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加权统计中影响因素多及加权系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在加权统计中用方差分析来判断和造反加权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事故损失统计中一些量化方法的应用,同时提出用方差分析来确定加权系数的取舍。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事故损失统计中一些量化方法的应用,同时提出用方差分析来确定加权系统的取舍。  相似文献   

4.
在对氯乙烯单体槽爆炸事故构建事故树的基础上,根据现场设备实际运行状况的统计及依据专家经验所提供的模糊信息,运用模糊事故树理论,引入L-R型模糊数,应用其尖态型隶属函数,对氯乙烯单体槽进行了模糊可靠性分析,求出了氯乙烯单体槽爆炸事故的模糊概率可能性分布;并利用结构重要度系数近似值法对其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运用对事故树底部事件进行排序分级的加权结构重要度分析法,确立了影响系统的最主要因素,为系统安全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最优加权的道路交通事故组合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各种单一灰色预测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最优加权的灰色组合预测方法。根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发展情况,建立了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相结合的组合预测模型,运用最优加权法确定了组合预测模型的权重系数。利用2001—2007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死亡人数数据,对建立的灰色组合预测模型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比单一的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已被广泛应用于烟气脱硫(FGD)工艺评价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缺点,提出灰色关联层次法进行FGD综合评价的理论,研究解决评价指标难以准确量化和统计的问题,排除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探讨了从环保性能、经济性能、技术性能和系统适应性能4个方面综合评价FGD工艺,由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8个二级评价指标构成了FGD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灰色评价模型,计算关联系数,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通过加权求和完成灰色判断,根据最大关联度原则选取最优FGD工艺.并以典型的5种FGD工艺针对A电厂进行实际计算,比较了灰色关联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过程及结论,认为灰色关联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7.
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Kappa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建立城市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利用Kappa方法统计对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的设置进行分析。Kappa统计量是比较两个或多个观测者对同一事物,或观测者对同一事物的两次或多次观测结果是否一致,以由于机遇造成的一致性和实际观测的一致性之间的差别大小作为评价基础的统计指标。Kappa统计量和加权Kappa统计量不仅可以用于无序和有序分类变量资料的一致性、重现性检验,而且能给出一个反映一致性大小的“量”值。结合专家对南方A市的城市应急能力评估,利用Kappa统计方法对指标设置的合理性以及专家评分的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专家的打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模糊性和主观影响问题,建立基于博弈-可拓理论的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模型。该模型采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体质量指标、完整性系数、体积节理数、声波纵波波速值、地下水渗水量作为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指标,运用关联函数法、熵权法和改进层次分析法单独计算各个指标的权系数,利用博弈论组合赋权确定所得3个权系数的最优组合权系数,以此计算出待评隧道围岩关于各稳定性等级的加权关联度,根据计算结果判定待评隧道围岩稳定性等级。实例计算表明:运用博弈-可拓理论评价隧道围岩稳定性等级,综合了主客观因素,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可靠,为隧道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影响岩爆发生的五项指标作为岩爆预测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大主应力、单轴抗压强度、岩石点荷载强度、岩体完整性系数和弹性变形指数。通过采用粗糙集理论确定岩爆预测影响因素的权重,利用加权灰色关联分析对某工程的岩爆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测。预测的结果与现场实际状况相吻合,说明运用该方法预测岩爆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蒙特卡洛的土壤镍污染及健康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天津市郊区115个土样以及相对应的19种蔬菜作物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土样和蔬菜作物中镍的污染含量,计算各类蔬菜的富集系数,并根据富集系数大小进行聚类分析.由聚类结果将蔬菜作物大致分为3类:富集系数最低的瓜果类;富集系数较高的叶菜类;玉米富集系数最大,独立为一类.利用Crystal Ball和Origin拟合土壤及蔬菜中镍质量浓度的分布特性,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建立土壤~作物~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借助Crystal Ball软件实现蒙特卡洛模拟.结果显示:瓜果根茎类健康危害系数为0.15,叶菜类健康危害系数为0.27,表明根茎瓜果类及叶菜类的镍含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玉米的健康危害系数较大为2.3,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风险处于不可接受水平.为降低健康风险,该区域土壤应少种玉米类富集危害系数较高的作物,改种其他富集系数较低的蔬菜作物.  相似文献   

11.
广播设施是开放性公共场所安全管理中最灵活有效的设施之一,为使其布局更有利于应急疏散,借鉴解决最大覆盖问题的方法,构建广播设施选址最优化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声音传播中声压级的衰减性质及广播设施之间的干扰现象,兼顾最大覆盖与最小干扰的平衡,并以不被覆盖的信息接收点数与受到干扰的信息接收点数的加权和最小化作为模型的优化目标。将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什刹海景区,采用遗传算法求解5种情景下的选址方案,并与现有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类型信息接收点在不同加权系数和不同广播设施数下的构成比例是不同的,优化选址方案的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应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广播设施选址方案。  相似文献   

