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燃煤飞灰制备脱硫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飞灰和石灰为原料,经消化制得不同消化时间、消化温度和原料配比的脱硫剂,对实验样品进行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等表面特性测定,并在固定床上进行脱硫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合理的孔径分布利于脱硫反应,实验制得最佳脱硫剂的比表面积是54.953m2/g。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催化氧化烟气中SO_2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有针对性地寻找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炭系脱硫剂 ,以活性炭为研究对象 ,较深入地研究了影响其脱硫性能的因素。通过对活性炭脱除烟气中SO2 的实验研究 ,得出了活性炭脱硫效果的关键是活性炭的催化活性 ,在催化活性一定的条件下 ,O2 浓度、水蒸汽浓度、炭床层温度等影响脱硫效率的结果。并由此得出寻找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炭系脱硫剂 ,是保证脱硫效率 ,使炭系脱硫剂得以推广应用的关键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使用燃煤中添加以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的脱硫剂的方法实现高效脱硫,具有燃烧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宽、氮氧化物排放量低、易实现炉内高效脱硫等特点,近年来一直被热电行业广泛运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温较低,一般在850℃~950℃之间,便于采用脱硫剂脱硫。常用脱硫剂一般以石灰石为主要原料,采用在锅炉内直接与燃煤燃烧接触,达到燃烧中脱硫,而钙硫比的高低对炉内脱硫效果影响较大。以实际范例研究了通过物料衡算方法进行脱硫效率实验来选择脱硫剂及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磁性氧化铁红作为脱硫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氧化铁烟气脱硫试验,研究氧化铁烟气脱硫的反应特性,并对脱硫机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铁脱硫反应最佳温度范围为400~420℃,硫容可达43.9%~46.1%;进口烟气中SO2的浓度越高,脱硫剂越容易穿透,穿透时间越短,脱硫效果越差;再生温度越高,脱硫剂再生率越高,再生所用的时间越短,再生效果越好;氧化铁脱硫剂再生后,脱硫反应活性下降;脱硫反应前、后和再生反应前、后的脱硫剂XRD图谱均发生变化,氧化铁的脱硫产物为硫酸铁,硫酸铁的高温再生产物为氧化铁。  相似文献   

5.
袁翀  庞旭  薛勇 《环境科技》2007,20(2):27-30
采用我校自主设计研制的水浴脱硫设备,以石灰石为脱硫剂,通过模拟烟气净化冷态模型试验研究了甲酸,乙酸,已二酸,草酸作为有机添加剂对湿法烟气脱硫的影响,并讨论了其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有机酸添加剂能减缓脱硫液pH值的降低过程,能在较低的pH值时得到较高的脱硫率.实验结果为有机添加剂在湿法脱硫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液相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_2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含表面活性剂的Mn2 + 溶液液相催化氧化的脱硫机理 ,研究了液相催化氧化脱硫剂溶液浓度、循环使用、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并介绍其应用结果。实验和应用得出 :含表面活性剂的液相催化氧化脱硫剂的浓度在 0 .0 5 %~ 2 %范围时 ,脱硫效率达83 .6 %~ 94.5 %等结论  相似文献   

