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3,(1):71-71
推进核安全“十二五”规划贯彻落实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宣贯大会近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核安全是核能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实现核能核技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充分认识核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深刻理解《核安全规划》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规划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扎实推进规划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
有人提到核能便会想到原子弹,想到“切尔诺贝利”,认为核能是不安全的能源;有人则认为利用核能会产生放射性核废料,认为核能属于“污染能源”。这两种认识都是对核能的误解。  相似文献   

3.
沈百鑫 《绿叶》2011,(10):75-85
日本福岛核事故,引发了德国核能退出政策。德国现在所面临的,是需要加快对可更新能源的支持由此弥补由退出核能所导致电力不足。除了保障能源供应外,还要采取节能、对能源经济的引导与调控、电网改造、促进可更新能源及气候保护资金源的保障,这一揽子的法律修订法案最近在联邦议会通过法律予以确认。德国退出核能的风险、机遇和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4.
美国佛蒙特州扬基核电站日前宣布将于2014年底关闭,许多业内分析家预测,核能在全美能源构成中的比例将减少。分析家认为,核能很难再成为主要能源——“我们有能够满足电力需求的能源,且这些能源的成本相对低廉。若说核能有竞争力,它也许有,但在实际中并不具备。在可预期的未来,核能是不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科技动态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内陆核电站是安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14日在"2014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内陆核电可以达到不低于滨海核电的安全水平,环境风险低于社会可接受水平。应加强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处置,不断提升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文化。"核电选址本无沿海和内地之分,取决于电力需求、厂址水文和环境等  相似文献   

6.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1,(12):70-70
德国推广可再生能源代替核能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德国便宣布将从2015年到2022年陆续关闭境内所有18座核电站,现已有8座核电站处于停机状态。目前核电占德国发电总量的约28%。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已经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对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提高项目提供总值1373亿美元的投资。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将成为德国新时代能源政策的两大支柱。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国务院批复《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远景目标》。3月23日,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郭承站就《规划》回答了记者提问。我国是核能核技术利用大国。现有36台运行核电机组、20台在建核电机组,在建核电机组数量世界第一。另有研究堆19座,核燃料循环设施近百座。按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十三五"末,  相似文献   

8.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11,(4):4-5
国际动态清洁能源将提供绝大部分能源世界自然基金会最近一项报告表明:到2050年,全世界绝大部分的能源需求都可以由清洁能源提供,经济又环保。到2050年,核能和极少数的化石燃料就可以满足电力、交通、工业和国内能源需求,将大大减少能源安全威胁和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这将减轻人们对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忧虑。  相似文献   

9.
龙韬 《绿叶》2010,(5):79-83
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的中国,由于缺乏长远的整体战略,各种政策手段配合不力甚至相互脱节,在能源方面遭受了重大损失。如何才能把握能源的主动权?在传统能源领域,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树立蓝色国防观,保障海外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在新兴能源领域,要争取掌控原创性的技术,大力开发新能源。这中间,把自己疆域内的能源开发好是重点,因为它最可控、最可靠。  相似文献   

10.
根据核技术的和平应用及发展,分析我国核能及核技术的应用情况,从核能发展趋势,能源结构调整、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阐述在我国加速推进核能及核技术应用的必要性,提出发展核能及核技术应用的战略设想,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绿叶》2021,(4)
正9月23—24日,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核电安全分会、中国核学会核安全分会共同主办,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全国维修规则与配置风险管理研讨会"以网络视频与现场同步的方式在青岛市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加强核电厂维修规则和配置风险管理的技术交流和创新发展,以推动完善我国风险指引型核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实施。  相似文献   

12.
胡云翔 《绿叶》2022,(7):40-43
<正>几十年来,我国核电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优质的能源,备受世界各国重视。“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13.
李然 《绿叶》2012,(11):93-99
美国对台军售、军事战略互信难以建立、突发性事件频繁干扰是影响中美军事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中美军事关系呈现军事关系从属于政治关系、交流层次在低水平徘徊、美国在双边军事关系中占据主动地位和中国在双边军事关系中灵活采取务实政策等特点。中美双方的军事透明度认知差异能否弥合、美国如何看待中国军力发展、美国能否尊重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安全关切、中美海权博弈能否打破大国海权对抗的"历史宿命",将成为未来中美安全合作机制建立过程中的关键性"看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能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述虎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3):173-175,178
分析了我国能源开发的现状,指出现行能源结构给能源开发和消费带来的三个主要问题:能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环境污染严重、现行能源战略不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现行能源结构、发展洁净煤技术、加大我国西部天然气开发的投入、发展核能和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能源形势严峻,发展核电事业势在必行。当新的一轮电力短缺出现时,人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核电。据悉,我国将启动庞大的核电发展计划。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了核电的远景规划: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600万千瓦。即核电的装机将从目前的建成和在建870万千瓦基础上,新增2730万千瓦。这个规划意味着从2004年起,中国每年将至少批准建设两个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意味着今后十多年每年都要建设一座"大亚湾核电站"。核电被全世界公认为是安全清洁的替代能源。但是,1986年4月在前苏联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蒸汽爆炸及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后,加大了公众对核电安全的担忧。我国将启动核电发展计划的消息,再度引起了公众对核电安全的关注。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核安全司李干杰司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能源需求量很大,不能单靠某一种能源来解决能源需求。中国未来能源利用的状况应该是多种能源形式并存,全方位地发展。其中,核能应该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是我国核安全规制的基本法,确立了安全保护优先的原则。其不仅涵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监督检查等传统的规制方式,还重视信息披露、核安全文化建设等现代治理手段。该法的实施不仅需要处理核安全标准制定、监管主体职责划分、核安全责任适用等重要课题,还面临着完善核赔偿责任、约束核规制裁量以及协调与《原子能法》之间的关系等挑战。立法机关对相关事项的纲  相似文献   

18.
能源需求的高增长和化石能源的高占比导致了日益严峻的环境退化问题.均衡状态下,用于环境治理的资本投入实质上是对储蓄的一种扣除,这会降低生产性资本总量的积累速度,导致经济增长潜力下滑.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能源转型与真实储蓄量的DSGE模型,结合最新相关文献和中国经济数据校准模型,模拟研究了能源转型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影响以及相关政策效应.结论表明:能源转型发挥出一种"刹车"效应,将逐渐减缓经济增长潜力的下滑趋势;能源转型的持续推进,有望在2030年左右逆转其趋势;能源转型相关政策会改变"刹车"期的时长和弱化经济潜力的下滑程度.政策启示方面,能源转型是扭转经济增长潜力下滑趋势的有效手段,政府可通过政策"组合拳"的方式来干预能源转型过程,将有助于缩短"刹车"期和相对增强经济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提起60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尤其是亚洲地区的人民,至今对广岛原子弹爆炸记忆犹新。那颗绰号“小男孩”的原子弹,不仅结束了二战,也让人们第一次认识了核能的力量。时代的变迁使得战争成为了昨日的创伤,原子弹留给人们的梦魇却依然没有消退,至今,谈核色变者依然比比皆是。实际上,核能不仅能够应用于战争,更能够以能源的形式为人类造福。在因能源短缺而对经济发展制约日趋严重的今天,核能以其清洁、高效而被誉勾“和谐能源”,成为倍受瞩目的新能源。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上,大力发展水能;在产业上,大力发展风能;在技术上,大力发展太阳能。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以核电为必要补充,可再生能源比核能的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