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生活在今朝     
有一对夫妻离婚了,儿子归女方抚养.父亲每月除了25元的抚养费.再没有其他的表示,不管是儿子生日,过年过节或是从外地出差回来,从没有给儿子买过一件小礼物.是父亲没钱吗?不是.是父亲不爱儿子吗?也不是.父亲没日没夜地挣钱.已经给儿子存了一笔钱.“儿子大了得花钱”,就是这位父亲的想法.结果前妻怨气冲天,对父子见面都加以限制.儿子跟父亲也缺少情感的交流.如果这位父亲不是生活在明天,而在现在就能更充分地表现出他对儿子的爱,相信会更加有利于孩子健康,使之幸福地成长.那么,  相似文献   

2.
我的父亲是从重庆煤炭集团松藻煤电公司退休的一位老矿工.10多年前,父亲给我上的一堂"安全课",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离开我们已经5年多了. 许多时候,看着家中与父亲有关的物体,感觉一切的一切仿佛是在昨日,真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已经去得那么遥远.而父亲却是真真切切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成为星际中那闪烁的星光,那明亮温暖的光,照耀着守望着我们,使我不能忘却.  相似文献   

4.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二年,家里就没有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 他十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因中风瘫痪在床的祖母.  相似文献   

5.
26岁的伊特娜是一所中学的教师,她幼年丧母,从小在父亲的呵护下长大。伊特娜的父亲是一名优秀的警察,两年前,父亲被确诊患上了严重的尿毒症,病痛的折磨使他原本强壮的身体日渐消瘦,伊特娜不知该如何替父亲分担病痛。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到福建师范大学读书和毕业后到军垦农场“锻炼”的期间,父亲不能像往常那样随时给我耳提面命的教示和关怀了,而只能给我写信。父亲那时已经年老多病,可以想象他戴着老花镜一笔一划伏案写信的艰难。也许父亲就只给我一人写信,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不在他的身边他不放心。现在,父亲给我的这几十封岁月带不走的信,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去年5月2日凌晨,李某驾驶重型货车在一转弯路口撞上我父亲驾驶的摩托车,致我父亲严重受伤。事发后,李某将我父亲送到医院抢救,并主动报警。经交警部门认定,李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5月3日,我父亲因抢救无效死亡。在处理好父亲丧事后,我才得知,李某为逃避处罚早已逃往外地。今年8月份,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请问李某的行为是否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相似文献   

8.
父亲与牛     
正结婚后,第一次回娘家过夜,以前更多的时间都给了婆家,忽略了父母。那夜,以为会被父亲的鼾声扰得睡不好,可是没想到,父亲气息均匀,出奇的安静,不像以前鼾声如雷,我睡得很好。天还没亮,父亲便窸窸窣窣地穿衣起来,问他,为什么起那么早,父亲说:"起来喂牛。"父亲已经80岁了,很多别人家的老人还未到这个年龄就已开始享清福了,可父亲依然坚持劳作,整日里放牛、喂牛,与牛为伴。这不,刚刚卖了一大一小两头牛,钱还没焐热乎,就又买了一头回来,他自己也说,  相似文献   

9.
鲁律师: 我父亲霍力胜,是顺平水泥厂的一名正式职工.1999年9月,他在上班期间因工致残(左上臂截肢),经县、市级劳动部门评定为伤残四级,有关伤残待遇之事一直未能落实.  相似文献   

10.
正人们常把父亲比作山,大概是因为山太厚重了,你穷尽一生都难以发现其全部内涵的原因吧。我对父亲的记忆是从7岁以后开始的。父亲幼年丧母,国高没读完,一场瘟疫夺走了家里十几口人的生命。带着心灵的剧痛,他撇下家小,毅然投奔了八路军。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从东北转战到海南,接着又经历了3年抗美援朝。60年代初转业到了千里之外的洛阳。那时,一年能与父亲见上一面就不错了。所以,父亲在我幼年的记忆里几乎是空白的。1966年春,母亲带着我们姐弟去洛阳看望父亲,刚到不久,文革的风暴就席卷了整个洛阳城。一天夜里,  相似文献   

