出3个特点:建立动态更新的新污染物清单监测机制;将规范的新污染物监测方法作为开展监测的重要前提;充分考虑监测可行性和经济成本。结合我国现阶段新污染物监管需求及监测现状,提出我国新污染物监测工作的3点建议:明晰国家、地方新污染物监测的职责分工,建立优先监测新污染物清单动态更新机制;加强新污染物监测能力建设,建立新污染物监测标准体系;循序渐进开展新污染物监测,注重监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物理监测工作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描述了我国物理监测(包括噪声监测、振动监测、辐射监测等)工作现状,介绍了环境监测系统物理监测的人员、仪器、能力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等情况,分析了物理监测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更好地开展物理监测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谈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监测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危害,并分析了国内外重金属监测现状.阐述当前地表水重金属监测的主要方法和原理,指出地表水重金属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重金属监测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化学品的生物积累及有关生物学现象的研究.迄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并有大量出版物问世.对于化学品的风险评价与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根据文献资料.扼要叙述研究和监测的现状,指出目前尚有争议的若干问题.并为我国开展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和环境监测工作提出建议.主要内容分下述五个方面:1.与生物积累有关若干术语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实验室研究和野外监测:3.生物浓缩、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的数学模型;4.尚待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5.展望.  相似文献   

7.
荒漠生态环境监测刍议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讨论了荒漠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并针对新疆荒漠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 ,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总体设想和若干展望 ,对我国荒漠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目前比对监测工作的依据以及比对监测现状,指出了比对工作的常见问题,如共性问题、颗粒物比对监测、二氧化硫比对监测、流速比对监测、合理选择比对方法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监测人员应对各种参比监测方法熟练掌握,了解各个企业的CEMS系统原理、方法和工况,在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比对工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环评结论是否可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现状监测的代表性、公正性和准确性。结合工作经验,本文提出当前环评现状监测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多年从事环境水质监测和质量保证工作的体会,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浅析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监测数据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明确环境监测法律地位,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加强污染源监督监测力度;理顺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投入和运营机制,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在监督监测中的应用;快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污染源评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当前环境监测人员面临的职业安全风险以及当前环境监测人员职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套较为可行的环境监测人员职业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包括完善环境监测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文件的制定、完善环境监测人员职业安全管理技术文件的编制、构建和完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人员职业安全内部管理机制、构建和完善环境监测人员职业安全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等4个重点内容,为环境监测人员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个较为可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监测结果的科学性、监测方法的系统性及应急技术的实用性角度,提出了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指出应通过科学监测,反映真实的环境质量,研究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并使其标准化,加强突发污染事故的快速监测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现场监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明确了做好现场监测质量监督的前提条件;并从现场监测人员业务水平状况、现场监测准备、现场监测仪器日常管理、现场监测工作、数据、报告审核等5个环节详细论述了如何加强质量监督,提高现场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青岛市开展重金属自动监测的要求与现状,分析了开展重金属自动监测的优势与存在问题,在介绍青岛市相关工作对策和措施的同时,对重金属废水自动监测系统建设、设备选型、监控平台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生产环保投诉案件的环境监测有别于委托监测和“三同时”验收监测。以杭州市某企业生产环保投诉案件为例,从案件内容、监测前期准备、现场踏勘、监测重点、规范性与准确性要求等方面对企业生产环保投诉案件的环境监测进行阐述与分析,重点是掌握监测前后企业和敏感目标的环境情况,制定必要的监测工作流程和技术规范,为环境管理正确处理该类案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气中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及其替代物监测是科学评估履约成效的重要基础。美国等发达国家针对大气中ODS及其替代物开展了长期的网络化监测,中国相关监测起步相对较晚,基础比较薄弱。该文总结了发达国家大气中ODS及其替代物的监测经验,分析了中国的监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大气中ODS及其替代物监测的建议:明确监测目标,推进国家大气中ODS及其替代物监测网络建设;加快相关监测设备研发及方法研究进程,形成规范统一的监测技术体系;定期开展监测数据质量评价,加强综合分析利用。通过采取相应措施,逐步形成中国履行保护臭氧层国际环境公约的监测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环境监测现代化支撑——共性技术的提升与突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初步归纳了环境监测行业共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提出提升共性技术研发层次,夯实现代化基础,集中力量,攻克关键共性技术,以快速推进环境监测行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水生态监测能够为水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加强黄河水生态监测,维护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对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常规水质监测、生境监测和生物监测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水生态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在黄河流域的应用实践。结合黄河流域水生态监测尤其是生物监测相对滞后的现状,探讨了流域水生态监测的发展方向。建议加快黄河流域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建立适用于黄河流域的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标准体系,探索新兴监测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疆物理监测工作(包括噪声监测、振动监测、辐射监测等)现状及环保监测系统物理监测的人员、仪器、能力等情况,分析了物理监测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更好的开展物理监测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