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四海龙湾玛珥湖年纹层的研究方法及初步成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位于东北龙岗火山区的四海龙湾玛珥湖沉积物保存有清晰的年纹层,为进行高精度的纹层年代学研究和高分辨率的古气候重建提供了良好的材料。本文对四海龙湾玛珥湖岩芯钻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详细描述了进行纹层研究的岩相学大薄片的制备过程,并对这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失误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四海龙湾玛珥湖年纹层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已经取得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对维尼纶废水进行处理,可实现达标排放。在自制的电催化氧化装置中进行了电极电催化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负载中间层+活性层的电极处理效果优于只负载中间层或活性层的电极;电极最佳负载成分为:Sn/Sb摩尔比为1;活性层Ru摩尔百分比为35%;中间层负载量为0.5g,即负载12次;活性层负载量为0.48g,即负载15次。  相似文献   

3.
2015年1月下旬北京市大气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地面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2015年1月下旬北京市两次PM2.5污染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第1次过程中PM2.5浓度经过3个抬升阶段达到峰值,过程前期区域传输的作用明显,随后区域传输和本地污染积累、化学反应共同加重了污染的程度;3个浓度抬升阶段中均出现过PM2.5浓度“跃升式”增长,且污染水平越重,浓度跃升的幅度越大。第2次过程是一次典型的静风、高湿度下的PM2.5持续性增长过程,主要是本地污染物积累和发生化学反应二次生成导致的。大气氧化性分析和SOR、NOR分析均验证了对两次污染过程特征和成因的推断。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第1次污染过程中区域传输对不同站点PM2.5的贡献率在15.2%~68.7%之间;第2次过程区域传输的贡献率在12.8%~46.3%之间。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美丽天津·一号工程"领导小组第九次全体会议暨指挥部第十二次会议在津南区召开。会上,天津市委副书记王东峰同志充分肯定了今年上半年"四清一绿"行动和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并就进一步做好下半年工作提出了要求。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等几家单位就上半年工作取得的成效作了典型发言。今年以来,市工信委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统  相似文献   

5.
保守性离子在包气带层状土中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溶质在多层层状包气带土中运移规律,选取5种颗粒配比不同的土样填装成由粗及细和由细及粗两分层顺序相反的土柱,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保守性Br-在两种不同结构层状土中基本运移规律。研究得出:当土体表层遭受浓度为200 g/L Na Br一次性污染,在15 mm/12 h降雨强度下,Br-在第1、2层土体浓度经历快速上升段、峰值段、下降段3个阶段变化,第3、4、5层土体浓度经历上升段、平稳下降段。试验结束时,Br-在由粗及细的土柱中分布较均匀,在由细及粗的土柱中集中在表层;溶质穿透整个土柱的时间,由粗及细结构比由细及粗结构提前96 h。结果表明,在截污性能和延缓溶质向地下水补给方面,由细及粗结构均要优于由粗及细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第二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第五次会议,即本届国合会最后一次会议于2001年10月13-15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也是国合会的第十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国合会,特别是工作组和课题组10年来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金山湖底泥重金属稳定化处理效果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氧化钙和过氧化钙及二者混合物对底泥中的重金属进行稳定化试验,研究了稳定化后底泥中重金属迁移情况,并对底泥重金属稳定化技术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酸雨淋溶试验结果表明,底泥经CaO、CaO CaO2、CaO2稳定化后, pH=2.9时, Zn迁移到第3层,其首层迁移量分别为96、97和93mg/kg,而空白试验中Zn迁移至第6层,首层迁移量为128mg/kg; pH:5.0时, Zn迁移到第3层,其首层迁移量分别为87、90和89mg/kg,而空白试验中Zn迁移至第5层,首层迁移量为112mg/kg,这说明稳定化底泥中Zn的迁移速度和首层迁移量均有降低,3种稳定化药剂能够降低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淋溶液pH值对Zn的迁移能力有影响, pH较高能够减缓Zn在土壤中的迁移速度,降低其首层迁移量; Ni和Cd的酸雨淋溶试验也可得出同样结论.重金属稳定化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经上述3种药剂稳定化处理后,底泥pH值由6.76分别上升到8.33、8.15和8.21, TOC含量分别降低5%、10.9%和13.1%; Zn、Ni和Cd的稳定态含量分别增加10.6%、1.7%和4.5%,这是导致重金属迁移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3种药剂对同一金属的稳定化作用无明显差异;从不稳定态向稳定态转化的比例来看,稳定化药剂对不稳定态金属的稳定能力次序为: Zn>Cd>Ni.  相似文献   

8.
苏联和美国的环境保护首脑上个月在华盛顿进行了会晤,对1972年以来两国在环境保护领域进行合作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回顾,同时确定了新的环境保护合作项目,这是两国之间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第十二次交流。 1990年两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大气污染物的遥测技术;湿土地带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区秋季灰霾天气特征及其水溶性离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PM2.5颗粒物质量浓度分析仪(MET ONE 1020)、气溶胶激光雷达(Sigma MPL-4B)、气溶胶在线离子分析仪(Marga1S)于2013年秋季在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6楼顶对大气细粒子(PM2.5)、大气边界层、气溶胶化学组分的进行系统的同步观测与分析,研究表明2013年11月期间,南京发生5次霾污染过程,当月PM2.5日均值浓度高达192.4μg/m3;灰霾期间,能见度较低,近地面出现消光层,大部分时间段消光值大于0.4;灰霾期间无秸秆焚烧事件,K+浓度的可能来源于土壤,SO42-、NO3-、NH4+3种离子均值占比分别为27.8%、38.1%、21.6%;此外,南京地区存在严重的二次转化,灰霾期间SOR和NOR值分别为0.388和0.276,移动源对大气污染的贡献也越来越显著,[NO3-]/[SO42-]月均值为1.28;后向轨迹推算表明,第1次、第3次、第5次灰霾期间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南京的西北方向,第2次和第4次灰霾期间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南京的西南方向。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环保局3月上旬在肇庆召开了全省各市环保局长座谈会,总结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和广东省第七次环保会议以来的工作情况,并敲定今年的工作要点。去年两会以后,全省各地抓住机遇,振奋精神,更新观念,准确定位,使环保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汤炳权副省长代表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九五”期间,全省环保将投入560亿元;省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作为环保专项资金,并随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深圳市  相似文献   

