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及发展趋势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可能原因,对温室气体、植被破坏、水汽变化等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作了概括总结,阐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发展趋势及气候变化预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印度气候变化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ch.  RK 《产业与环境》1995,17(1):23-23
印度气候变化展望R.K.Pachauri,塔塔能源研究所所长,IndiaHabitatCentre,LodiRoad,NewDelhi-110003,India自从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威胁的论战进入重要全球问题领域而涉及全世界的科学界与政治界以来,塔塔...  相似文献   

3.
地球气候的变化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人类本身的各种生产活动形成的温室效应所引起。它的影响将逐渐超过气候的自然变化,成为世界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本文着重讨论下列几个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的性质;2.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西北干旱区是对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地区之一,由于气候变化问题导致的水文、水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研究分析全球变暖背景下的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对应对和适应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北干旱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提出关于西北干旱区水文模型的建立与改进的建议,以期为后期关于制定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地理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5.
《产业与环境》2004,26(2):101-101
在一份对于世界气象组织(WTO)来说不同寻常的声明中,联合国附属的这一科学机构说,最新的评估表明随着气候变化造成的全球气温继续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数量和强度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气候变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全球气候变暖和区域降水变率增加为主的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和人类食品安全带来严峻挑战。认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提出科学的技术对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基于西北5省区气象观测资料,分析西北地区近52年(1961—2012年)气候时域趋势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对比讨论了气候变化对西北农业的主要影响,提出了西北旱作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对策。结果表明,近52年来,西北区域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变化倾向率为0.312℃/10 a,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气温持续上升,气候变暖的突变点在1991年。西北区域降水量趋势变化空间差异明显,以黄河沿线为界,黄河以西区域降水量呈增多趋势,黄河以东区域呈减少趋势,并且降水量减少的幅度明显高于增加的幅度。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生育、植物形态结构、产量形成及品质等生理生化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对作物种植结构、栽培方式、种植制度,农田耕作层土壤生态环境等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要通过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作物种植制度、改进作物栽培方式、改良作物品种、加强水肥系统协调管理等技术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减缓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对全球变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未来40~60年内,人类活动将增大CO_2、CH_4、CFC_3和N_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3℃。本文从我国农业和气候变化的趋势入手,分析了时全球变暖影响的敏感区和脆弱区,提出了适应对策并估算新增的投资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世界新闻     
气候变化会议通过行动计划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4次大会于1998年11月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这次有170个政府的代表出席的、为期2周的会议,最终通过了一项旨在削减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2年"行动计划".这项行动计划包括敲定应于2000年后某个时候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中一些悬而未决的细节的截止日期.它也促进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无害技术,并且回应了那些受全球变暖影响和受气候变化对策的经济负担影响的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世界新闻     
《生态毒理学报》1999,21(3):55-56
气候变化会议通过行动计划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4次大会于1998年11月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这次有170个政府的代表出席的、为期2周的会议,最终通过了一项旨在削减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2年"行动计划".这项行动计划包括敲定应于2000年后某个时候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中一些悬而未决的细节的截止日期.它也促进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无害技术,并且回应了那些受全球变暖影响和受气候变化对策的经济负担影响的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温室气体限排:地球生命的防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气候日益变暖,已成为当今影响最为深远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引起了世人广泛关注.近期诸多重大国际会议都把关注的目光聚焦于气候变化,其议程之密、规格之高,尚属空前.温室气体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加强了"温室效应"的作用,使极端气候事件近年来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空间等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影响.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往往具有长期性、累积性、非线性,其后果具有灾难性、不可逆性.为抑制全球变暖,国际社会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一些发达国家设定温室气体限排额度,将CO2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控制,这是国际环境与发展合作领域的重大突破,虽然可预期的直接环境效益一时难估,但它所孕育的多元机制具有长效作用与持续潜力,必将长久地影响世界气候的变化趋向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当前,国际社会需进一步加强合作,沿着巴厘岛路线图前行,切实为地球筑起生命的防线.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新闻     
气候变化会议通过行动计划《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4次大会于1998年11月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这次有170个政府的代表出席的、为期2周的会议,最终通过了一项旨在削减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2年“行动计划”.这项行动计划包括敲定应于2000年后某个时候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中一些悬而未决的细节的截止日期.它也促进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无害技术,并且回应了那些受全球变暖影响和受气候变化对策的经济负担影响的国家的需要.《京都议定书》使发达国家承诺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的有法律约束力目标.它们同意到…  相似文献   

12.
土壤微生物呼吸热适应性被认为是决定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反馈作用的潜在重要机制,可能显著改变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然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如何引起土壤微生物呼吸热适应性的研究目前尚存争议.该文针对气候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研究,梳理了当前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热适应性是否存在的争议和不同观点与结论,综述了气候变化对土...  相似文献   

