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区域理论大气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楠  王文勇 《四川环境》2011,30(6):17-21
根据质量守恒原理,综合考虑迁移、扩散、干湿沉降、化学转化等因素,建立了区域理论大气环境容量模型——容量箱模型,对各参数的量化提出了计算式。在考虑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和地形陡峭的山坡不能布置工业企业的情况下,提出了可利用大气环境容量概念。并以乐山市北部地区为例,计算了该区域的SO2理论大气环境容量,为乐山市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生产力布局提供了宏观导向。  相似文献   

2.
大气微生物污染分布研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部分城市大气微生物的污染现状调查和动态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大气微生物的污染特征及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概述了大气微生物的污染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大气微生物的污染防治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港油田大气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并对大港油田地区大气特征构成及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作了初步分析,得出大港油田地区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类型为燃油型,并据此提出了防治多环芳烃污染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气重金属污染对人和生态环境影响巨大,迫切需要进行大气重金属含量的监测;文章列举了国内外测定大气重金属的标准及几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及仪器,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国内外大气重金属监测网络现状;提出应积极开发大气重金属在线监测仪,进行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5.
大通地区大气氟化物对小麦和油菜的污染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俊福 《青海环境》2000,10(1):37-38
对西宁市大通县种植小麦、油菜受大气氟化物污染危害的情况作了简述 ,分析了污染危害产生的原因以及污染危害程度与废气排放高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通过对小麦、油菜受氟化物危害的症状与受病虫害危害的症状比较得出 ,小麦、油菜的叶片与果实的氟含量与大气氟化物浓度呈高度正相关 ,认为可把 2 .0 μg/dm2 ·d的大气氟化物浓度作为保护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的基准值 ,提出了防治大气氟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揭示了安岳县城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针对大气环境质量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上提出了防治大气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南充市1996-2000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和评价了南充市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污染特征,变化规律及成因,提出了防治南充市大气中TSP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克拉玛依市区大气尘污染的特性及变化规律所进行的全面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市区的尘污染有加重的趋势,降尘属中度污染,针对现状,提出了大力植树造林;加强对建筑施工和道路改造施工现场的管理;加强对低空排放的小型燃煤锅炉的监督管理;充分利用石油天然气资源;强化以环境管理为中心的环境政策体系等五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6年以来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侯马市空气质量状况进行了月际浓度趋势和年际浓度趋势分析评价,指出了燃料燃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气象因素、外来污染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特征,提出了深入治理煤烟污染、积极推广新能源使用、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大治理城市扬尘污染、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等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济南市大气污染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不断改善济南市大气环境质量,在广泛收集与整理相关资料和数据基础上,基于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及Arc-GIS平台空间插值法研究并表征了济南市“十一五”期间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十一五”期间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较大,2007~2009年污染较为严重,之后有所改善;大气污染物浓度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污染最严重,夏季空气质量最好;首要污染物为PM10;污染较严重区域集中在济南市东北部地区;其变化原因受地理气候条件、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影响较大.该研究方法及结论对其他大中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研究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为中国灰霾形势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对四川盆地大气灰霾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环境一号卫星数据,对能表征大气污染程度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了反演。提出了用EVI植被指数判定暗像元精细化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方法,该方法能较好地去除部分大气影响,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与CE318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结果相关性较高,误差较小,具有较高的精度,反演结果满足精细化要求。反演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内有德阳、成都、眉山和乐山4个气溶胶光学厚度高值区,该高值区呈带状分布且与四川盆地的地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建立大气降水中酸雨pH值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建立了大气降水中pH值的预测模型。经三种不同方法检验。对我市1990—1993年大气降水中酸雨pH值进行了预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燃煤二氧化硫控制技术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硫污染已成为大气环境中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结合国外的技术成果,进行了各种脱硫技术的研究。介绍了各种治理技术应用情况,并结合实际经验对其中应注意的问题给予评述。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数学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毅 《四川环境》2012,31(3):61-64
鉴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选用SO2、NO2、PM10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通过计算污染因子权重分配系数和隶属度对乌鲁木齐市2004年至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给出客观的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总体大气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三级),但空气质量在逐年好转,SO2和PM10依然是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的制约因子,且NO2的权重在逐年上升。模糊综合评判考虑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模糊性,根据污染物浓度对各级别的贴近度考察污染物的级别,评价结果比较直观,可以细致准确的评价环境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基本可以反映环境空气污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峨眉河乐山市中区段水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峨眉河乐山市中区段水环境质量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全面调查峨眉河流域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对该流域水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得出乐山市中区段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质标准,流域的主要污染为城镇生活污染源。同时,计算出峨眉河的水环境容量,提出对污染源施行总量控制方案。并根据峨眉河流域污染源的实际情况,针对城镇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面源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伊宁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通过对伊宁市多年(2001—2004年)来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摸清了伊宁市空气污染状况,主要污染类型为煤烟型,污染物为TSP、NO2、SO2。提出了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及建议,为了解和掌握伊宁市大气环境质量做了有益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7.
“浓度控制法”与“总量控制法”简称“双轨控制法”。“双轨控制法”的提出与实施,成为工业防治指导思想上一次大的进步。现就大气污染防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Light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most rapidly increasing type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ts levels have been growing exponentially over the natural nocturnal lighting levels provided by starlight and moonlight. To limit this pollution several effective practices have been defined: the use of shielding on lighting fixture to prevent direct upward light, particularly at low angles above the horizon; no over lighting, i.e. avoid using higher lighting levels than strictly needed for the task, constraining illumination to the area where it is needed and the time it will be used. Nevertheless, even after the best control of the light distribution is reached and when the proper quantity of light is used, some upward light emission remains, due to reflections from the lit surfaces and atmospheric scatte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is "residual light pollution", cannot be neglected and should be limited too. Here we propose a new way to limit the effects of this residual light pollution on wildlife, human health and stellar visibility. We performed analysis of the spectra of common types of lamps for external use, including the new LEDs. We evaluated their emissions relative to the spectral response functions of human eye photoreceptors, in the photopic, scotopic and the 'meltopic' melatonin suppressing bands. We found that the amount of pollution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mps, with the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lamps being low pressure sodium, followed by high pressure sodium. Most polluting are the lamps with a strong blue emission, like Metal Halide and white LEDs. Migration from the now widely used sodium lamps to white lamps (MH and LEDs) would produce an increase of pollution in the scotopic and melatonin suppression bands of more than five times the present levels, supposing the same photopic installed flux. This increase will exacerbate known and possible unknown effects of light pollution on human health, environment and on visual perception of the Universe by humans. We present quantitative criteria to evaluate the lamps based on their spectral emissions and we suggest regulatory limits for future lighting.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大气颗粒物对城市空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选取西安市作为研究区,分析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城市景观格局与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关系。通过GIS软件、Fragstats4.2软件和SPSS软件对西安市2014年土地利用数据和2014年整年的大气颗粒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较为集中;西安市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浓度从市中心至城郊呈梯度递减趋势,在整体上呈现西北高于东南的倾向,大气颗粒物污染物浓度峰值基本都集中出现在建设用地范围内(PM10:102.7μg/m^3;PM2.5:99.7μg/m^3);相关性结果证实了城市景观格局与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为中国西部内陆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