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涛 《防灾博览》2008,(2):34-35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高速发达的现代工业、商业、交通、建筑等行业,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舒适的同时,也给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大气不断变暖,臭氧逐年减少,空气严重污染。林木资源短缺以及乱砍乱伐等人为破坏,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满目疮痍,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近些年,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扩大绿地面积,植树造林,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但现实摆在那儿,人口  相似文献   

2.
作为地球上最稳定,也是最庞大的生态系统,海洋面积辽阔,生物繁多,所持有的能量巨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面积的海洋被污染,海洋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蓝色'母亲'不堪重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对地球环境恶化、多种资源日趋枯竭的现状,我们必须深省……  相似文献   

3.
善待细菌     
小得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也是有生命的,它们属于地球生物中的一个大类——微生物。细菌虽小,也是地球生物链里一个重要的大家族,它和人类一样是地球的主人,应该平起平坐。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人类,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照样生活自如,因为能替代人类在生物链里发挥作用的其他生物实在太多了,在生物链里,人类只不过是动物大家族中的一员而已。可是缺少了细菌,这地球生物链便完全乱了套,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将彻底遭殃。因为地球生物圈由最基本的三大环节组成,它们是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灾害。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了解认识我们地球和地球内部的兴趣,期待人类早日能给地球做个B超。此文正是这一领域不断探索,具有前沿性的高级科普文章。  相似文献   

5.
<正>太空的太阳能太空是太阳永远能够照射到的地方,梦想家们30多年来一直在设想利用太空的太阳能。如果我们能将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安置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即使只能将其中一小部分可用能源  相似文献   

6.
《灾害学》1990,(1)
全球性环境恶化将是20世纪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中心是人类如何最大限度地减缓全球气温变暖的速度。究竟怎样才能从逐步上升的温室效应中拯救地球呢?科学家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轨道伞,即用很薄的不传导性的太空屏蔽来部分地遮挡阳光,以保持或降低地球上的温度,把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反折回去。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的不断发展就会造成危险废物的不断增加,这是必然的趋势。这些危险废物的存在必然会导致环境的污染,这样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是一种破坏,同时也潜在地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状况。但是人类又不能不发展,所以对于危险废物的及时处理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及时的处理可以极大地降低危险废物的危害,从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同时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8.
亓玲 《防灾博览》2007,(2):10-12
人类生活的地球目前大约已有46亿年.而人类的文明生活从有文字算起也有约6000年的历史.地球是人类之家,没有地球也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反之人类更应了解地球.且应爱护倍加。我们知道科学家把地球分为四个圈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他蕴藏了人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并养活着地球陆地上60多亿人口和其它所有的生物。成为人类永恒的需求.那末.就目前所知道的地球各种主要资源都有那些呢?  相似文献   

9.
人类活动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活动的重要特征就是人口城市化。地球岩石圈、水圈、气圈不断变化,其中许多剧烈变化,表现为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对人类形成威胁。自然灾害反映了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城市化。这种相互作用越来越紧密,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张宇翔 《灾害学》1997,12(4):57-58
现代社会已进入了一个高科技时代,以微电子为先导的工业革命,使人们充分领略了高科技带来的各种方便和生活享受。广播、电视、VCD等让人们得到了梦幻般的视听享受。环球通讯、卫星导航让地球两端的人们似乎近在飓尺,并且让人们能够脱离地球进入太空,进行宇宙探索和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