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地震学刊》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1992年6月16日在江苏省地震局召开。新的编委及编辑室成员共35位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地震学刊》第三届编辑委员会主编董颂声主持。江苏省地震局副局长周太平介绍了编委会换届和编委调整的情况。并代表刊物主办单位对第二届编委会全体编委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江苏省地震局杜振民局长宣布了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名单并向新编委们颁发了聘书。《地震学刊》编辑室主任姚月清传达了首届全国地震期刊工作会议精神,汇报了《地震学刊》创刊以来的编辑出版工  相似文献   

2.
<正> 《地震学刊》第二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1985年4月2日至4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共有24位编委(部分编委因故未能出席)和一位邀请代表。会议由许绍燮主编和冯德盖、孙廷萱、张雪亮、董颂声副主编主持。《地震学刊》主办单位江苏省地霍局局长魏文园到会,并讲了话。会议听取了《地震学刊》编辑室所作的关于《地震学刊》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和“《学刊》编辑工作条例”的制订说明,重点地就《学刊》办刊的宗旨、性质、任务、办法和如何适应当前改革形势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 2 0 0 2年 1 1月 1 0日在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为编委会正副主任 ,正副主编 ,协办单位的编委和来宁参加全国地震工程会议的编委以及在宁编委等共 2 6人。编委会主任、主办单位江苏省地震局局长、博士生导师李清河研究员 ,编委会副主任、主办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李革平副研究员 ,编委会副主任、主编杨军研究员和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编委会主任李清河主持 ,主编杨军作编辑部工作报告 ,其主要内容包括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的前身《地震学刊》自 1…  相似文献   

4.
全国地震科技期刊编辑学术交流研讨会于 4月 1 0日~ 1 2日在江苏扬州召开。 1 5家编辑部共 2 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自然灾害学报》、《地震学刊》、《山西地震》和《世界地震译丛》等编辑部联合倡议组织 ,旨在探讨编辑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寻求科技期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研讨 2 1世纪科技期刊发展趋势与规律等。会上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学技术杂志社介绍了他们走科技期刊产业化道路的成功经验 ,《世界地震译丛》编辑部就科技期刊界如何迎接中国加入世界经贸组织后的挑战作了发言 ,代表们还…  相似文献   

5.
根据西安市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举办西安市第四届“学术金秋”活动的通知》要求,西安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西安地震学会,于2007年11月1日上午在市政府礼堂举办了城市防震减灾专题报告会。会议邀请《灾害学》常务副主编袁志祥做了城市防震减灾报告,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大家做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从1981年秋创刊到今天,《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原《地震学刊》,以下简称《学报》)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一届届编委和编辑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40年来,《学报》出版了 41卷191期,刊登学术论文3931篇。这些论文已被大量引用,并在土木工程、地质岩土、隧道桥梁、安全科学、矿业工程等防灾减灾工程领域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些论文,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北大中文核心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核心期刊评价系统收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刊徽设计的原则和要求。所设计的《地震学刊》的刊徽是个由经纬网格所构成的公转着的地球。经纬网格由SJ两个字母和两条细线所组成。SJ为《地震学刊》英文名和江苏的汉语拼音名的缩写。S表示大地震所激发的地球自由振动的一阶振型;两条细线既表示经线,又表示地球自由振动的基振型。  相似文献   

8.
《灾害学》2013,(1):87
《灾害学》编委会主编工作会议于2012年11月26日在西安举行,陕西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灾害学》杂志主编胡斌同志主持会议。会议总结了《灾害学》第四届编委会的工作,讨论了编委会换届的工作程序及编委遴选的原则,决定本届编委会换届采用函件征求意见的方式进行。会议对新的第五届编  相似文献   

9.
主编寄语     
对《防灾减灾工程学报》而言,2010年将是不平常的一年。自2003年由《地震学刊》改刊以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对学术界做出了贡献,推动了防灾减灾工程学科的发展,自身也成长为这一领域的优秀期刊。去年,《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并组建了第二届编委会。这是一个新的高度,亦是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致审稿专家     
<正>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于今年年初创刊,已经顺利走过了一年的路程。新刊出版以来,编辑部不断收到来自各方的鼓励和肯定,被公认为基本达到了新一届编委会提出的“高起点、高质量”的要求。 从《地震学刊》到《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专业领域较大的跨越对编辑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编辑部紧紧依靠编委会委员和有关学科的专家,严把审稿关,有效保证了刊出文章的质量。许多专家在百忙中甚至在差旅  相似文献   

11.
《灾害学》杂志编委会换届暨庆祝创刊20周年会议于2006年12月6~7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灾害学》主办单位陕茜省地震局主办,协办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陕西省减灾协会、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的代表、第三届和第四届编委会的部分编委、安徽省灾害防御协会、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领导以及部分兄弟期刊的代表共54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以下简称《学报》)自2003年起由创刊于1981年的《地震学刊》更名出版。在主办单位正确领导和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第一届编委会的努力,《学报》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先后进入了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如今,《学报》已成为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发表论文、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3.
    
<正>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的前身是创刊于1 981年的《地震学刊》,20多年来共发表防震减灾方面论文1400余篇,为地震研究成果的交流、地震知识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于1994年8月23日至26日在哈尔滨市举行。这次会议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承办。270多位作者为本次会议撰写了150篇论文,全国各地教育、科研、设计、管理等部门50多个单位120多位教授、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出席了会议。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地震工程会议的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第一届(1984)在上海、第二届(1987)在武汉、第三届(1990)在大连举行。此后,会期调整为每隔4年举行一次,与世界地震工程会议间隔相同,并安排在两次世界地震工程会议的中间。  相似文献   

15.
<正> 据江苏省新闻出版局苏新出报字[1995]第30号文件通报,在江苏省首次期刊质量评估和分级中,有146家期刊被定为一级期刊。《地震学刊》榜上有名。通报说:此次质量评估分级是在上半年全省首届“双十佳期刊”及优秀期刊评选的  相似文献   

16.
<正> 华东地震地下水井建网十周年学术交流会于今年9月11日至15日在浙江宁波市举行,该区各省、市从事地下水观测预报的专家和观测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华南等兄弟井网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震出版社、《地震学刊》编辑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亦应邀莅临大会。会议人数达85人。大会始终洋溢着热烈浓厚的学术气氛,是一次成功的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7.
从发文数量,发文地区分布,核心作用,论文作者合作度,引文数量,普赖斯指数,引文期刊等方面,分析了《地震学刊》吸收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测定了7种地震期刊为江苏省地震局图书馆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8.
简讯     
《自然灾害学报》影响因子排名进入源期刊前 50位  据《2004年版中国科学期刊引证报告》, 《自然灾害学报》 2003年影响因子达 1 287, 在 1576个统计源期刊中名列第 31位。感谢广大作者、读者对本刊的大力支持。《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通知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拟定于 2005年 8月在三峡大学召开“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会议主题:“西部大开发建设中的岩石动力学问题”,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并参加会议。会议主题 岩石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11月2日~4日,第十届全国动力学学术会议将在江苏南京召开。该会议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岩土工程防震减灾委员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承办,《防灾减灾工程学  相似文献   

20.
1992年5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交流研讨会。这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和台湾两岸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发起举办。大陆方面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地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