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光气及光气化生产装置安全和防护措施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研究了国内外光气及光气化生产装置光气事故特征,指出事故主要原因是人为失误、设计缺陷和设备及管道腐蚀。结合在国内最大的光气发生及光气化生产装置多年生产实践,分析了可导致光气泄漏的直接危险因素是工艺设计条件、光气滞留量以及装置设计缺陷,包括设备、管道、仪表、自控、联锁等;分析了对光气安全监测和泄漏防护不当,或没有设计二级减缓措施,导致事故一旦发生,不能快速有效监测和得到控制;认为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和培训机制,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同样可导致事故的发生。上述因素可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严格装置设计条件,增加快速高效的在线监测,切实可行的减缓措施和健全有效的光气安全生产管理5个层次,对光气及光气化生产装置的安全及其防护,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安监总厅管三[2014]1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过程危险性大、安全风险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光气及光气化产品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制定了《光气及光气化产品安全生产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危险化学品-公告公文栏目下载)。各相关单位要依据《指南》要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着重从规划、设计、日常运行、应急处置等环节进一步强化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的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光气     
什么是光气光气的学名叫碳酰氯,分子式COCl2,国际危规编号为23038。纯品为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低温时为黄绿色液体。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制造染料、橡胶、农药和塑料等。它属高毒类物质,过去在战争中曾用于装填毒气弹。光气主要损害呼吸系统,导致发生化学...  相似文献   

4.
1979年9月7日13时55分,浙江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在充装氯时,一液氯钢瓶突然爆炸,大量液氯气化,巨大蘑菇状黄绿色气柱冲天而起,高达40余米。其间夹杂瓦砾、铜瓶碎片在空中横飞。一块重725公斤的钢瓶封头飞至85米外的居民院中,砸死一位老太太。另一块重1公斤的钢瓶碎片飞至830米外的地方。有两个液氯钢瓶各重1750公斤,被气浪冲至数十米外的荷花池内和盐仓内。几只液氯钢瓶被钢片击穿,液氯储槽也被击穿,全部厂房倒塌,当  相似文献   

5.
光气生产装置的危险性及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对光气、光气化生产工艺过程存在的危险性分析,笔者认为气相光气化工艺比液相光气化工艺危险性小,而固体光气化生产工艺与气、液相光气生产工艺相比,危险性更小。同时对国内外光气和光气化生产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指出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管道及设备缺陷、个体防护用品缺乏、设计缺陷及人为失误引起。采用固体光气替代光气参与各种有机合成,与液相或气相光气工艺相比具有安全、反应条件温和、易操作、工艺简便、反应计量准确等优点,因此,固体光气工艺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一种光气泄漏应急抢险技术——光气捕消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九兰  齐书芳  岳涛  李旭  王小庆 《安全》2008,29(2):8-10
本文介绍了一种光气泄漏应急抢险技术一光气捕消器。光气捕消器内装光气捕消粉,光气捕消粉主要成分是经过改性处理的氢氧化钙,它具备清除光气气体快,颗粒直径小,比表面积大,不易吸潮、结块,流动性能好,含水率低等特点。光气捕消器在压力作用下,将光气捕消粉喷撒到光气泄漏点,达到捕消光气的目的,光气捕消器具有机动性强,清除光气气体速度快,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光气泄漏应急抢险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九兰 《安全》2007,28(12):62
光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高分子材料、农药、医药、香料和染料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光气的生产、应用更加广泛,由此而带来的光气泄漏事故也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都造成了损失.……  相似文献   

8.
李建波 《劳动保护》2014,(10):106-108
光气是生产异氰酸酯的重要原料,由于毒性较大,使其生产中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不仅要加强装置的本质安全设计,还要突出泄漏后的应急处置。2011年,光气类产品和光气化工艺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列入《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和《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目录》中,实施重点监管。光气有哪些危险特性,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应如何进行安全管理?万一泄漏,如何应急处理?本文对这几方面进行了介绍。光气的特性及应用光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  相似文献   

9.
2008年2月22日,一辆来自外省市的载有15桶(塑料桶,净重270kg/桶),共计4.05t氯甲酸三氯甲酯(别名双光气)的大型集装箱零担货车,行驶到浙江省境内时,车上一桶氯甲酸三氯甲酯发生泄漏。消防人员赶到时,发现有液体顺着车厢流出,冒出白烟并逐渐变成黑烟,同时车内不时有“嘶嘶”的响声传出。4名消防人员先后穿着内置式重型防化服,进入车厢清理覆盖在化学品桶上的其他物品,4h后才找到泄漏源。发生泄漏的塑料桶已经爆裂,  相似文献   

