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环境监测中砷是重要的分析项目,现有的测定方法如经典的古蔡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中子活化法、极谱法等,各有灵敏度低、重现性差、操作和设备复杂等不足之处,应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某些痕量金属,灵敏度高且设备简单,Forsberg等报导用金电极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测量痕量砷,检测极限达0.02毫微克/毫升,Davis等用金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经挥发分离测定了牛肝、食物、水样中毫微克级的  相似文献   

2.
阳极溶出法是测定痕量和超痕量物质的有效手段之一,现已广泛地被采用.用金电极阳极溶出法成功地测定了硒(Ⅳ)、砷(Ⅲ)和铜,也有利用悬汞电极和汞膜电  相似文献   

3.
阳极溶出法为痕量元素分析提供了很灵敏的方法,并已被许多工作者应用于各种类型物质中铅的测定。本文提出,用悬汞电极脉冲阳极溶出法测定火成岩中的铅,无须预先萃取。选用盐酸羟胺为支持电解质。因为盐酸羟胺在酸性介质中具有还原能力,而在酸性介质中可以避免一些金属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从而产生共沉淀和吸附现象。同时,在此条件下还可以使一些待测元素的溶出峰很好地分开。盐酸羟胺还原Cu(Ⅱ)为Cu(Ⅰ),因而铜只有一个溶出峰。溶液  相似文献   

4.
W-I型电解池     
吴振庭 《环境科学》1979,(6):61-62,78
用于阳极溶出伏安法(ASV)的电解池,种类较多,生产上常用的多为单杯型电解池或由Lingane-Laitinen所设计的H型电解池,致使ASV法的操作手续繁杂,生产效率过低,甚至影响灵敏度、重现性与稳定性。 在应用ASV法分析测定痕量元素时,如  相似文献   

5.
环境污染物分析,是进行环境评价和治理的基础,是制订环境政策的依据。在环境保护科学研究中,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各种痕量有毒金属的分析技术原子吸收(火焰和无火焰)、原子萤光、ICP光谱、阳极溶出、X射线萤光以及无机质谱中的火花源质谱、同位素稀释质谱、中子活化等,是目前重金属痕量分析的重要手段,七十年代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和突破。1.高灵敏度的原子吸收法原子吸收已被证明是分析痕量金属准确性好、灵活实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国际上作为金属标准分析法之一。但一般一次只能测定一个元素。目前,发展的趋势是向多元素分析方面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铬是海洋水体中的痕量重金属之一,海水的高盐基体对铬的测定有严重的干扰,而且海水中同时存在Cr(Ⅲ)和Cr(Ⅵ),两种不同价态给测定也带来了一定难度。文章从Cr(Ⅲ)的氧化率、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实际样品加标等方面对过氧化氢氧化-阳极溶出伏安法与传统的MIBK萃取-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两种方法在测试结果上无显著差异,但是过氧化氢氧化-阳极溶出伏安法具有更高的精密度,更低的检出限,且对Cr(Ⅲ)的回收率略有提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使用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Ag-AgCI电极为参比电极的阳极溶出伏安法直接测定海水中重金属Cu、Pb、Cd的方法。和汞膜电极法相比,该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检出下限低、基本无毒性等优点。在pH值为6.5—6.7的样品中,3个元素的加标回收率都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正> 用旋转电极与笔录、脉冲极谱配合,按阳极溶出法测定痕量的Cd++,Pb++,Cu++,已有不少报导。但与示波极谱配合的报导不多。我们用JP-IA示波极谱配合旋转玻碳电极,在含汞的苯二甲酸氢钾底液中,按阳极溶出法测定了水、尿、发和土壤中的Cd++、Pb++和Cu++,效果很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在  相似文献   

