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河南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黄河下游地区重要的湿地之一,本文针对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鸟类资源进行了叙述,对保护区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存在的湿地退化,土地管理权滞后,人为破坏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若干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黎南华 《环境》1998,(12):31-31
流水咆哮,巨浪排空,面对今年夏季的特大洪水,人们在思考,怎样才能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该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动态评估了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2000年和2005年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持功能价值分别为25024万元和25112万元,2005年较2000年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基于定量化、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和水鸟多样性的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对2004—2013年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随着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组建以及对周边社区放牧和芦苇收割等管控力度的加强,近10 a来湿地保护效果良好,具体表现在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动态度指数为-0.178%),成片分布趋势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增加53.44%),破碎化程度降低;此外,保护区内水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增加较为明显,分别增加83.53%和88.50%;物种丰富度和濒危水鸟数量也呈缓慢增加趋势. 构建的湿地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保护区对湿地的管护效果,建议保护区管理局进一步加强气候因素、水鸟生境质量以及辉河上游湿地的监测工作,并依据当地气候变化情况适当补水.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阐述浙江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2008年浙江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工作,对浙江省的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在管理机构配置、规章制度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保护对象变化动态、资源本底调查与监测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在管理人员编制、运行经费保障、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功能区划等方面存在不足。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振基  林鹏 《福建环境》1995,12(3):11-12
概述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特点,表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的垂直带谱,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被,稀有的植被类型,具有天然植物园与动物世界之称,以模型标本产地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活动也开始向自然保护区延伸,这就必然导致各种破坏自然保护区的现象不断出现.因此,加强自然保护区依法严格的科学管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国外自然保护区的立法与管理体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简要介绍这些国家的自然保护区立法、管理体制及主要管理制度方面的情况;并通过比较分析,剖析国外自然保护区立法等方面的共同性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
浅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具有良好的条件。在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应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依法进行,开发前要做全面的生态旅游规划,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建设前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盲目地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对当地的官员、群众、旅游管理人员及游客等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真正做到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色,分析了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保护区开发旅游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和建议,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色,分析了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保护区开发旅游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和建议,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纳板河流域国家级保护区基本情况和社区经济现状及区域经济的特点,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建设的目标,提出了社区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德合作项目LILAC(生命景观中国),纳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局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及上海同济大学合作并于2010年3月和7月开展了两次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调研工作——“土地利用和水”子项目.项目的目的是研究保护区内种植橡胶及经济作物对水资源的影响。本文通过此次调研获得的数据,对纳板河水资源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5.
扎龙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79年,是黑龙江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重要湿地,也是丹顶鹤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重要的繁殖栖息地;滨州铁路于1903年建成,铁路在保护区范围纵向24.4 km,横向线位离保护区北边界59 km,南边界28 km,由于铁路两侧地形和铁路分割等特点,多年来探索铁路运营与湿地保护协调发展,本次对铁路两侧保护区范围内典型植被进行了实地调查,为扎龙湿地保护区管理和规划以及铁路环境保护现状管理和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2006年秋季对北大港湿地进行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调查,并结合对湿地核心区-北大港水库进行的鸟类、鱼类、植被状况、空气、水质、土壤状况等调查,采用张峥等人提出的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稳定性和人类威胁等6项指标组成的湿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北大港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北大港湿地生态环境评分值R为67.7分,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一般水平,生态环境面临着一定的威胁。因此,今后要加大对北大港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昆明市7个自然保护区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体制不顺、基础工作薄弱、经费不足和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等问题。应加强立法、建立条块相互协调的管理机制,建立保护区经济补偿机制,加强规划,增加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以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取走访村民、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标本、拍摄实物、专家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初步调查清楚了纳板河保护区现有野生药用植物173科、457属、584种,在对这些野生药用植物的多样性、药用部位、使用方法、功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该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于2006年-2007年分春、夏、秋、冬4次对辽宁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分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区系成分复杂,有5个植被型组,包含有东亚-北美成分、北温带成分、温带亚洲成分、旧大陆温带成分等多个分布区类型,根据上述复杂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老秃顶子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庆市共有14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469.0249平方千米.通过调查大庆市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分布情况,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即保护区级别低,区域分布不平衡;投资力度小,管理体制不完善;科技力量薄弱,研究工作滞后等,为此提出要加强大庆市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就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统一组织协调,明确管理体制、设置管理机构,多元筹划资金、争取优惠政策,开展科学研究、增加科技含量,开发生态旅游、促进可持续发展等七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