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目前模具结构CAD中存在的问题,此文提出了一种有利于提高模具结构CAD效率的结构模型,即逻辑结构模型。并对这种模型及基于该模型的结构CAD过程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以Auto CAD软件输出零件图的图形交换文件(.DXF文件)为基础,采用FOXPRO语言编写接口程序,建立冲裁件图形的数据文件.有效地解决了冲裁模CAD系统中零件图的输入问题.  相似文献   

3.
模具CAD/CAM技术的应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模具的生产周期和质量.介绍了国内外汽车模具CAD/CAM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并指出了国内汽车模具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某专业厂冲模设计制作的实际情况,通用CAD平台的发展状态,模具设计的规律,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开放式冲裁模CAD系统原始平台。  相似文献   

5.
此文简述了我所模具CAD/CAM系统,重点叙述了我们在进行模具CAD/CAM技术应用、研究时对一些技术问题的处理,并列举了加工实例进行说明。为模具设计及制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以加速模具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对建筑制图及CAD课程的研究却比较滞后。本文通过CDIO教育改革的理念,即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的能力,对建筑制图及CAD实践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双排10工位接插件级进模的设计方法.主要探讨了级进模工步设计和CAD.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利用AutoCAD提供的ADS开发工具,采用参数化绘图,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模具CAD系统,开发参数化智能冲裁模CAD系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个以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PC微机为硬件环境的冲裁模具CAD/CAM集成化系统,着重探讨冲裁模具CAD、图形数据处理、NC自动编程和NC通讯等问题。其中以AutoCAD图形交换文件为基础建立的零件数控图形数据文件,有效地实现了CAD和CAM集成中零件几何信息向工艺信息转换问题,对建立微机CAD/CAM集成化系统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参数化设计实现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并列举了参数化设计的应用实例。解决了CAD应用中参数化设计的部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基于事例推理 (CBR)技术及注塑模设计过程的分析 ,得出将CBR思想应用到注塑模结构设计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提出了一个基于事例的注塑模结构智能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 ,并分析了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冲裁模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构成 ,以及冲裁模CAD/CAM系统 ,针对冲裁模计算机设计开发的内容 ,阐述了应用软件五大模块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铝型材挤压平模CAD系统的总体结构和设计要素.该系统以AUTOCAD12.0为图形支撑环境,VISUAL BASIC4.0 FOR WINDOWS作为开发工具,采用交互式设计,完成了从型材图形输入到模具图纸输出的全过程.利用该系统可以进行挤压平模设计的各项计算,通过优化选择,设计出尺寸精确、结构合理的模具.  相似文献   

14.
等温超塑挤压成形技术开辟了铜合金实体保持架加工的新途径。在此新技术的基础上,利用VC++6.0和ObjectARX开发了一套铜合金轴承实体保持架挤压模CAD系统软件,大幅度缩短了保持器系列产品的开发周期,并提高了产品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5.
求解c、Φ值的软件开发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岩土三轴压缩试验中,经常根据材料破坏时的轴压1σ和围压3σ,采用Excel或者CAD软件绘制摩尔应力圆及抗剪强度包络线,以得到的包络线斜率和截距来确定材料的抗剪强度指标c、Φ值,但这两种软件存在操作复杂、效率低、精度不高、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等缺点;而利用VB6.0调用MatrixVB来进行程序设计,开发出相应的软件,该软件程序主要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圆的切点进行线性回归求值,其计算及绘图效率高、精度高,生成的图件可以输出为多种格式,能够满足不同的需要,实现了对岩土工程试验数据的处理,可以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特征识别是指从产品中识别出具有一定工程意义的几何形状,即特征信息的过程。作为CAD与CAPP间的智能接口,特征识别技术对实现CAD/CAPP/CAM的集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冲压零件,尤其是带体积成形的冲压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冲压特征识别算法,并对特征识别中的难点-特征相交问题提出基于痕迹的冲压件相交特征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此文介绍了摩托车齿轮类零件的工艺规程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直接从CAD系统中获取零件的有关信息,根据此文所建立的特征体素描述方法,自动生成零件的特征编码,采用零件自动识别的方法实现CAD/CAPP的信息集成,利用工艺知识库,通过工艺决策模型的分级推理,实现齿轮类零件的工艺过程设计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8.
于琪  胡勇有  雷志斌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1):2999-3006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反应,将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接枝到壳聚糖分子上制成了阳离子改性壳聚糖(CAD).经FT-IR、XRD、zeta(ξ)电位、凝胶色谱等分析确定,CAD为淡黄色透明液体,pH值为3.7,相对分子质量为2.88×106,阳离子度为16.7,等电点(0.1%溶液)约为pH值10.5,有效成分2.6%,主要特征官能团有羟基、氨基、季铵基和酰胺基, 呈不规则晶体结构.将CAD与相对分子质量3.67×105的多糖类电负性微生物絮凝剂MBF8复配,对浊度12~460 NTU、离子强度3.0 mmol·L-1的高岭土悬浊液进行烧杯实验.结果表明,MBF8与CAD的最佳使用方式为先投加MBF8后投加CAD,复配比5:3时效果最好,适用的pH范围为6.0~10.0.采用PAC(3.0 mg·L-1)+MBF8+CAD(1.0 mg·L-1)复配絮凝,pH=8.0下,对浊度为110 NTU的高岭土悬浊液,浊度去除率>97%,残余铝<0.08 mg·L-1,絮体大、沉降快,絮凝效果优于PAC+分子量800万、1200万的阴离子PAM及分子量1500万的阳离子P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