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故曝光     
▲锦州市锦华商场第二建筑公司于9月14日发生塔吊倒塌事故,当场死亡3人,伤4人。初步认为事故原因是因为该设备是购进的一台旧货,劳动部门曾不同意,要求进行检验,由于市有关部门支持企业购买,未能把住检验关。 ▲甘肃省窑街矿务局三矿于9月22日突然发生大面积塌陷,塌陷面积达30× 40M~2,当场死亡12人。事故原因初步认定为小煤窑乱采损坏了该矿安全条件。省劳动局要求矿区周围小煤窑全部停产。 ▲江苏省射阳县小洋河海河渡口一艘准载10人的缆索渡船,于10月4日的一次渡运中载了48人和两辆自行车,渡船钢缆被一艘下驶的水泥挂机船挂住,渡船被拖…  相似文献   

2.
机械加工操作中容易发生铁屑伤眼事故。尤其是夏天使用风扇,铁屑被风吹散,更容易发生伤眼事故。为防止铁屑伤眼,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操作高速切屑机床一定要戴防护眼镜。二、操作时对金属切屑主轴旋转方向、车间空气对流方向、风扇送风的方位等要心中有数;操作时站立位置和姿势要正确;视觉要和光线的投射角度相适应。三、低头看加工工件时,要特别留意,以防铁屑意外甩出。四、不可用手去揉眼睛,因加工时手上沾有油污及铁屑灰,揉眼就可能将铁屑灰揉入眼内,造成眼内伤。预防铁屑伤眼@张启寅  相似文献   

3.
谚语     
蛮于造成事故,巧干才能安全。 被蛇咬过的人,最知道被蛇咬的厉害;受过工伤的人,最懂得安全生产的重要。 喊一百遍注意安全的空话,不如落实一项安全生产的措施。 捅马蜂窝的人,总会被峰蜇;违章作业的人,总要出事故。谚语@蔡锦云  相似文献   

4.
谚语     
事故隐患不除,等于放虎归山。 尘毒危害人体,好比软刀子杀人。 安全工作要时时动脑,事事动口,处处动手。为抢产值,不管安全,出了事故,人亡物损,如同干蚀本生意。 小心,百吨钢水听话,大意,一壶开水伤人。 防护加警惕,蛇被人捉,无知加麻痹,人被蛇咬。 星星之火,能毁高楼大厦,小小疔疮,能毒数尺之躯。谚语@袁绍印 @刘庆海 @罗声先  相似文献   

5.
轮子据是应用较广泛的木工机械,但其操作的安全问题完全取决于人的谨慎操作,没有灵敏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因而伤手事故较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制作了轮子锯安全防护罩,防护罩的主要结构如附图所示。工作时,被加工木料首先接  相似文献   

6.
人的操作行为要通过大脑来指挥,操作动作的正确与否,与人的心理状态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旦人的心理状态不正常,人的感觉知觉和中枢神经活动能力衰减,就往往在操作上发生失误,从而造成事故。 影响人的心理状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疲劳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由于人体疲劳引起操作行为的失误而造成事故,这在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是屡见不鲜的。笔者专就防止疲劳引发事故谈谈自己的认识。 疲劳可分为轻度疲劳和重度疲劳。当人出现轻度疲劳时,视觉、听觉功能减弱,灵敏度降低,感觉功能也减弱。出现重度疲劳时,人的情绪便变得极不稳定,精神不振,无精…  相似文献   

7.
谚语     
条条规程血写成, 人人生产必执行。百日安全无事故, 不是终点是起点。宁肯停工停产, 绝不违章冒险。班前讲安全,思想添根弦;班中查安全,操作保平安;班后比安全,警钟长不断。镜子不擦拭不明, 事故不分析不清。登山要讲步步高, 事故要讲日日少。蚁穴溃长堤,隐患招大祸。高楼平地起,安全是地基。安全日日好,生产节节高谚语@董浩善 @朱放 @郭福兴  相似文献   

8.
在工间休息时,一些人有坐在凳子上、靠在椅子背上或趴在桌上打盹的习惯,当轮到上岗时,被从似睡非睡中猛然喊醒,常常会感到头晕、视物模糊或腿脚发软、发麻.若在这种情况下急急忙忙地上岗操作,是极易酿成事故的.  相似文献   

9.
水泥厂回转窑长时间熄火停窑后,窑内温度较低,在没有外加因素(如喷煤等)影响的情况下,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我厂1986年曾因篦冷机故障临时停窑,在操作人员转窑的过程中发生一起死2人伤1人的燃烧爆炸事故。这次事故是操作人员按规定程序转窑进行到第10次时发生的。当时,现场听到一声沉闷的爆炸声,黄色物料从窑口喷出,同时篦冷机出口在极短时间内喷出数十厘米长的火焰。事故现场调查结果:一次风机、煤粉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冷水江市乐青花炮厂是一家乡办企业。该厂在试产的一年多时间里,因忽视安全生产,两次发生重大爆炸事故,先后炸死2人,炸伤10人,直接损失折款近2万元。冷水江市有关部门已责令该厂停产关门。乐青花炮厂被责令停产@雨云  相似文献   

