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庆市区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地质灾害系统分析,得到重庆市地质灾害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将重庆市各种地质灾害的信息输入计算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MAPGIS)建立重庆市地质灾害属性数据库,实现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管理,查询,更新以及稳定性分析,为城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近年来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现象,探讨了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的密切关系,提出了认真研究地质构造,预防地质灾害发生,合理开发地质遗址,加强地质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
论煤矿环境地质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地质灾害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地质灾害的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结合煤矿,探讨了煤矿环境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为减灾防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歙县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易发区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歙县是安徽省地质灾害多发的山区县,本文根据调查资料,概括歙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及分布特征,综合分析影响的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条件及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结合现状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判定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将全县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等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个区,从而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和重要隐患点,使地质灾害的减灾防灾工作的有所侧重,有的放矢,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出最大的减灾效益。  相似文献   

5.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地质灾害不仅给人类生命带来威胁,而且对环境、资源、财产等均具有破坏性。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区域性、突发性、分布广、频率高等主要特点,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400多个县级城镇、1万多个村庄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威胁。虽然,我国在地质灾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防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灾害威胁依然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原因:(1)预防性、区域性研究远远跟不上治理工程需要;(2)治理工程偏重工程技术忽略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机理研究;(3)人类因素的参与,造成自然地质体平衡状态的恶化、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加速了大区域范围内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规模。因此,作为我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一条有效道路,就是要加强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区划,开展预防性研究,圈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和灾害高风险区域,为国土规划、减灾防灾、灾害管理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而达到综合防灾与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煤矿地质灾害的地球物理特征与勘察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煤矿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矿井地质灾害防治中不同地质灾害的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地球物理勘察在矿井地质灾害防治中所能解决的有关地质问题和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生命损失灾情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灾害每年造成最大可能死亡1500-2000人,除内蒙古,天津市,江苏省,上海市,香港,澳门以外,其余28个省(市,区)每年因地灾害均有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据统计,全国实际发生地质灾害死亡人数:1995年死亡1230人,1996年死亡51人,1997年死亡108人,1998年死亡532人,2000年死亡142人(伤26975人)。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1)地质灾害防治,政府负总责,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2)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规划管理,分期分批治理。(3)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列入预算,并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4)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发生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石林锁龙公路地质灾害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是一个线状区域,文章分析了石林~锁龙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作用,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和治理措施,且进行了危险性综合分区,完整叙述了线状区域地质灾害评估的步骤。  相似文献   

9.
杉长矿区环境地质灾害的分析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分析彬长矿区主要环境地质灾害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确立了矿区各类地质灾害评价预测的原则与数学模型,依据计算与分析结果,将矿区划分为稳定区,次稳定、危险区和极危险区,并确定出了8个灾害段。  相似文献   

10.
矿区开采沉陷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梅  曾勇 《环境科技》2005,18(3):29-32
分析了开采沉陷地质灾害的成因,着重研究了开采沉陷地质灾害的危害状况,最后提出了应积极进行开采沉陷监测预报、综合采用减轻地表沉降技术、全面治理塌陷区域环境灾害等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现代化的国际背景及安全态势入手。结合北京城市的灾害背景,系统研究并提出了2008年“安全奥运”建设应强调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控制对策,并解析了“安全奥运”的风险、工程、管理与文化的四大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多灾的国度,水、旱、蝗、震、疫多有发生,特别是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导致和加剧了灾害发生.由于频繁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破坏十分严重,人口死亡率很高,国家和民众财产损失较大,社会稳定受到严重冲击,危及封建国家的统治和地主阶级的地位.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自身的统治地位,三国时期的魏蜀吴政权都对灾害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主要有:屯田增产,兴修水利,轻徭薄赋,抑奢崇俭,政府赈济,减刑增殖等.其中的一些荒政之策,对三国之后的历朝代也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日本东京防灾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国家危机管理体制,全政府型危机管理体制,应急管理规划和应急预案,社会参与与演习训练等,对于北京及我国各大中城市有一定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辽宁省地质构造解译图和辽宁省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图这两个电子地图的制作,说明了电子地图制作的工具选择、制作方法、关键技术以及地图应用等。体现了地理信息系统这一现代化科技手段在防灾、减灾和地质环境的整治与保护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国草原鼠害问题的生态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草原鼠害问题及其防治工作进行了回顾,并从草原生态系统角度分析了我国草原鼠害的成灾原因和成灾规律,据此提出了控制我国草原鼠害的战略措施。根据我国草原鼠害的特点,本文提出的控制战略是:(1)树产草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观,即注重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统一”的原则和要求,造成鼠类不适宜的生存环境,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坚持连续多年的长期鼠情监测,搞好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6.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防灾减灾应付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在介绍了国内外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现状之后,结合北京市应急避难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原则和技术要求、设计要求、启用与管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防灾减灾应付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在介绍了国内外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现状之后,结合北京市应急避难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原则和技术要求、设计要求、启用与管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城市面临的灾害形势及城市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城市应急能力建设的途径,可供国内各大中城市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国赤潮监控工作的成效以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国家海洋环境监视监测系统资料论述了中国近岸海域赤潮发生概况,并且较全面阐述了2002年以后赤潮的特点。即: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呈上升势头,且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赤潮发生重点时段为每年的5~6月;赤潮发生重点区域为浙江近海、渤海和珠江口海域;有毒、有害赤潮发生频率和面积持续大幅度增加;赤潮主要优势种类为:具齿原甲藻、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夜光藻和球形棕囊藻。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赤潮监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