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秋波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65-68,76
结合紫外法测定水质中总氮空白校正吸光度值易偏高、测定结果准确度低的问题,分别从检测试剂含氮量、选择实验用水、清洗玻璃器皿、改进实验操作、改进消解环境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总氮测定的影响,相应提出了采用测定含氮量的方法筛选试剂、新制备的去离子水作为总氮实验用水、每次总氮实验使用新刷好的器皿、增加颠倒混匀步骤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压蒸汽灭菌器应定时清洗换水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提高测定含油污水中COD准确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自身工作实践,介绍了测定水中COD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如水样pH的调整、溶解氧含量的调整及确定稀释倍数的方法。特别提出:对于含石油类较高的水样时,应先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Cr ,再确定稀释倍数。 相似文献
3.
4.
在环境监测中使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都要利用校准曲线的回归方程计算其待测样品的含量。为使监测结果更为准确,必须对校准曲线的准确性进行检验,即对校准曲线的斜率进行统计检验。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Dixon检验法和斜率相对偏差(RbD)法检验校准曲线斜率,也可以利用校准曲线斜率均值控制图进行质量控制,使分析测试工作处于受控状态中,使监测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5.
6.
7.
饮用水源水质监测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快速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饮用水源水质例行监测工作中,由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极低,处于未检出浓度水平,因此可考虑将亚甲蓝分光光度法加以改进,设置最低检出浓度样、地表水Ⅰ类标准1/2浓度样、地表水Ⅰ类标准浓度样等系列参考样,来配制一个标准色阶,通过目视比色,确定出水样的浓度,以实现快速测定和减少有毒试剂用量,降低监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土壤(底质)环境样品的消解直接关系到测定结果的好坏,通过对比实验证明,高压闷罐法消解土壤(底质)比普通法具有消解完全,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空间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环境监控提供了先进、快速和科学的方法。其中,遥感技术由于能够快速、宏观地获得所监控区域的数据,近年来已逐渐成为环境监控系统中的重要技术手段。遥感信息是被控区域的电磁辐射能量及其结构特征与时空状态在遥感图像上的表现。今后,遥感技术、在线监控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信息处理工具的结合将是环境信息监控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废水中氨氮的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废水中的氨氮时,水样显色后稳定时间短,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对主要影响因素I-和OH-的浓度变化进行了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选用所配的Ⅲ型纳氏试剂(KI含量为7.5g),可获得稳定的有色胶体,也可采用Ⅰ型纳氏试剂(KI含量为7.0g)、在中和硼酸后再多加2mLNaOH(1mol/L),也可获得稳定的有色胶体。 相似文献
11.
水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资源危机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为创新水资源问题的研究思路和完善水资源管理,引进了国际水资源领域较先进的水足迹分析法,系统地介绍了水足迹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并计算了世界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水足迹。结果表明,大部分国家水足迹过高、水资源压力过大,虚拟水贸易增加、水进口依赖明显。最后分析了产生高水足迹的原因,提出了降低水足迹的措施,并对该方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运用水足迹方法,根据2000—2008年的统计资料,对湖南省城乡居民虚拟水消费结构和城乡居民用水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湖南省总水足迹和人均水足迹均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虚拟水消费结构多样性指数值高于农村,城镇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更为合理;虚拟水消费结构多样性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居民消费结构逐渐转向多元化;社会水资源稀缺指数不高,水资源利用还有较大空间,利用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试验针对存在的氟污染饮用水问题,将天然沸石用NaOH和Al2(SO4)3溶液改性制成除氟材料.静态试验研究表明:改性沸石除氟吸附反应快,其最佳pH值范围为5~9,而且对氟离子具有较好的离子选择性能.通过动态试验研究发现,降低进水流量和原水浓度可以增大滤层的吸附容量.两种再生方式对比试验表明:用Al2(SO4)3溶液再生效果优于用NaOH和Al2(SO4)3溶液联合再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标准中电导率、氯化物、pH、高锰酸钾消耗量等指标的标准值的测定方法提出了不同看法,并建议了更为有效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Abstract: The sufficiency and usefulness of Effective Efficiency (EE) as a water resources index is shown through conceptual formulation of a generalized E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wo EE models are proposed: one is based on water quantity and the other on quantity and quality,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considering water reuse (recycling) in both. These models were developed for two scales: the first is called Project EE and the second Basin EE. The latter gives the influence of the project on the water resources systems of the basin while the former does not make such connection to the whole basin. Such considerations give proper signals as to the adequacy of any intervention to increase efficiency. A crucial distinction is made between depletion and diversion water savings. Classical Efficiency (CE) model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various EE models. CE results in values that are less than EE because of not considering water reuse and water quality in its calculation. Some authors, pointing to these problems – particularly the first problem – have advocated the use of hydrological “fractions” instead of efficiency concepts. This paper defends the use of a proper efficiency model such as EE and suggests putting an end to the use of the CE indicators. To test the models, they are applied to five cases of irrigation and city water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gypt.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demonstrates all the points mentioned above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 EE models to adequately describe the water resources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at a location. 相似文献
18.
贫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系统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与技术,将水资源开发利用置于一个复杂时变的社会经济系统中进行模拟与分析的方法,以反映所研究地区未来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变化趋势,为制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