11.
黄志刚  金光  陈希  谢强  李爱文  彭楚云 《安全》2014,35(12):36-38
1事故背景及TPS简介 2013年9月15日,西安某游乐园一台游乐设施发生坠人事故,在空中高速旋转时当场甩下3名游客,并砸中一名游客。据官方信息,事故原因确认为设备操作人员对安全保护装置检查确认疏漏所致,是一起因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特种设备责任事故。有观点认为,当安全带未锁死时设备有报警装置,将彻底杜绝该事故。笔者用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丰田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一种可以装在衣兜里或套在两臂上的防止触电报警器,在日本试制成功。 这种报警器重量轻、小巧灵活,安装使用很方便。它采用集成元件,可长期保持可靠性。当操作工人不慎走近高压线危险区域时,报警器发生电磁场变化,电极输出超过一定值时蜂鸣器便发出连续报警声,从而可以引起工人警惕,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它还有变位按钮,人到安全区就可切断蜂鸣声。报警距离也可以调节。防触电报警器@徐向图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中的安全生产是以人(操作者)为核心的,与作业行为的安全性有关。就机器设备而言,在设计、安装选用时,已考虑到对本质安全的要求,安全的可靠性较大。而对人在生产中的操作行为则应加强培训、考核与管理。据事故统计分析和有关资料报道,由于人的原因所造成的事故约占75%~80%;因机器、设备原因造成的事故仅占15%~20%。在生产操作中,由于电工作业、锅炉司炉作业、压力容器的操作、起重  相似文献   

14.
国内部分     
《上海安全生产》2013,(4):56-56
3月12日20时07分,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马场煤矿13302底板瓦斯抽放巷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5人死亡。事故发生时,当班下井人员85人,其中58人安全升井。据悉,此次事故被初步认定为一起责任事故,目前马场煤矿矿长、技术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因涉嫌安全事故责任被立案调查,现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相似文献   

15.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 ,事故发生后正确采取抢救方案和措施 ,对减少人员的伤亡 ,减少国家资源、财产损失 ,减轻事故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正确实施抢救 ,笔者从经历的两起事故中谈谈看法。一、事故案例1997年4月17日9时05分 ,某煤炭公司小井发生冒顶堵人事故。8时30分 ,当班4人带料入井准备到伪斜上山掘进 ,当他们往掌头传料余8米处时 ,发现掌头有水流下 ,接着轰的一声 ,水夹着矸石突然倾下 ,其中3人及时靠向上帮 ,1人被石块和木料将右臂夹住 ,3人立即将伤者救起撤至第七上山。此时 ,下口已被堵死 ,他们就用料将七上山简单…  相似文献   

16.
电工在检修低压电气装置时,由于各种原因。很容易发生工伤事故,即触电事故和高空摔跌事故,造成重伤或死亡。在一般情况下,电工停电进行检修工作,不准带电操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检修时往往会突然来电。如断开了的电源总开关被人误合闸、没有明显断开点的开关(如自动开关和接触器等)受强烈震动而发生弹跳性误合闸等。  相似文献   

17.
8月19日上午,西安压缩机厂机加工车间车工詹桂芬在停车量活时,车床突然反转,三爪卡盘挂住她左衣袖和衣襟,将她卷过车床顶,卡吊在床面上。幸而车头停止了运转,一场大事故才得以避免。 厂领导对这次事故很重视,及时召开了事故现场分析会,找出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是:1.车床离合器严重磨损,制动失灵。如操纵手柄的停车位置稍有偏移,手柄自重下垂,就会突然打反车。如手柄受到腿部碰擦等外力影响,也易造成打反车。2.发生事故的3天前,另一名操作厂人在这台车床上测量工件时,曾发生过打反车,打坏深度游标尺,操作工人左肘被擦伤,但却没引起小组及车间领…  相似文献   

18.
<正>某单位曾经发生一起因人员误操作,使高压气体送至正在检修的密闭空间,导致检修人员被"吹"出的伤亡事故。对于这起事故,很多人都对随便"乱动"设备的操作工大加诟病,认为他是这起事故的罪魁祸首。这名误操作的人员固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笔者认为,对于事故,不能仅看其直接原因,更应该进一步"深思",例如应考虑,在事故中禁止操作的按钮是否有醒目的标识,或类似电气设备检修时所挂的"禁  相似文献   

19.
谚语     
不补细小的漏洞,难堵事故的洪流。放过一次隐患,等于为十次事故开路。不听劝告冒险作业的人等于聋子,不懂规程盲目蛮干的人正象瞎子。谚语@张有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一起反应釜燃爆事故为例,通过基于釜体残余变形、人孔装置脱落和缩颈管断裂的数值分析,得出了事故发生时反应釜内压力远大于设备正常工作压力的结论,进而确定该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工艺操作不当,导致物料产生燃爆,进而造成了设备的损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