13.
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成立一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来评价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潜在影响。世界气象组织也协调了特别适用于旅游业社会经济规划与运行的、与气候有关的方法的大气研究与开发。在国家层次上,已经出现几项关于气候变化潜在影响的研究与评价。国家气象服务部门通过提供一般信息和专门天气预报,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的潜在有害影响。本文第二部分评论了加拿大大气环境服务局(AES)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EML.  TL 《产业与环境》1995,17(1):27-30
国家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于1988年设立了全球气候变化工作组,以协调各成员了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努力、促进对教育与研究的支持和充当国际活动的联络点,该工作组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研讨会和工作会议。1993年的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里其本专家工作会议,是工业界专家和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1995年第二份评价报告编制的、专家之间交流的最新IPIECA论坛,本文介绍了这次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5.
湿地碳汇功能探讨:以泥炭地和芦苇湿地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量研究表明湿地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重要碳汇,对于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作用.由于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碳汇功能不断减弱.文章以泥炭地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为例来分析湿地的碳汇功能发现:农业排水、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大气中CO2体积分数升高、全球气候变化等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了泥炭地的碳汇功能,泥炭地的碳蓄积能力下降,逐渐由"碳汇"转变为"碳源";尽管芦苇湿地是CH4的重要来源,但其对CO2具有较强的碳汇作用,综合来看芦苇湿地的仍是温室气体的净汇;人工芦苇湿地污水净化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天然芦苇湿地.分析表明,研究泥炭地和芦苇湿地在全球气候变化下的响应及反馈机制,确定合理的湿地开发模式将是未来湿地碳汇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髙和区域降水波动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暖给农业和粮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已引起了各国政要、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植物形态结构、生理生化过程等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研究,对认识气候变化对作物的影响及其过程特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是应对全球变化,制定适应对策的重要科学基础。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菜兼用型作物,文章总结回顾了国内外马铃薯生长发育、植物形态结构及块茎形成、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形成、品质变化、主要疫病发生发展等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及其机理,评述大气增温影响过程中马铃薯的适应性及其临界阈值,讨论了当前气候变暖对马铃薯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研究的前沿需要和有可能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一是采用模拟试验研究手段更深入地了解地区增温和CO_2浓度增加的交互作用对马铃薯的影响;二是大气增温与CO_2浓度升高交互协同作用的强度、时段、持续性与马铃薯碳交换、水分生理生态、品质变化过程特征的关系,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响应机制;三是进一步开展高温胁迫、水分胁迫以及CO_2浓度倍增等多种气候生态环境因子协同作用下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可逆性极限。  相似文献   

17.
国际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于1988年设立了全球气候变化工作组,以协调各成员了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努力、促进对教育与研究的支持和充当开展国际活动的联络点.该工作组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研讨会和工作会议.1993年的气候变化社会经济评价里斯本专家工作会议,是工业界专家和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1995年第二份评价报告编制的、专家之间交流的最新IPIECA论坛本文介绍了这次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8.
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自然湿地氮循环过程中排放的氮氧化物气体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累积,全球气候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因此,氮氧化物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关系成为了近年来国际上重点关心的环境问题。为了厘清两者关系,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1)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有关氮排放和气候变化的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表明:近年来关于自然湿地氮排放和气候变化关系的文献数量逐年增多,说明氮排放和气候变化关系已经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2)自然湿地氮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通过湿地氮循环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以N_2O为主)产生的,N_2O的大量排放加速了气候变暖的趋势;间接影响是通过发生氮排放的氮循环与碳循环耦合关系影响产生的,自然湿地系统中不断增加的活性氮使得两大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吸收和排放发生了变化,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了影响。(3)气候变化主要包括温度、降雨、辐射、光照和风速等气候因子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湿地的主要氮循环过程——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产生影响,使得氮排放的程度和速率发生变化。文章最后对湿地氮排放和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更好地理解自然湿地氮排放和气候变化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关于改善环境的科学与政策讨论中,最经常提到的话题之一就是如何使小型和中等规模的企业参与进来,我们已经确立了6个需要全球共同努力的核心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耗损、酸化、地面臭氧、富营养化,以及有害废物。  相似文献   

20.
Legg.  J 《产业与环境》1995,17(1):41-45
保险业正在迅速认识温室效应人为增强对其未来市场安全造成的威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近年来由风暴和与旱灾有关造成的损失的可疑升级,联想到最坏情况分析对全球变暖未来的恐惧,伦敦、苏黎世、慕尼黑、东京和纽约的工业界高级人物已经谈到了保险业全面崩溃的可能性,这样一种突发事变会对很多经济领域产生不良后果,在迄今为止的气候变化论战中很能很少探讨或评价这些后果,同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灾害保险业务的撤消已经在威胁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