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DEA模型的太湖流域企业污水治理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建立了太湖殷村港流域工业园区企业污水治理效率评价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园区内企业污水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效率评价函数对园区内20家企业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中4家企业达到环境治理效率相对高效;20家企业的废水排放量、COD和NH3-N排放削减总量分别为3691860、217.53和14.64t/a,削减潜力较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环境绩效评价系统可为园区企业污水治理调控提出定量化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2.
3.
以用于工业污染治理的资金和设备为投入指标,以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和废水重复利用率、工业废气排放削减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处置率为产出指标,利用DEA模型将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影响污染治理效果的制约因素,为改善治理效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以1999年为转折点,工业废水治理的制约因素由纯技术效率转为规模效率.1997—2002年,工业废气的种类和性质变化以及废气的复合型污染提升了对废气处理技术的要求,纯技术效率偏低;2002年以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发展不相协调,废气治理投入的资源利用率偏低.1995—2005年,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规模效率较高,纯技术效率为污染治理的制约因素;2005年以后,纯技术效率有所提升,但波动较大.整体而言,工业废水治理的多年平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最高,废气次之,固体废物最低,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4.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是进行工业园区企业污水治理绩效评价的重要前提。以太湖流域工业园区企业为对象,从环境保护效益、资源利用效益和循环利用效益等3个方面构建了12个指标的园区企业污水治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该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值。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4个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CR)均小于0.1,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层次单排序结果均满足一致性检验的要求;各指标的层次总排序顺序与工业园区企业污水的实际情况较为相符。因此,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的污水治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比较准确、可信,可为下一步进行企业污水治理绩效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1998年江苏省太湖流域列入国务院限期达标计划的770家重点污染企业为样本,以水污染物为重点,定量评估在行业、地区、规模、所有制结构之间治理投资的显著差异性及其实际指导价值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是针对太湖流域的新型总量控制计划,代表中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的巨大进步。它与美国的每日最大总负荷(TMDL)计划比较相似。该方案的编制技术路线合理,要素比较齐全。然而该方案也存在明显缺陷。该方案的未来修订有必要考虑城市径流,提高安全余量,考虑季节性差异,提高阶段性总量控制目标和水质目标,阐明终极水质目标和总量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的能耗情况,以比能耗分析法为基础,结合多种统计学方法,探究了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能耗现状、水量比能耗、污染物削减量比能耗、能耗与日处理水量和耗氧污染物削减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2017年能耗均值为0.458 kWh·m−3,高于发达国家污水处理厂能耗平均值;太湖流域处理规模大于5×104 m3·d−1的污水处理厂水量比能耗基本稳定在0.33 kWh·m−3,而处理规模小于5×104 m3·d−1的污水处理厂水量比能耗波动较大;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rm{NH}}_4^{+} $ -N)削减量与污染物削减量比能耗之间均存在幂函数关系,在每个污染物出水浓度区间内,均呈现削减污染物量越多,污染物削减量比能耗越低的趋势;污水处理厂能耗与日处理水量和耗氧污染物削减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对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须重点关注污染物削减量比能耗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9.
为了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从水资源补偿的经济理论出发,由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解释了水资源补偿的概念,进而探讨了在江苏太湖流域实施资源补偿的原则,以及开展补偿机制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非期望产出模型评价了采选冶炼等10个行业2003—2012年的废水治理效率。评价表明:2003—2012年间中国矿业废水治理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且采选行业与冶炼行业的效率从差异较大到基本上趋于一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属于效率较高的行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核实金属矿采选业、其他采矿业属于中等水平。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属于效率低下的行业;效率低下首要原因是达标排放量产出不足,其次为污染物过量排放,最后为设施与费用投入冗余。 相似文献
11.
节能减排视在潜力(AP-ESER)能够有效反映一个地区节能减排的可达性,并为政策研发提供重要支撑。根据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现状及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AP-ESER分析方法,并选用本土化的指标体系,采集2010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展开了实证研究,从能源投入、产业结构投入、劳动力投入和SO2排放4个维度深入探讨了各省(市、区)在不同维度上的AP-ESER水平。结果表明,各地的AP-ESER综合水平差异很大,且各维度指标的优劣势也差异明显。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标示法和雷达图示法来可视化表达分析结果,可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了解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甲烷排放现状及未来趋势,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清单计算方法核算了2000—2015年我国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甲烷排放量。基于嵌入中国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甲烷排放IPCC清单计算方法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模拟分析了2015—2050年基线情景和7种减排情景下的甲烷排放达峰和减排潜力。结果表明:我国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甲烷排放总量从2000年的32.15×104 t升至2015年64.78×104 t,其中,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甲烷排放量增长迅速,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及经过处理后排放的甲烷排放量无明显增长;在模拟时段(2015—2050年)内,基线情景、节约用水情景、污水回用情景和节水回用情景中未出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甲烷排放峰值,在污水产生源头采取减排措施只能减缓增长速度,无法达到甲烷排放峰值;不同情景下的甲烷排放达峰时间及峰值不同,单一减排情景下的甲烷排放峰值出现在2035年后,而组合减排情景的峰值出现在2035年前,其中全程减排情景峰值出现在2024年;单一减排情景中污水回用减排潜力较好,可将其作为减排重点方向;而组合减排情景中全程减排情景具有最大减排潜力。本研究表明,未来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甲烷排放量仍呈不断上升趋势,采用多手段协同减排可实现预期时间内污水处理系统甲烷排放达峰. 相似文献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