7.
运行参数对半干法烟气脱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选用富阳石灰作为实验研究脱硫剂。研究了运行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 :对系统脱硫效率影响最显著的参数是脱硫塔出口趋近绝热饱和温度 ,其次为钙硫比。脱硫塔入口烟气SO2 浓度、烟气量、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对烟气脱硫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磷矿与石灰双循环脱硫的工艺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磷矿、石灰2种脱硫剂在同一吸收塔中完成2次循环4次吸收的过程.吸收塔的下部为第1级循环,采用环栅式喷射鼓泡塔,以磷矿为脱硫剂,磷矿吸收SO2后加适量浓硫酸制成磷肥,以减少烟气脱硫除尘的运行成本.吸收塔上部为第2级循环,在传统的喷淋和浮阀板技术上进行了改进,以石灰为脱硫剂,以解决第1级循环中因磷矿所含脱硫成分少于石灰而导致的脱硫效率较低的问题,保证了较高脱硫效率.结果表明,塔的压降、脱硫剂的pH值是影响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在第1级循环中磷矿浆液pH值在4.5~3.5时,脱硫效率趋于稳定;通过调整石灰水的pH值可使整个工艺脱硫效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9.
对增湿脱硫实验装置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依据流体动力学原理建立气液固三相耦合模型:即质量、动量、能量和湍动能耗散输运方程,在构造脱硫装置的网格模型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借助流体软模拟计算了反应器内的脱硫过程,考虑脱硫剂加入量、反应温度、烟气流量工艺因素的影响时该活性脱硫剂的脱硫性能,将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误差较低,表明本模型及其参数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移动床复合金属氧化物烟气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新型DSI型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研究其在移动床反应器中的脱硫行为,采用正交法设计实验,考察了诸因素对脱硫过程的影响,并优化了工艺条件,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在移动床中实现脱硫剂的再生,得到浓度为4%的硫氧化物再生气,并可回收利用制备浓硫酸,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烟气脱硫的移动床反应器数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反应器的设计,为工业放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煤粉炉内喷射吸收剂脱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小型热态煤粉炉煤燃烧试验装置上,进行了炉内直接喷射吸收剂脱硫和二段燃烧降低NOx研究。试验显示脱硫效率与脱硫剂种类、喷入量和喷入位置有关,二段燃烧可降低NOx排放。以石灰石、白云石和消石灰比较,消石灰脱硫效果最佳;以CaCO3为脱硫剂,当Ca/S为4时,脱硫效率为80%;当喷入温度为1050℃,脱硫效果最好。合理的二段燃烧有利于降低NOx排放,但对SO2排放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工业规模装置上对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了,主要考察了Na OH和Ca(OH)2浓度、烟气含尘量、钙硫比(脱硫剂中钙的摩尔数与煤中硫的摩尔数之比)、液气比(脱硫剂流量L与烟气流量G之比)、烟气温度、烟气与脱硫剂接触时间以及加氧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脱硫率随Na OH浓度在5%~30%范围内的增加逐渐增加,Na OH浓度高于30%对脱硫率影响不大,Ca(OH)2浓度为10%~12%时脱硫率最高;烟气含尘量由1 600 mg/m3降低到400 mg/m3,脱硫率从95%线性降低到84%;钙硫比为1.1时脱硫效果最好;脱硫率随液气比的增加逐渐升高,当液气比高于15.5 L/m3,脱硫率变化不大;较低的烟气进口温度利于SO2的吸收,脱硫率越高;烟气与脱硫剂接触时间越长,脱硫率越高;氧气的通入将亚硫酸盐氧化为硫酸盐,提高了脱硫率,同时可避免结垢。  相似文献   

13.
人工钙基脱硫剂活性和温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脱硫剂的活性和温度特性是影响沸腾炉煤燃烧脱硫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实验表明,以石灰石为有效成分的人工钙基脱硫剂的反应活性是石灰石的2—3倍,且在800℃—1100℃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这一水平.本文以石灰石和两种人工脱硫剂试样(含固硫渣和不含固硫渣)为研究对象,应用管式反应炉、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压汞仪等对样品进行了一系列宏观与微观的对比实验,探讨了人工脱硫剂的活性和温度特性.结果表明,在人工脱硫剂成型过程中人为形成的大孔分布改善了反应气体的扩散,从而提高了它的反应活性。而且大孔和固硫渣的共同作用还削弱了晶粒膨胀和烧结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其最佳脱硫温度较石灰石向高温区移动了近200℃.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最佳温度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不同地方的垃圾焚烧飞灰来制备高温炉内的脱硫剂,并利用热天平来研究飞灰脱硫剂(FA-脱硫剂)的固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A-脱硫剂的孔隙分布在2000nm左右,并且比生石灰具有更好的固硫能力.添加石膏后的FA-脱硫剂,其机械强度大大提高,但孔径结构变小,脱硫率也有所下降.添加10%(质量分数)水玻璃的FA-脱硫剂的机械强度相当于生石灰,脱硫效果更明显,比没有添加水玻璃时效果更好,孔径结构基本不变.这是由于水玻璃中的钠跟二氧化硫反应生成钠硫酸盐.  相似文献   