12.
应用基于概率统计理论的可靠性设计方法,从控制超高压圆筒爆破强度在耐压试验和正常操作时最小可靠度范围的角度,对其试验压力系数和安全系数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1)超高压圆筒试验压力系数的范围可为1.08≤λ≤1.25;(2)基于可靠度分析的抗拉安全系数可取nb≥2.90.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城市火灾风险等级,针对城市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2个基本问题,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潜变量回归的评估模型,并给出无须迭代的确定性算法。该模型和算法无需事先指定风险等级评估分数的训练样本,不必事先指定指标汇总的加权系数,利用合理的配方约束,完成潜变量回归,实现城市火灾风险按地区或者按行业的等级评估,利用现成的软件计算,同样适用于其他具有类似数据结构的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陕北榆神府矿区为研究区,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非线性多元统计回归分析法分别甄选影响开采沉陷的主控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榆神府矿区,扰动系数、覆岩综合硬度、宽深比、深厚比是影响开采沉陷的主控因子。  相似文献   

15.
采用1993年、2000年和2003年庆安县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通过指数评价和加权综合评价法,分析评价庆安县绿色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并利用GIS地理统计等功能,用变异估计法及克里格插值法,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庆安县中部和西南部的环境质量最好,最适宜发展AA级绿色食品基地; 西北部和东南部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虽然是清洁、安全的,但有逐渐恶化趋势,需引起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地下岩爆灾害预测的准确性,考虑岩石的岩性,选取大理岩、花岗岩、角岩和矽卡岩进行力学和微观试验,研究具有岩爆倾向性岩石的微观机制,建立基于莫氏硬度的岩爆倾向性串并联模型。计算4种岩石的加权模式硬度。结果显示,串联加权莫氏硬度大于6.0、并联加权莫氏硬度大于0.5的岩石表现出强烈的岩爆倾向性,串联加权莫氏硬度小于4.0、并联加权莫氏硬度小于0.3的岩石表现出较弱的岩爆倾向性。试验结果表明,岩石的岩爆倾向性主要与岩石的微观结构、矿物组成和解理条件等有关,含坚硬、储能能力强的矿物的岩石有强烈岩爆倾向性。  相似文献   

17.
刘峰  叶义成  黄勇 《安全》2007,28(1):15-17
在安全事故统计中数据存在较强的时序性,且常有异常点出现,本文建立了稳健最小二乘法和加权模型,探讨了对异常点的处理,以及不同时期的数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不等同的处理方法.同时为了估计的准确性给出了在一定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本文通过事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该模型也可应用于其它关系的预测,对于非线性关系通过适当的变换使其成为线性关系再应用稳健回归法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根据城市应急避难所的功能特点,从规划设计、内部硬件设施、外部软件环境3个方面出发,选定18个评价指标,构造了城市应急避难所应急适应能力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基于模糊集值统计理论,求出了各指标的合成权重,并对其权值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利用线性加权模型得出应急适应能力评价结果.最后,以北京市某应急避难所作为实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应急避难所应急适应能力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9.
文中对2012年至2015年工业锅炉定型产品测试数据中不同容量锅炉热效率、排烟温度、过量空气系数α等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了锅炉测试热效率与锅炉容量大小、锅炉输出介质、锅炉燃烧方式及锅炉燃料的关系。把统计结果与TSG 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中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的修改建议,并对我国工业锅炉近年来的产品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郊污灌区镉、铜在小麦中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污灌农田重金属Cd、Cu在小麦中的迁移富集特征及对人类健康的安全性影响,选取北京城郊污灌区17块代表性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样地,运用BCR顺序提取法和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HR-ICP-MS)测定了土壤中Cd、Cu不同化学形态质量比和土壤及小麦根、茎、颖壳、籽粒中消解态全量.结果表明,污灌土壤中Cd、Cu质量比均值分别为0.25mg·kg-1和26.67 mg·kg-1,高于北京土壤元素背景值,已出现积累现象.小麦植株各组织中中Cd质量比从大到小为:根(210.09 μg·kg-1)、茎(100.19 μg·kg-1)、颖壳(60.71μg·kg-1)、籽粒(38.33 μg·kg-1).植株地上部分Cd质量比的加权平均值为52.62 μg·kg-1.Cu质量比从大到小为:根(9.47mg·kg-1)、籽粒(6.03mg·kg-1)、茎(3.53 mg·kg-1)、颖壳(2.94mg·kg-1).植株地上部分Cu质量比的加权平均值为5.30mg·kg-1.Cd、Cu富集系数(BCF)分别为0.38和0.27,转移系数(TI)分别为0.25和0.69.土壤中Cd酸提取态(生物有效态)比例和风险评价(RAC)值显著高于Cu.小麦Cd和Cu的有效性系数(BEC)均值分别为0.18和0.28,表明Cu向地上部分转移能力强于Cd,Cu容易被小麦籽粒吸收;小麦籽粒中Cd、Cu最大质量比分别为0.125mg·kg-1和15.48 mg·kg-1,高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值25%和50%,应对食品安全给予更多关注.从保证粮食安全性角度出发,建议选择种植有效性系数较低的作物品种(如玉米、豆类),以减少重金属向食物链的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