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1984年乌什架设高精度钻孔应变以来,乌什300km内发生了9组共16次6级地震,在这些地震前应变仪器记录到了异常。本文对乌什台应变异常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钻孔应变对乌什300km内的地震有较好的映震能力,以短期、短临异常为主,以张性突跳、波动不稳定变化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彝良5.7级地震前钻孔应变观测到的前兆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滇黔地区钻孔应变观测台站的资料,对2012年9月7日彝良Ms5.7地震前异常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震前昭通、贵阳台钻孔应变出现长趋势等异常,其他台站在震前几小时到5天出现曲线异常波动、固体潮变形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3.
溧阳台体应变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预报的基础是要有连续可靠的高质量的观测资料。地震台站一线的工作人员对本台产出的观测资料的可靠性最有发言权,溧阳地震台的体应变观测资料在历年的全国资料质量评比中连续6年获得前三名。本文通过对江苏溧阳地震台体应变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1996年11月09日在南黄海6.1级地震和1997年07月28日在南黄海5.1级地震,台湾1999年09月21日7.6级地震和2002年03月31日7.5级地震以及2001年11月14日青海8.1级地震前后,该台体应变资料有较明显的前兆异常反应,并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和异常特征,通过对这种规律的总结对地震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此,我们对这种规律认真的分析总结,以提供给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震预报的基础是要有连续可靠的高质量的观测资料。地震台站一线的工作人员对本台产出的观测资料的可靠性最有发言权,溧阳地震台的体应变观测资料在历年的全国资料质量评比中连续6年获得前三名。本文通过对江苏溧阳地震台体应变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1996年11月09日在南黄海6.1级地震和1997年07月28日在南黄海5.1级地震,台湾1999年09月21日7.6级地震和2002年03月31日7.5级地震以及2001年11月14日青海8.1级地震前后,该台体应变资料有较明显的前兆异常反应,并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和异常特征,通过对这种规律的总结对地震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此,我们对这种规律认真的分析总结,以提供给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盐津5.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性、前兆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为地震预测预报积累经验,提供地震预报依据.分析研究盐津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和强度等方面的规律,从理论上认识地震前的地震前兆变化、形态表现等明显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6.
2013年吉林前郭发生一次5级震群活动,震群发生前,周边地区前兆出现了若干测项不同时间、不同形态的异常。整理了前郭震群发生前流体、形变、地电学科出现的典型异常,其中丰满水氡、丰满台垂直摆倾斜仪、榆树地电出现破年变、低值下降,异常最早开始于2010年3月;而前郭水温、白城水温、乾安水温出现转折下降,异常多发生在震前一周内,可见此次震群发生前前兆中期异常和临震异常较为突出,中期异常出现时间早,且距震中较远,而临震异常突出且时间较为集中,距震中较近,中期和临震异常的空间演化范围呈现由外围向近场区迁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对地震宏观前兆异常的特点介绍,以及地下水宏观异常、动物宏观异常、地光、地声的产生原因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各种地震宏观前兆异常的产生,是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发生剧烈变化所造成的。地震宏观前兆异常具有独特的映震特征,在地震预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预报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淮南市地震局对2009年4月6日发生在安徽肥东的Ms3.5地震曾做出了初步的预测预报,本文就该地震预报的理论依据和前兆异常特征表现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期提高对地震预测预报的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铁岭地震台数字形变资料,对松辽盆及其附近地区4次中强震前的异常特征及其异常特征与上述4次地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地震前出现的异常时间、幅度、形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2月26日和2005年3月29日在印尼苏门答腊北部分别发生8.7级和8.5级强烈地震后,对江苏地区前兆体应变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两次地震的震后都记录到了显著的异常,且异常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本文列出这些异常并浅析,以期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印尼大震对我国未来地震趋势的影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河源地电台在地电资料观测过程中发现:从1997年1月下旬至1997年12月上旬,第3道(N80°W)观测到了五次长时间、连续、大幅度的均方差异常现象(图1),在每次异常结束附近或较显著转折处均有3.0级以上本区地震发生,这种现象在目前国内外地电的相关报道中尚属少见[1],由图1也可以看出,在每次均方差异常期间相应的自然电位及地电阻率呈锯齿状变化;震级的大小与均方差异常的幅度及延续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作一些分析探讨,并从实地调查的结果进一步说明了其发生的可能机理,对相关现象提出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2.
南昌地震台地下水位变化异常的分析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南昌台地下水位资料变化的处理分析,利用求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加速度来判别和分析地震异常,并初步进行试验预报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南昌台地下水位资料变化的处理分析,利用求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加速度来判别和分析地震异常,并初步进行试验预报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4.
前兆观测资料异常产生的原因总体可分为两大类:观测物理量自身变化和外部因素影响,后者即通常所称的干扰.要提取出观测资料中有价值的震兆信息,必须首先将干扰剔除,但由于前兆干扰成因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并随不同测项、不同环境而存在个体差异,故要求异常核实工作深入、细致、全面、客观.本文通过一个实例,详细介绍了异常核实的思路和流程,并确定此次异常为仪器干扰,不属于震兆异常.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小波变换理论可以识别、清除数字化资料干扰。本文利用小波方法对通河体应变2006年以来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黑龙江及邻区4.0级以上地震震例资料探讨该方法对于提取体应变数据的震前异常信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一些地震前2~5个月,体应变都接收到了周期10~30天左右的异常信号,该方法能有效地提取震前异常。  相似文献   

16.
天水地震台流体异常与汶川8.0级地震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水台(包括子台)2008年流体资料分析,在汶川8.0地震前天水流体资料短临异常明显,同震效应突出。模拟水氡观测震前1~3月开始出现异常,5个测点基本同步变化,其特征表现为测值迅速下降,然后出现转折,在上升过程中发生地震。数字化水温资料则出现同震效应,表现为水温测值大幅下降或上升,然后在几小时内恢复。数字化水位资料出现了震后效应,表现为测值持续下降,逐渐放缓下降速率,并保持低值未恢复到原来状态。通过总结分析天水台流体资料异常,对天水台及邻区的地震趋势判断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Z分量"低点位移"异常变化在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特征、产生的背景,影响因素.得出了低点位移幅度大,频次高,异常可信度就高;异常幅度、震中远近及震级大小与异常间隔没有明显相关性;震中位置、震源深度与异常有着独特的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期间天津地震前兆台网运行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发生后,天津市地震局迅速进入应急体制,高效应对突发事件.监测中心、预报中心全体人员坚守岗位,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汶川地震期间天津地震前兆台网运行监控、数据管理、台站综合评比、数据服务、总结评估等项工作,以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