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单力 《环境》2006,(1):56-57
“环保传播”是王莉丽喜爱的词汇。在她看来,这个区别于“环境宣传”的命名,代表着环境文化的反思与建构。这就有了《绿媒体》,有了她的关于“环保传播”,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话题,有了本刊对其绿色理想的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说起我和《环境》的情缘,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那是1969年4月,我被贬到,连山县上草“五七”干校,每周都要上山倒树砍柴。连树龄103年的大树也不能幸免。后来我请教过一些农林业专家,才知道当年在连山干了一件破坏生态环境的大蠢事。适逢省里成立《环境》杂志社,五十年代的老领导金阳同志邀我参加,我便毫不犹豫地到了杂志社工作,以便后半辈子能做点福荫子孙的好事。  相似文献   

3.
绿色畅想曲     
绿色极美——正如陆蠡先生写的《囚绿记》。那是日本兵占了北平后,作者极痛苦,恰好屋外的长青藤伸进屋来,于是极兴奋地把它“关”进屋里,并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安慰。是的,当时日寇横行,满目萧条,能安慰他的也只有这“绿友”了。但长青藤热爱阳光,尽管被关了起来,却极力朝着有阳光的方向长,这热切的追求使作者感动,也就又把它放了……  相似文献   

4.
《环境》2005,(6):11
《环境》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订阅四重奖”和“‘广东核电杯’读者有奖知识问答”的抽奖结果出炉在即,欢迎广大读者参与。只要您是《环境》读者俱乐部会员,就有机会获得我  相似文献   

5.
南粤环保     
《环境》2009,(3):43-44
以《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为纲,以“广东省绿色学校”新标准为依据的《广东省创建绿色学校环境教育系列读本》即将推出。该读本由省创绿办组织编写,以创建绿色学校、深化环境教育、培育环保新人为立足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广大环保工作者学习外语提供方便,本刊自本期起,将连续刊登《日、英、汉环境资源词汇》,本词汇根据《和英环境资源用语集》(日本“公害对策同友会”编著、日本环境厅长宫办公室国际科监修)编译,由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吳景学和冶金部环保所韩德升同志担任翻译及校对工作。连载后再汇编成冊。  相似文献   

7.
《上海环境科学》杂志编辑部: 作为方柏容教授朋友的我,读了他在你刊10卷4期上发表的“力争环境外援,但不妄自菲薄,坚持自力更生,但不固步自封”的文章后,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我感到方教授是一个有良知的和热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知识分子。他说出了我国广大环境科学工作者以及我们气象学领域(也可能包括其他领域)知识分子的心里话。我国对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是众所周知的,已为世人所公认。美国《环境科学和技术》上刊登的“对中国环境应该援助吗?”一文,全盘否定我国环境科学成就的看法和观点,实在令人遗憾。真像方教授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样,该文作者如不是存有偏见的话,则也是对中国10多年来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过于忽视。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基层环保工作者。《环境导报》确实实用,可读性强,适用范围广,贴近公众。我每一期都认真阅读,贵刊贴近生活,有利于提高政策水平,有利于提高工作能力。在《环境导报》2003年全新改版、提速跨入半月刊的前夕,我看了贵刊的栏目内容,栏目面更加宽广、内容更加丰富、栏目更加精彩,适应广大公众。我相信,贵刊不但拥有原来的老读者,将会有更多的新读者。  相似文献   