11.
轻工系统第五次全国环保工业会议于1986年12月在苏州召开。轻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环委会委员康仲伦到会并讲了话,会议交流了轻工部门“六五”期间环保工作经验;明确了“七五”期间环保工作的目标和措施。“六五”期间,轻工系统各部门在环境管理方面摸索出了一些办法,在环境科研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且绝大部分已转化为生产力。在生产中发挥了作用;在防治技术上,有的行业闯出了符合国情的路子,使一批城市的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第一部分为生物资源有效成分革取实验研究。时间是从1994年8月~1995年3月,在此期间主要进行了辣椒油树脂精制和珊瑚姜药用成分的革取研究。经过近半年的实验工作,在辣椒油树脂脱具精制、珊瑚姜药用成分提取课题中取得了突破,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和其他同事一起申请了采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珊瑚姜药用成分的国家专利。对贵州的其它富有资源也作了一些提取研究,如银杏叶中银杏黄酮的提取,目前还在作进一步的实验。参加了“中科一号”保健油的提取研究的部分资料调研和实验工作。本研究另一部分是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污水处理应…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一年。年初,省政府以陕政发〔2002〕1号文件批复了省市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提出了认真抓好“十五”期间环保工作的六条要求;1月8日省政府召开全省第七次环境保护会议,安排部署了我省“十五”期间的环保工作;六月五日,建国书记发表《在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中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的署名文章,治邦省长在纪念“六·五”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一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省第七次环境保护会议和省政府1号文件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环境质量仍然比较严峻。全省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4.
污泥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分布对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何培培  余光辉  邵立明  何品晶 《环境科学》2008,29(12):3457-3461
为研究污泥中蛋白质和多糖的组成及空间分布对污泥可脱水性的影响,采用高温(55℃)及pH 10.0和pH 5.5控制条件,进行污泥水解酸化试验;通过离心和超声波法,对污泥中蛋白质和多糖在污泥粘液层、松散附着胞外聚合物层、紧密粘附胞外聚合物层及细胞相层的分布,并对污泥脱水性能(以毛细吸水时间表征)作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污泥中蛋白质和多糖主要分布在细胞相层.在酸性条件下(pH 5.5),污泥高温水解酸化(第0~15 d)使其毛细吸水时间比原污泥稍大,而最终(第20 d)稍低;在碱性条件下(pH 10.0)的污泥水解酸化,则使污泥毛细吸水时间远大于原污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污泥脱水性能主要受粘液层的可溶性蛋白质和蛋白质/多糖影响,几乎不受污泥中的蛋白质、多糖和蛋白质/多糖及其它EPS层中的化学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18年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五年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的成绩,同时部署了2018年污染防治工作。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并指出,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建设天蓝、地绿、水清  相似文献   

16.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九次缔约国大会就27个议题展开了讨论.缔约国争端的核心集中在"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和"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等几个热点议题.最终,大会通过了34项决议,并取得一系列的进展.本文针对第九次缔约方大会的进展与趋势,提出了中国履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奇特的5层湖     
最近,科学家们在北冰洋巴伦支海的基里奇岛上,发现了一个十分奇特的湖泊———麦奇里湖。它的奇特之处在于:湖内的水自然形成5个层次分明的水层,每层都有自己的“居民”,它们互不侵犯,和平共处。这5个层次分别是:最底层:混合泥土层。由于各种生物残骸的下落,这一层中自然生成有毒的硫化氢气体,因而这一层中没有氧气。尽管如此,这里却奇迹般地“居住”着“厌氧性细菌”。由于这一层不断产生毒气,必然要波及它的上层。但是,在它的上层———第4层中生活的细菌,专门以第5层中产生的有毒气体为养料。最底层产生多少毒气,第4层就吸收多少。…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冬季3次重污染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输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RF-Chem模式模拟2015年11月27日—12月1日、12月5—14日、12月19—25日河南3次重污染过程,结合空气污染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这3次重污染过程的开始、持续和结束及污染物的输送特征.结果表明,静稳天气有利于污染的发展持续,3次重污染过程的结束均是由西路冷空气入侵造成的.第1次重污染过程平均风场上的风速均为小风或静风,从湖北到河南南部风向为偏南风;而第2和第3次重污染过程平均风场分别以偏东和偏北风为主.第2和第3次重污染过程中均存在明显的由北向南的污染物输送过程.3次重污染过程中,河南省本地排放对本省PM_(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最大,而河南省周边区域对河南PM_(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在这3次过程中不一样,第1次重污染过程,河南南部主要受偏南风影响,湖北对河南PM_(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最大,为20.7%;第2和第3次重污染过程主要受偏东风影响,安徽和江苏对河南PM_(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最大,分别为17.7%和18.5%.3次重污染过程中,安阳的主要污染输送源均不相同,分别来自河北、江苏和安徽、本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我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20.
贯彻四次环保会议精神努力实现“九五”环保目标──在全国环境保护厅局长会议上讲话解振华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是全国环保系统盼望已久的一次盛会。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各地各部门大力支持下,会议获得了圆满成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为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