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综合类◇《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其含义是什么?答:《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主要指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调查处理制度。答:根据原劳动部办公厅劳动部劳部办发[1994]289号通知,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是指关于消除、限制或预防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保障设备、生产正常运行而制定的统一规定。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分三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哪些安全教育?答:安全教育可…  相似文献   

2.
劳动部颁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1995年11月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以下简称安全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3.
崔国璋 《安全》1996,17(6):31-34,24
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崔国璋(中国工运学院)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出发点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立足点是预防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因而,我国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方针,...  相似文献   

4.
劳动部举办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培训班为了贯彻《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管理办法》。提高劳动安全监察人员的素质和监察工作质量,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与锅炉压力容器监察局于1996年10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香山举办了第一期全国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培训班。全国有24个...  相似文献   

5.
(劳动部1995年11月8日颁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以下简称安全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第三条企业必须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倡导安全文化,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第四条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全国企业安全教育工作实施综合管理,并行使监察职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安全教育工作实施综合…  相似文献   

6.
从阐述我国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方面的问题入手,提出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必须由企业推向社会。还探讨了劳动安全卫生教育推向社会的意义、作用以及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形势及对策经贸委安全生产局闪淳昌人类历史正面临着21世纪的到来,党的十五大为我们指明了光明前景,全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充满着挑战和机遇。正确认识全国劳动安全卫生形势,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对策,坚定信心,做好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经过广泛征集图稿和多次筛选,最近,劳动部已确定并正式启用劳动安全卫生标志(图案见封2)。 劳动安全卫生标志以代表劳动安全卫生的绿色十字为中心,用变形的齿轮和橄榄叶构成一个圆形图案。左侧的变形齿轮象征着劳动、长城和中国;右侧的橄榄叶象征着和平、美满和幸福。整个图案意在提醒人们:要时刻注意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促进我国“四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劳动安全卫生标志适用于会徽、旗帜、车辆、胸章、臂章、图书、报刊、资料等。劳动部颁发劳动安全卫生标志…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应重视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与锅炉压力容器监察局副局长蒋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提出新的课题。有关人士无不为安全工作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感到忧虑。今年1~8月,全国职工伤亡事故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上升11.9%。因此,扭...  相似文献   

10.
(一)日本有中央至地方的、健全的劳动行政管理体系,即中央及地方的劳动基准局的基准监督署,全国有3300名国家任命的劳动基准检察官,他们都是通晓劳动法律、专业、特种法规和劳动安全卫生的专家,负责对全国企业的劳动基准执法监督,权威极大。(二)日本有全国性及产业性的防灾团体及安全卫生团体,对全国企业安全卫生防灾工作实行有力的监督和指导。这些组织具有常设性和半官方性质,对企业执行劳动安全卫生防灾法律、法挽起到极为重要的监督指导作用,比我国的劳动保护科学学术性群众团体所起的作用更大些。(三)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的…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劳动安全卫生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总方针和基础,其基本观点是:1)劳动安全卫生政策是一项国家的基本政策,应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协调一致;2)政策的核心是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这一基本权益;3)劳动安全卫生政策应适应市场经济、但不能由市场进行调节;4)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发展目标是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安全健康的劳动者;5)国家社会、经济和技术现状是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政策的基础;6)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是国家的责任,企业的义务和劳动者的基本权益;7)工人、企业与政府三方协调一致行动是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政策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日本国家安全卫生管理为内阁劳动大臣负责制。劳动大臣是主管劳动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全国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 政府内阁劳动省的劳动基准局,主要管理劳动安全卫生事宜。劳动省还附设有产业安全研究会、产业医学综合研究所、劳动研修所以及劳动基准审议会等研修组织。 劳动基准局下设安全卫生部和工资工时部,业务范围包括工资、劳动时间、休息制度、产业安全(不包括矿山安全)、劳动卫生(不包括矿山通风和事故救护)、事故补偿、事故保险,劳动福利,以及掌管有关劳动基准、产业安全卫生、劳动者福利、劳动保险等法令。除此之外,劳动基…  相似文献   

13.
港口建设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许义(交通部人事劳动司,北京100736)孙国庆(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8)1概述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建设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原劳动...  相似文献   

14.
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我国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的不断改善。日本的劳动安全卫生监管采用了超前管理和过程管理方式,政府监管部门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政府计划指导,劳动灾害防止团体和产业协会提供技术服务,企业承担劳动安全卫生主体责任,使劳动安全卫生政策、计划得到有效的执行和不断的修正。经多年的实践和积累,日本劳动安全卫生的重点已从灾害预防控制,向劳动工作紧张焦虑预防控制、创造舒适劳动环境转移,整个劳动安全卫生监管模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该文借鉴日本劳动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体制四十多年的经验,提出我国职业卫生监管应该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全民的劳动安全卫生意识。要充分研究和利用第三方技术服务组织,规范第三方技术服务,承担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的事务性工作。  相似文献   

15.
劳动部确定1995年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要点本刊讯劳动部确定的《1995年劳动工作要点》,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提出如下具体要求:各级领导特别是企业法人要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安全监察机构建设,充实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做好重点行业的事故预防和隐患...  相似文献   

16.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建设项目(工程)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劳动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新建、...  相似文献   

17.
劳动部确定1995年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要点(本刊讯)劳动部日前制定《1995年劳动工作要点》,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提出如下具体要求:抓紧各级领导特别是企业法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安全监察机构建设,充实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做好重点行业的事故预防和...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法制局对劳动安全卫生立法的新意见本刊讯最近劳动部同国务院法制局就劳动安全卫生立法问题进行协调时取得一致意见,为了避免立法的重复和搞成部门法,原打算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将与(劳动安全卫生条例》、《劳动保护法》、《职业病防治条例》均成为将出台的《劳...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为进一步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制管理,最近,山东省劳动局、财政局颁发了《山东省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暂行管理办法处罚细则》。 细则规定,在建设项目中凡是出现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没有做到“三同时”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将有毒有害产品生产或加工项目外包、扩散给其它单位或个人的;削减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或技术措施的;挪用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措投资等情况的,均由劳动部门责令其立即整改,并视情节轻重和危害程度,对责任单位处以一定比例的罚款。罚款金额上缴同级财政国库。山…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实际工作中民工劳动安全卫生管理难、乱,如未坚持上岗三级安全教育,危险作业不安全现象,在实践上探索中提出四级系统的安全教育,实行临时作业与危险作业审批制度、民工个人防护用品交押金办法、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纳入本单位正常的安全范围等行之有效的对策,并提出劳动部门应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察,从而强化民工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