15.
以磷矿浆为脱硫剂进行烟气脱硫研究,比较了自主创新研制的中试规模环栅式喷射鼓泡塔与工业规模的日本千代田CT-121脱硫鼓泡塔的性能。结果表明:塔压降和脱硫剂的pH值是影响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鼓泡塔采用三塔串联,控制磷矿浆pH值为3.5~4.2、操作压力为7 000~7 800 Pa时,脱硫效率维持在95%左右。环栅式喷射鼓泡塔维持单塔压降约在3 000 Pa左右,磷矿浆pH值在3.7~4.3时脱硫效率可达67%。环栅式喷射鼓泡脱硫工艺以磷矿为脱硫剂,脱硫除尘效果好,系统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能资源化利用废渣,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脱硫除尘技术。  相似文献   

16.
碱渣用于模拟烟气湿式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脱硫率和脱硫饱和时间两个方面,对碱渣与电石渣的混合脱硫剂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添加有机酸的方法提高混合脱硫剂的脱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碱渣粒度对脱硫率有一定的影响,碱渣粒度<60μm为宜;碱渣与电石渣配比为1∶1时,脱硫率接近纯氢氧化钙的脱硫能力;添加有机酸不仅能提高吸收浆液的脱硫能力,而且有缓冲浆液pH值的作用,二元有机酸的影响比一元酸的影响更为显著;添加了有机酸的吸收浆液的pH值可控制在4.5~5.0左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循环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在某热电厂130t/h机组上的应用,分析了H2O2对循环半干法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循环半干法烟气脱硫,在脱硫剂中添加少量的氧化性物质H2O2,控制H2O2水溶液浓度为1%左右增湿脱硫剂,在合适的运行条件下.当Ca/S(mol/m01)=1.1左右时,可以达到90%以上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8.
分别研究了将锅炉软水站排放的含有大量钙、镁和氯离子的再生废水用作脱硫剂和脱硫剂的添加剂。研究表明,再生废水虽然含有大量的钙、镁,但直接用作脱硫剂,其脱硫能力很低;再生废水用作石灰脱硫剂的添加剂,适量载附于石灰吸着剂上时,因吸着剂吸湿性增加,有利于在吸着剂表面形成水膜,并且吸着剂的孔容积增大、孔形及孔径大小等特性也更利于SO2扩散到吸着剂的孔内,从而促进CaO与SO2的反应,最终提高石灰吸着剂脱硫效率及CaO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添加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双搅拌釜,作石灰石浆液脱硫的实验,测定添加剂强化前后石灰石浆液脱硫过程中气液两相传质系数的变化,对比气液两相传质系数的大小。并结合国内外脱硫技术现状,提出了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以硫酸镁、硫酸钠、腐残酸钠为添加剂,应用双搅拌釜为主设备的湿法脱硫方法,对添加剂的脱硫机理进行了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简易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开发研究低投资,低成本的脱硫方法,在研制高活性多孔脱硫剂的过程中,研究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对脱硫剂进行物化特性的表征。脱硫剂比表面积可达41m^2/g,粒径分布:0-1μm占24.1%.-10-20μm占20.1%;20-40μm占29.0%,40μm-60μm占10.3%。实验室小试,用固定床反应器模拟研究干法烟气脱硫反应过程,烟气相对湿度,脱硫剂比表面积,反应温度等为影响脱硫剂与OS2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