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萨顿-乌纳尔和非阿格顿矿区所进行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汞是花岗岩类以及砂页岩中多金属矿石的主要指示元素之一。因此,下面就原生汞晕和外生汞晕的岩石地球化学特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 勘查地球化学,或地球化学探矿,是理论地球化学原理在矿物勘探中的实际应用。采用的方法包括对各种可得到的地球物质(土壤、岩石、水、植物、空气和其他介质)的一种或多种化学组分进行系统的测量。目的是鉴别与矿物的存在有关的化学模式。 这一应用学科最近25年来已发展成整个世界范围内矿物勘探计划的标准组成部分。在石油和地热勘探以及环境评价中,它的应用也日渐增多。勘查地球化学对于政府资源估价计划,特别是在铀的潜在储量评价方面,以及对它们的工业利用所做的后续评价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 “地球化学勘探或勘查”,简单说来,就是应用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原理和资料来寻找矿床和油气藏。1979年,我对地球化学勘探的某些一般概念作了评述,随后又对截至1980年地球化学勘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归纳。本文打算对地球化学勘探的概念和方法方面可能取得的进展及新的途径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现有不同金属矿床的快速采尽,要采用根据原生或次生分散晕圈定异常带的常规的地球化学取样方法,来发现隐伏矿床的新靶区就变得愈加困难。然而,近年来用于探测隐伏贱金属矿床的一些非常规的地球化学方法(如大气取样、土壤-气体取样等)不断地得  相似文献   

5.
专门论述了利用光谱定量分析寻找和研究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方法的发展和运用。所介绍的方法可用于发现矿化和研究矿化的形成特征。利用这些方法可有助于加速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普查和勘探的速度,还可研究石油、天然气和水的勘探钻孔剖面。造岩元素和金属元素的大量测试对于储油层及其盖层的研究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正> 人们对热液成矿作用中汞行为特征的浓厚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汞是金-银矿床的特征元素有关。以前曾有人指出,汞在金、银矿床范围内可形成地球化学晕。还查明,主要是在银矿床的矿物和矿石中有Hg的聚集标志,在矿带的中心部分有低温升华Hg的富集,而在矿床深部和侧部的矿体中以高温升华汞占优势。  相似文献   

7.
对横切鄂霍次克-楚科奇火山带主构造的拗陷范围内的某矿床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矿床的矿物-地球化学找矿模式。据此模式拟定了找矿-预测准则:根据综合的地球化学晕、交代晕和矿物晕,可以确定潜在矿田和矿床的位置;根据区域和局部近矿交代蚀变、细脉-浸染状矿化和非金属矿化的成分,可以确定矿化的建造类型;根据地球化学晕、交代晕和矿物晕的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以确定在横向上接近矿床的程度和矿化的侵蚀切面。  相似文献   

8.
<正> 稳定同位素比值(即~(13)C/~(12)C,~(34)S/~(32)S,~(15)N/~(14)N)的天然变化,在测定特殊化学过程的产状中已成为重要的工具。例如,本实验室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在追索环境中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硫的命运方面,硫同位素比值的变化是有用的指示剂。同样,碳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已被用来评价从生物化学循环和地球化学循环输入的不同来源的碳的重要性。 碳,硫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在鉴定石油特性方面的应用已有证明。在地球化学的许多领域中,从地球化学勘探到油苗鉴定,原油及其来源的鉴定都具有重  相似文献   