11.
我的农民父亲已是近70岁的人了,居然也有他自己的轿车梦,这是我从来没想到的。 父亲当了一辈子的农民,除了面朝黄土背负青天没日没夜地劳作外,没听说他到底做过什么梦。三月春早,水贵如油,眼看田里的秧苗无法移栽,父亲就会手搭凉棚,一边转悠一边虔诚地说,天老爷要是下一场透雨就好了;八月谷黄,久雨不止,田里的稻谷快要发芽了,父亲就会一边吸着大旱烟,一边抚摸着谷穗,无可奈何地说,哎,再不出几个大太阳明年就要闹春荒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大概就是父亲心中最坚实的梦了。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眼睛     
那时候.父亲在镇上的一家铸件厂上班。此时的父亲也不过30多岁.远比现在的我年轻。他是那样的充满朝气,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英俊的脸上满是笑意。父亲是一名翻砂工.翻砂工——整天与黑砂打交道.脸上常常会沾上黑乎乎的砂粉。看着有点滑稽,就像戏曲里的人物脸谱。但是.我从没在父亲的脸上看到抱怨.他的心里满是阳光,他的眼中满是希望。  相似文献   

13.
父亲退休的时候,已经满头花白了,像是重阳时节一棵枝头霜重的劲松。如果要为父亲从教四十二年的“天下桃李”做个统计,从身居要职的官员到普通的平民百姓,可以用“数以万计”来论。有时,我们在家谈论起某人某事,父亲会不经意地插上一句“嘿,那人是我  相似文献   

14.
干了三十多年矿工的父亲今年光荣地退休了。 父亲退休后常与我说起他年轻时的事情。那时,家里太穷,在农村饭都吃不上,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或喝上一碗大米稀饭就已经满足了。1976年,淮北矿务局到阜阳农村招农协工时,父亲找村长好话说了一箩筐,才来到矿上做了一名矿工。一起来的其他几个人,因吃不了苦,又怕脏、怕危险,没干满一个月全回家了,只剩下父亲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离开我们已经5年多了。许多时候 ,看着家中与父亲有关的物体 ,感觉一切的一切仿佛是在昨日 ,真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已经去得那么遥远。而父亲却是真真切切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成为星际中那闪烁的星光 ,那明亮温暖的光 ,照耀着守望着我们 ,使我不能忘却。而只能在晚上半梦半醒的状态中 ,我才能真真切切地看到父亲 ,看他那幽默风趣、爱快步走路的样子。这种亦真亦幻的感觉让我的回忆和思念很纯粹 ,它荡涤了眼前的一切杂色 ,所有的往昔在眼前陡然清晰。每当看到存放在他书桌抽屉里一大沓各种荣誉证书(奖状) ,我就会回想父亲…  相似文献   

16.
滕军 《劳动保护》2007,(5):40-41
我的父亲滕庆金是一名老安全工作者,他已离开我们13年了。当每家每户欢度节日时,父亲的影子便会出现在我温暖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7.
父亲退休的时候,已经满头花白了,像是重阳时节一棵枝头霜重的劲松。 如果要为父亲从教四十二年的“天下桃李”做个统计,从身居要职的官员到普通的平民百姓,可以用“数以万计”来论。有时,我们在家谈论起某人某事,父亲会不经意地插上一句“嘿,那人是我学生呢!”那时父亲脸上的表情是骄傲和满足的。  相似文献   

18.
春节前的腊月二十一,父亲开着刚刚学会的电动三轮车给我家送来了半车大白菜和一袋子豆馅馍。一到家,父亲就乐呵呵地对我说:“现在的人真能,车充上电就能带着你跑,一按电门想去哪去哪,比那大架子的自行车方便多了。”妻子边卸东西边说:“上次回去只不过随口说说,没想到你们还真蒸了豆馅馍送来,没少麻烦吧!”父亲说:“这孩子还学会客气了,豇豆是咱自家地里种的,只需要和和发面,费啥事。”正在屋里写作业的女儿听到父亲的声音,飞快地跑出来扑到父亲怀里。父亲在她的小脸上亲了又亲。  相似文献   

19.
七岁那年,无情的病魔差点夺走他幼小的生命。从死亡边缘逃过劫难的男孩由此懂得了生命的可贵。十年后的秋天,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警校。可面对那笔不小的学费,他迟迟不敢让父亲看录取通知书。当通知书终于交到了父亲手中,父亲脸上露出从不曾有过的笑容。为筹集学费,家里的粮  相似文献   

20.
范律师说法     
《安全与健康》2010,(3):46-47
问:钱某驾车撞倒我70岁的父亲,他将伤者送到医院,并且预付了医疗费3500元。经医院检查。我父亲有骨折、皮肤裂伤等多处伤情。当天晚上出现胸闷、气短、烦躁等症状,医生检查我父亲患有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并且病情有恶化的趋势。医院组织会诊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父亲的病情逐渐好转。但出院后,双方因医疗费用产生了分歧。请问:因交通事故诱发其它的病症.钱某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