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子想尔注》认为实现理想社会的前提条件是"尊道"。道不仅是一个哲学概念,在这里被发挥成至高无上的太上老君,成为理想社会的掌控者。《老子想尔注》理想社会的理论在批判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论述,主要讨论了君臣关系、伦理道德和贫富差异等。维系理想社会秩序的手段是道诫,道诫超越法律,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2.
《老子指归》与《老子想尔注》不仅均为借《老子》一书阐发自己思想的著作,而且二者间又有着诸多的内在联系。从成书年代上看,前者成书于西汉末年,后者成书于东汉末年,两书的时间跨度不大。从成书地域上看,二者都创作于蜀中的成都地区。因而,后者在阐发自己的思想旨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借鉴和改造前者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两者思想旨趣的差异反映了当时道教对道家哲学的改造和自身理论的建构过程。从二者所持修持观的变化的视角,可以明显见出这一改造和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3.
汉魏以前,《老子》著述体例及成书形式几经变迁,已经基本定型;魏晋以后,《老子》纳入经注和注疏范畴,其著述体例及成书形式进入"变形期"。总的说,《老子》著述成书之变化,集中表征为三个事项:《老子》的书名题写,从无名到有名,有的题为"道德言",有的题为"道德经",有的题为"老子";《老子》篇章结构,从楚简本的"分组别段",渐进演变到《老子》"分篇定章"结构;《老子》著述性质,历经个人著述、学派撰述、经传及注疏等四度变迁。  相似文献   

4.
政府的责任     
近日读了一本书,《老子他说》,是台湾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出版于上个世纪80年代。而《老子》(也叫《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与他的著作,据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几千年来人们都在研究《老子》,外国学者也在研究老子。  相似文献   

5.
李聃的《道德经》成于春秋末期,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哲学名著,它奠定了道家思想的理论基石。数千年来,尽管人们对《道德经》的作用和意义争论不休,贬褒参差,但它仍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 现代自然科学为我们研究社会科学提供了很多佐证,在环境科学不断发展及人类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重读《道德经》,探寻挖掘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环境学潜力,是很有意义的。 “道”老子是这样说的“有物混  相似文献   

6.
付咏珊 《环境》2023,(6):76-77
<正>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齐民要术》中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记述。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08,(5):66-67
1993年6月5日,自然之友的几位发起人举办了中国首次民间自发的环境研讨会--"玲珑园会议".1994年3月31日,自然之友成立,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在国家民政部注册成立的民间环保团体诞生,创始人是梁从诫、杨东平,梁晓燕和王力雄.其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梁从诫教授任会长,社会文化和教育问题专家杨东平教授任副会长.  相似文献   

8.
环境与书法漫谈燕开济,张肇瑞,赵明中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认为老子所说的“一”就是指人类的母体─—自然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个领域都形成了一套独立的、完善的体系。越是对这些进行精微的研究,越会发...  相似文献   

9.
当代新道家的建立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解决现时代的根本问题,即重建中华之思想、道德、制度、社会,并重新联接四者,俾使旧邦绽放新命。在老子那里,个体是具有哲学意义的。个体得以凭藉其独特却可普遍感受的生命体验,抗拒普遍必然性的权力命令,拒绝依据普遍必然性的科学论证而违背心中的鉴赏判断。人怎样以合于道的方式在此世生存,取决于现世的人之"德"如何得到规定。人在世上是以"群"的方式生存的。在老子看来,人之"群"的划分方式是:"人法地"。风俗是每一地风土与人情的最佳融合,也是当地人在其中的最佳生活方式。正是以风俗为核心的地域传统,使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得以成"群",构成呼吸与共的"家邦"——文化—政治共同体。这也正是老子给予今天的最佳启示——只有让传统文化与基层社会组织相融合,才能保障人的自然与自由。  相似文献   

10.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