9.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天然气水合物成矿研究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备受各国相关研究机构的重视。特别是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由于埋藏深水海底或地层之中,直接取样的成本和探测范围有限,因此利用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调研成果,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勘探关键技术归类为三大方面:(1)天然气水合物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2)天然气水合物岩石物理分析、测井研究与储层建模;(3)天然气水合物AVO正演模拟和地震反演技术研究。并讨论了利用常规海洋地震资料开展宽频高分辨率处理对水合物三维勘探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垃圾填埋场是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人为排放源之一,垃圾分解产生的甲烷会发生垂向和侧向迁移,并被氧化固定在垃圾填埋场中。研究显示与硫酸盐还原作用耦合的甲烷厌氧氧化(AOM)作用在垃圾填埋场内及其渗滤液羽状体中均可发生,形成自生碳酸盐和硫化物等沉积。因此,AOM作用是垃圾填埋场甲烷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只运用气体地球化学方法与技术难以确定填埋场AOM作用的特征,而填埋场内自生碳酸盐可能保存了AOM作用的信息,但其矿物学、地球化学等特征很少有报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1.
<正> 公馆、青铜沟汞锑矿床系秦岭汞锑矿带中的一个大型矿床。由于矿床正在勘探,研究程度很低,有些方面基本为空白。根据矿床受泥盆纪地层控制的特点,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其属于沉积改造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泥盆纪地层。但这一认识与进一步的研究及找矿工作结果相矛盾。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整个秦岭汞锑矿带的成矿规律,也涉及到层控矿床理论,故将此作为本工作的研究重点,即以地球化学的理论及手段,探索成矿物质的来源及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海洋油气田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普查方法的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视为五阶段工艺程序:区域阶段、预测-勘察阶段、普查-评价阶段,详细普查阶段和勘探阶段;可在不同普查探测水平上进行:宇宙—大气—水层—海底沉积物—沉积岩—生产层。在含油气盆地划分出三个地球化学带:上带(水层)、下带(海底沉积物和沉积岩)和生产层地球化学带(油气田、油气藏),它们是上述阶段的研究对象。所述方法与其他方法配合可提高水域油气普查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 我所于1986年开始从事粤西、海南地区金及伴生元素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的波谱、影象特征及探矿应用研究,研究表明,金矿区马尾松叶中的金含量(0.005—0.025ppm)比背景值高10—20倍,且色素含量也偏高;其叶面温度  相似文献   

14.
区域水体中汞的质量平衡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几年来在蓟运河下游对汞的地球化学行为进行综合研究的结果.通过箱式模型的方法,利用质量平衡公式对各流量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排入河流的汞,绝大部分很快沉积入水底沉积物中;而存在于河水中的汞,水迁移是最主要的,气迁移很少,生物迁移微乎其微.本文提出了水体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汞循环途径主要有两条:无机汞被生物甲基化后的生物小循环和汞在水体与大气之间的地球化学循环.这两种循环主要是由沉积物中的无机泵被生物转变成甲基汞或元素汞之后完成的.因此,存在于沉积物中的无机汞的甲基化能力与转化为元素汞的量,决定了这两种循环过程的汞通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露头(二马营组T(e2))发现一油气苗,通过对油苗的微观分子组成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该油苗的地球化学性质与在鄂尔多斯盆地迄今所发现的原油或凝析油差别较大,推测其油源岩为下古生界的碳酸盐岩,这一发现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油气勘探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湿地是汞的活性库,研究湿地汞的累积特征对揭示湿地汞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效应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崇明东滩沉积物汞累积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湿地汞的地球化学循环和湿地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采集了崇明东滩湿地高潮滩、中潮滩、中潮滩植被带前缘3个柱状沉积物样品,测得沉积物中w(Hg)为0.015~0.315 mg/kg. 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对潮滩沉积物中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沉积物存在轻度的汞污染. 同时对w(Fe),w(Mn),w(有机质)及粒度等理化参数进行了测定. 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沉积物中w(有机质),w(Fe),w(Mn)和粒度对沉积物汞累积的影响,指出有机质和铁、锰循环是影响沉积物中汞累积的主导因素,而粒度不是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地幔、地壳、岩浆和成矿作甩物质分异过程中挥发分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应用综合气体化学方法来研究矿田的原生气体晕。下边介绍各种类型金矿田不同层位和不同深度含矿岩浆体系某些部位上的研究结果,以及在实际和理论上根据矿石的气体组分,利用所拟定的准则,估计矿化的垂直深度和侵蚀截面的方法。方法的实质是,保留在石英中的气液包裹体反映  相似文献   

18.
<正> 引言 育空地区麦克米兰隘口区托姆远景区(图1)的层状块状硫化物-重晶石矿化是1951年首次发现的。此后,确定储量为8.46百万吨,Pb的平均品位为8.6%,Zn为8.4%,Ag为80克/吨。最近在麦克米三隘口区的勘探工作又确定了几个新的层状Pb-Zn和重晶石产地。由于下列原因对托姆矿化区附近的沉积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 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应用,现已成为提高地质勘探效率的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实质在于发现和解释地球化学异常。所谓地球化学异常通常是指岩石、土壤、水、气体析出物或植物中任何元素的含量与其背景值的差异。据此,可将方法分为岩石地球化学法、水地球化学法、大气地球化学法和生物地球化学法。按完成的工作任务和所获得成果而论,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应排在首位,差不多任何一个勘探队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开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有关金的生物地球化学性质和对植物产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特征、遥感影象特征以及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探矿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需加强该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为广大植被覆盖地区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探矿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