9.
将城市污泥区分为水溶态、胶体、生物絮凝态和颗粒态四种组分。用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对其中具有直接毒性和生物有效性的水溶态Cd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态Cd的含量为0.21mg/kg,其中电化学活性态含量较多占52.7%,可交换态含量较少占14.9%;两种形态Cd的含量随浸提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基本一致并且呈一定的规律性。利用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城市污泥中水溶态痕量金属有很高的灵敏度,检测限可低至10-10mol/L,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获得与金属毒性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一般而言,现有分析方法中,除中子活化和阳极溶出伏安法外,没有任何分析技术可以直接测定海水中浓度低于5微克/升的痕量元素铅。无火焰原子吸收虽可直接测定每毫升含10~(-8)克铅,但由于海水中存在大量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氯化物,在灰化过程中将导致铅的严重损失.Segar等企图借选择性挥发技术以消除海水基体干扰,但没有成功。后Robinson等应用“T”形空心原子化器测定海水中0.11微克铅/毫升。这比通常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阳极溶出伏安法用于研究天然水中金属离子的化学状态还是近年来比较新的方法。由于这个方法比较简便而又能测定出存在于水中的痕量金属离子的状态,诸如“自由”金属离子、不稳定络离子、稳定络离子、胶体颗粒等,还能测定络合物的组成及条件生成常数等对于水环境化学研究十分有用的数据,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就用阳极溶了伏安法对大气飘法中痕量Pb.Cd的测试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指出了影响测定的因素,测定了大气飘尘中痕量Pb.Cd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泥中痕量Cd活性形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水、醋酸和不同有机溶剂对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浸提,采用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痕量Cd的几种活性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酸溶态提取量较高,电化学活性态和离子交换态含量则较低,三者随时间和温度条件的变化呈一致的规律性。不同有机溶剂对Cd的提取能力与溶剂极性大小呈正相关性,有机态Cd提取量随浸提时间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14.
测定和控制空气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外曾提出用悬汞滴电极或汞膜电极借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法)测定尘样中的Pb、Cu、Cd和Zn,但没有探讨干扰的影响,也没有介绍定量分析的具体方法,本工作是探讨示差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DPASV法)同时测定尘样中Pb、Cu、Cd和Zn时的干扰来源及消除或减少干扰的方法,拟定适宜的实验条件,从而提高方法的准确度,降低检测下限。  相似文献   

15.
玻璃碳汞膜电极阳极溶出法是一种测定痕量金属简便和高灵敏度的方法,在环境科学中广泛应用。测定生物样品和自然环境中的Cu~(2+)、Pb~(2+)和Cd~(2+)。目前多以KNO_3(0.1N)、KCI(0.1N)和HCI(0.02N)、NH_4CI(0.1N)等作为底液。本文试验了以  相似文献   

16.
电位溶出分析方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测定溶液中痕量元素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基于在恒电位下对欲测离子沉积后,借助于溶液中氧化还原性离子的作用,使该电解沉积物溶解下来,根据该溶出过程的电位-时间曲线进行样品分析的。 通常的电位溶出法是在除氧的体系中在  相似文献   

17.
痕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体总重量中,氧、碳、氢、氮四种元素占96%,钙、磷、钾、硫、钠、氯、镁、铁八种元素占3.954%,这十二种元素已经占了99.954%,所余的0.046%,即所谓痕量元素。我们规定占人体比重小于0.01.%的为痕量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中量虽然少,但在生理学上却有特殊的意义,根据它们是否对健康有益,可分为必需的和非必需的两大类。但必需的也好,非必需的也好,它们都有一定的限量,对人最为适宜,过多过少都会产生不良结果。而且这种分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近年来,  相似文献   

18.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自来水中铜、铅、镉、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毓珍 《环境工程》1997,15(2):55-58
用玻碳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铜、铅、镉、锌在自来水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流动和不流动自来水中,4种元素的含量都有差别,其中锌含量的差别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崔娜  刘松岩 《环境科技》1995,15(6):48-50
本文提出了在乙二胺和乙二一盐酸体系中,以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铜、铅、镉、锌的新方法。各元素浓度在Cu0.4 ̄260ng/ml、Pb0.2 ̄340ng/ml、Cd0.06 ̄110ng/ml、Zn0.4 ̄400ng/ml时,浓度与溶出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的结构特性,采用滴涂法制备了一种nano-TiO2/Nafion修饰金电极,采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实现了水样中痕量铜的检测。详细研究了Cu2+在nano-TiO2/Nafion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行为,并讨论了nano-TiO2/Nafion膜的厚度、溶液pH值、富集电位、富集时间等对Cu2+溶出峰电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2.0硝酸溶液中,-0.5 V恒电位搅拌富集240 s,静置10 s后阳极化扫描,Cu2+在0.25 V左右出现阳极溶出峰。相比于裸金电极,该峰电流大大提高,表明nano-TiO2对Cu2+的溶出具有一定的增敏作用。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10~900 nmol/L范围内,Cu2+的溶出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3.2 nmol/L。该修饰电极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将其应用于国标样品和实际自来水样中Cu2+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