9.
简讯     
2005年“安全、健康和环境经验交流会”论文征集通知陈同海同志在今年年初安全工作会上提出了“完善制度、练好功夫、打好基础、落实问责”的总要求,要求各企业注重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好基础工作。为介绍各企业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推广各个企业在安全生产隐患治理、事故预防等方面采取的技术措施,《安全、健康和环境》编辑部按照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的指示,拟于2005年9月中下旬组织召开“安全、健康和环境经验技术交流会暨《安全、健康和环境》刊物发行会”。会议交流的主题包括: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学校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教师、学生应该是保护环境的宣传员,对师生实施环境教育,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希望《环境导报》组稿时重视学校这一块的环境教育宣传。编辑同志:现阶段,基层环保工作正由监督管理向依法行政发展,由重点进行工业监督向“二、三产业”同步监管发展。希望《环境导报》能满足基层环保工作者的需求,增加行政处罚案例分析方面的信息量,加大“三产”依法行政的报道力度,交流各地经验。让基层环保工作者能从中得到借鉴,更好地服务于…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决定在中国北京举行1993年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为了配合这次纪念活动,国家环境保护局宣教司同本刊联合主办了这次“世界环境日”专辑。在专辑中我们刊登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送来的有关文章和资料,主要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的《前言》、《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关于那些帐目……,对进步的假象进行改革》、《生存与破坏——难民营见闻实录》、《……贫乏的水源贫穷的人民贫乏的水源……》、《没有选择吗?那也就没有森林》、《人与动物相遇之际》、《贫困与沙漠化——能否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环境书评》等。本期我们还刊载了国家环保局曲格平局长、王扬祖副局长及有关同志关于持续发展、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搞好环境监测工作、清洁生产方面的有关文章。使广大读者和环保工作者更好地了解世界环境和中国环境动态,提高环境意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弘扬企业安全文化,配合集团公司“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展示中国石化企业基层职工安全工作的精神风貌。《安全、健康和环境》编辑部拟组织举行“我要安全”主题摄影比赛活动。比赛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为何立法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劲 《世界环境》2008,(3):76-78
3月底,国务院法制办网站公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征求公众的广泛意见,此举引起了许多法律和环保领域人士的关心。为此,绿家园环境记者沙龙邀请该条例的主要起草者之一,北京大学法学院汪劲教授来到4月环境记者沙龙演讲。以下是我刊对汪教授演讲内容的整理文章。  相似文献   

14.
4月7日至9日,《上海环境科学》杂志社在上海召开了第四次外地通讯员会议。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兼杂志社社长陆福宽同志出席了会议。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兼副主编戴流芳同志主持了会议,并介绍了杂志社近三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与会通讯员对《上海环境科学》三年来所取得的可喜进步给予了较高评价。他们认为《上海环境科学》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宣传党和国家的环保政策、方针和法规,介绍环境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题材及热点,报道国内外环保信息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本杂志,不仅在上海,而且在全国都有重要影响,已受到作者和读者广泛的好评与欢迎。主要栏目的稿件刊用率已达到2.9:1,这在编辑学要求上也达到  相似文献   

15.
魏正明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0):636-636
由彼得·休伯所著的《硬绿:从环境主义者手中拯救环境——保守主义宣言》一书是一本集中代表美国政治保守派的环境保护观点的著作,而保护主义是美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主流理论。作者反对环境主义那些显得深奥无比的预测模型。他认为,惟一的稀缺是绿色的稀缺,是人类未触动的森林、荒野、湿地的稀缺。人类应该将更多的土地退还给自然。为了实现其绿色目标,作者提出第二个命题:“富裕是绿色的,而贫困不是。”作者坚定地主张让自由市场发挥最大作  相似文献   

16.
为弘扬企业安全文化,配合集团公司“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展示中国石化企业基层职工安全工作的精神风貌,《安全、健康和环境》编辑部拟组织举行“我要安全”主题摄影比赛活动。比赛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弘扬企业安全文化,配合集团公司“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展示中国石化企业基层职工安全工作的精神风貌,《安全、健康和环境》编辑部拟组织举行“我要安全”主题摄影比赛活动。比赛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8.
好消息     
《环境》2015,(2)
环保信用要变“绿”快找宣教来助力
  本刊讯:近日,据省环境保护厅介绍,今年开始按照国家最新颁布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来实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企业必须在所有评价指标满分的基础上,自愿开展九项附加活动中的至少两项,才能获得“环保诚信企业”(绿牌),而其中社会较关注的是第七项“主动举办或积极参与环保知识宣传等环保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19.
“小园”勤耕硕果丰卷首语牛年,《山东环境》这块绿色小园,在编辑部全体同志的辛勤耕耘下,以其特有的芬芳,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播种绿色,增强全民环境意识,是“小园”耕作的目的。为此,今年《山东环境》坚持为环境管理和环境科研服务的办刊宗旨,紧紧围绕全省环...  相似文献   

20.
会议体现了环境保护的国策地位第二次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为总结1985年第一次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以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成就、经验,部署“八五”期间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经国务院批准并受国务院环委会委托,由国家环保局与建设部于1991年8月15日至19日在吉林市召开的。会议由建设部部长侯捷同志主持;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同志在会上作了《深入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