10.
《安全》2006,27(5):64-64
光气泄漏应急抢险技术(光气捕消粉和捕消器的研究)是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研制. 1.研究内容: (1)研制光气捕消剂粉体配方,以适量捕消光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分析列管式光气反应器换热管的主要失效模式,确定涡流检测方法为最适合的检测手段,本文研究如何提高换热管涡流检测精度,并对3台在用列管式光气反应器换热管开展涡流检测和内窥镜检测,提高了换热管检测精度,检测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氯气和光气爆燃事故源强估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建立化学品泄漏的气体排放、液体排放、两相排放模式和爆炸燃烧的火球和气爆,蒸气云爆炸及绝热扩散和池蒸发扩展等模式的基础上,估计分析了氯气和光气爆燃事故源强,即爆炸能量及碎片抛射、冲击波、热辐射和毒云等后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向阳 《安防科技》2004,(10):37-37
2002年8月16日下午1:30,上海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医学科收到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报告:某化工厂发生一起1例急性光气(CoCI2)中毒事故。当日下午上海市宝山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联合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医学科技人员赶赴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及事故发生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光气生产装置事故后果分析及提高装置安全性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工艺过程中原料及工艺过程危险性,通过选择该工艺过程中较为典型的光气、氯气管道泄漏事故,并针对光气和氯气不同性质,假设事故形态,采用修正的高斯扩散模型及SAFETI定量风险软件对光气和氯气泄漏事故后果进行定量风险分析,其结果给出在光气及氯气泄漏10min时,在下风向人员可承受的风险范围。该分析结果可为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该结果,从工程和工艺设计、原料质量控制、重大危险源监控、操作管理措施及自控技术方面提出了提高光气及光气化生产装置安全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光气(MCB)是一种具有高度危害性的介质,化学式为COCl2,当生产环境中光气的浓度在30—50mg/m^3时,可引起劳动者急性中毒;在100-300mg/m^3时,人接触15min到30min,即可引起严重中毒,甚至死亡。光气生产过程排出含有光气的废气一般也具有极度危害的特性。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加强检验与质量控制,从源头上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MCB容器及换热器的要求来讨论一下该类设备的制造与检验。  相似文献   

16.
正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升危化品重点行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应急管理部近日启动了光气、有机硅企业专家指导服务。本次指导服务组织相关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有关专家,结合光气、有机硅、多晶硅行业特点,编制了分行业指导服务检查表,在前期已部署相关企业开展自查的基础上,抽调工艺、设备、电仪、安全等方面专家,组成7个专家组,集中进行了培训,针对全国光气、异氰酸甲酯、多晶硅生产企业和部分有机硅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光气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和检测,分析确定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危害程度及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效果,做出客观、真实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主要存在其他粉尘、煤尘、矽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氢、光气、氯气、氨、氢氧化钠、盐酸、噪声、工频电场、高温;检测结果显示:生产场所各工种接触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均符合标准要求,其他粉尘不符合标准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仍需完善防尘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危险预测、安全评价愈来愈被人们重视,为了提高预测的精度,在光气生产安全评价中应用特尔斐法对毒性危险影响因素和大小进行了专家征询,经过两轮征询,取得了较一致的意见。专家征询结果已作为安全评价的内容。本文简单介绍特尔斐法并对具体的实施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氯气中毒 1964年 9月 14日晚8时许,日本富山市一家化工厂的氯气贮罐的管子端头破裂。倾刻间,氯气猛烈喷出,借助当时1.5米/秒的微风,向低处流动,造成了533人中毒,47人住院,农作物受害,损失约6加万日元的一起世界闻名的重大事件。 氯气对人的毒害是很厉害的。中毒后,轻者咳嗽、咽痛、鼻粘膜和眼粘膜充血红肿;重者有喉头肿胀,支气管痉挛狭窄,气管溃疡性发炎,粘膜碎片剥落,从而出现吐血、急性肺水肿。在发生高浓度急性中毒时,会引起“闪击型”死亡,即吸入氯气几分钟后便致死。皮肤接触高浓度氯,会在暴露部位引起灼伤或急性皮炎。 氯气是化学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