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大连市的酸雨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根据2010年酸雨监测的结果,从酸雨频率、酸雨分布及离子组成三方面对大连市酸雨污染的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根据大连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酸雨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酸雨特征分析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江西省酸雨监测站观测资料,分析了江西省酸雨的影响因素和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西省酸雨污染情况有所缓和.江西酸雨呈季节性的变化,夏季酸雨污染较轻,冬季酸雨污染较重.江西省全省都有酸雨污染,但污染程度分布不均。江西的吉安、宜春以及景德镇污染较严重,鹰潭、上饶和萍乡污染较轻。江西省降雨的pH值随降雨量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毛毛雨、小雨和中雨的pH值较小,而大雨和暴雨的pH值较大。综合分析江西酸雨的pH值和酸雨率,利用傅里叶函数的原理给出江西酸雨频率和pH值的数学模型。由数学模型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际值较好吻合,说明所建的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江西酸雨的频率和pH值。利用江西酸雨数学模型对未来10年的江西酸雨的频率和pH值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渝中区20年酸雨污染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市渝中区降雨及大气监测数据为基础,对重庆市渝中区近二十年酸雨污染的变化趋势、降水中化学成分变化进行分析,并从致酸源、地理因素、气象因素等方面探讨了重庆市渝中区酸雨污染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重庆市渝中区酸雨污染不仅来自于本区,还受外区输入性污染影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不利的大气扩散条件加重了酸雨污染的程度;近年来降雨pH总体上升,酸雨污染有所减轻;酸雨污染由煤烟型污染向石油型污染转变.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酸性降水变化趋势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性降水污染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酸雨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污染问题。湖南省通过降水监测工作,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监测数据。本文在对全省近8年的降水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本省酸性降水的污染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了酸雨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酸雨污染的对策和建议,为全面掌握湖南省酸雨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更好地制定全省的酸雨污染控制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区划及实施政策研究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4  
阐述了中国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现状,分析了划分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控制区的依据和原则,绘出了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控制区的范围,重点分析研究了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控制区内的控制目标以及用燃料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确定的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政策,并研究了政策实施对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酸雨形势与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勇  沈红军 《环境科技》2006,19(1):55-56
阐述了江苏省酸雨污染形势,浅要地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排放对酸雨的影响状况,以及SO_2、NO_X质量浓度变化与酸雨污染状况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2002年酸雨污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准确及时地掌握贵州省的酸雨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全省的酸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于2002 年3月至2003年2月在贵州省全省范围内进行年度降水pH值和离子组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全省降水pH年均值为5.38,个别城市降水pH年均值为4.31,酸雨污染比较严重;酸雨污染季节性明显,冬季酸雨出现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酸雨的地域分布表现为以黔中为十字圆心,四个顶点遵义、都匀、安顺、凯里酸雨率高,而城市中心区酸雨污染较城郊严重;全省的酸雨污染主要是煤烟型污染。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量酸雨实测数据,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南通市酸雨污染状况,从区域性影响、局地污染影响和大气颗粒物缓冲能力等方面研究南通市酸雨污染的成因,为南通市环境综合决策和酸雨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1992~2012年福州市和厦门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秋萍  王宏  陈彬彬  隋平  林文 《环境科学》2014,35(10):3644-3650
利用1992~2012年福州市和厦门市的酸雨观测资料、天气形势和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酸雨变化特征及酸雨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州市非酸雨和酸雨频率分别为38.1%和61.9%,厦门市分别为40.6%和59.4%;福州市年均降水pH值在4.1~5.5之间,2007年之后酸雨污染减轻,厦门市2006年之后酸雨污染减轻;冬、春季节酸雨污染重,夏、秋季节酸雨污染轻.降水强度能改变降水的酸性程度;福州市在东南(SE)、西南(SW)、西(W)、西北(NW)风向下酸雨污染较严重,厦门市在东北(NE)、SW、W、NW风向下酸雨污染较重;变性冷高压下酸雨污染最重,台风(热带辐合带)及其外围的天气形势下酸雨污染最轻;福州市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浓度与降水pH值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东川酸雨污染的水平、变化特征、污染趋势、酸雨组成权重、与气象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东川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酸雨污染,冶炼厂硫排放是造成该区域酸雨的主要成因。提出东川区酸雨控制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酸雨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四川省能源结构和废气排放情况的分析,结合四川省近年来酸雨监测资料,包括年平均降水pH值、酸雨频率,总结了近年来四川省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对降水离子的分析,说明四川省酸雨阴阳离子的组成,酸雨为硫酸型,各城市之间存在致酸物质的远距离输送和相互影响。将2006年四川省酸雨状况与2005年状况进行比较,并且对酸雨污染程度进行分级,结论是2006年四川省部分城市酸雨污染形势趋于加重,全省酸雨污染形势仍然严峻,并提出了控制酸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抚顺市酸雨监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抚顺地区的酸雨污染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和污染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降尘和酸雨对土壤蔬菜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土壤蔬菜系统常受到降尘和酸雨的交替污染。但不同的土壤蔬菜系统对大气降尘的酸雨的反应不同。酸雨和降尘的复合污染比单因子污染的危害更大。本文通过模拟重庆市酸雨和降尘,研究了以上生态环境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酸雨的来源、危害及昆明市近年来酸雨污染水平、酸雨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控制和防治昆明市酸雨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酸雨污染十五年趋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江苏省的酸雨监测资料,对该省酸雨污染现状及“七五”末以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河以南酸雨污染普遍重于淮河以北地区;“七五”末以来酸雨频率有降低的趋势,但降水酸度并未减弱;降水组份中,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仍占首位,酸雨带来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未得到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酸雨污染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浩波  司蔚 《环境科技》2000,13(4):22-23
依据江苏省部分城市的酸雨监测资料,对该省酸雨污染现状及“八五”以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河以南酸雨污染普遍重于淮河以北地区;酸雨频率有降低的趋势,但降不酸度并未减弱;降水组份中,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仍占首位,酸雨带来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未得到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污染简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的降水常规监测数据资料为依据,简要分析了该地区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年度变化情况,并对酸雨的危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酸雨污染依然严重,降水酸度与二氧化硫污染等因素有关,酸雨类型以硫酸型为主。   相似文献   

18.
此文阐述了济南市最近十年来酸雨的污染状况及时间分布。并对如何减轻酸雨污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科学评价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政策实施以来常州市酸雨污染改善效果,本文利用2011-2020年常州市大气环境酸雨监测数据,深入分析了近十年来酸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大气污染减排工作的持续推进,常州市区空气质量改善取得了显著成效,酸雨污染呈逐年改善趋势,污染类型由硫酸型主控转变...  相似文献   

20.
浅析重庆市酸雨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酸雨的定义及其判别方法,介绍了目前酸雨判别标准上存在的争议。通过汇总统计20062010年5年重庆市酸雨监测数据,以降水pH值和酸雨频率两个指标,分析得出这5年重庆市酸雨污染的空间分布;以2010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作为时间样本,以降水pH值和酸雨频率两个指标,分析得出重庆市酸雨污染的季节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