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通过对新集煤矸石脱杂工艺试验,认为较佳脱杂效果的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400 ̄450℃,浸出温度110℃,浸出温度110℃,盐酸浓度15%,浸出时间120min,浆浓度25g/100mHCl。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垢的组成和形成原因,提出预防沥青状物质、硫酸(氢)钠结晶、氢氧化铁沉淀进入萃取机,预防氢氧化铁沉淀进入反萃机的防垢措施,实验验证了FA、FB溶剂分别为萃取机转鼓积垢和反萃机转鼓积垢的优良洗脱剂. 相似文献
4.
在油田含油污泥的热洗处理中引入超声辐照处理技术,研究考察了超声脱油技术中超声强度,超声辐照时间,含油污泥预热温度,清洗液用量和清洗液回用4个试验操作条件对污泥脱油的影响,认为在优化条件(超声发生器输出电压175V,辐照时间15min,预热温度55℃,清洗液和含油污泥以质量比8:1)下,超声脱油技术可以把污泥的干基油含量由0.35g/g降低到0.14g/g,同时也证明清洗液可以反复使用。根据简单的经济核算,处理1t含油污泥可以产出66元的效益。研究表明,使用超声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含油污泥的污油脱除效率,明显降低污泥清洗的操作温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环烷酸动态腐蚀模拟装置,研究了动态高温条件下流速和酸值变化对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Mo的316L、317L耐环烷酸冲刷腐蚀性能明显优于304L和16MnR,流速30 m/s,温度300 ℃,304L不锈钢存在发生腐蚀速率突变的临界酸值,酸值(以KOH计)在2.5 ~4.3 mg/g之间.在酸值8.3 mg/g,300℃条件下,16MnR发生腐蚀速率急剧变化的临界流速≤10 m/s,304L不锈钢的临界流速应在10 ~30 m/s之间. 相似文献
6.
含油污泥超声处理脱油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槽式超声清洗器辐照含油污泥,辅以气浮浮选,以脱除污油.用w(油)为0.130g/g的含油污泥,对比经28 kHz超声底部向上辐照和未经超声辐照的含油污泥气浮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40 ℃水浴下,28 kHz超声辐照脱油后,污泥w(油)达到最小,为0.055 g/g,比未经超声辐照对照组的w(油)(为0.124 g/g)下降约55.6%;28 kHz超声底部辐照方式脱油效果优于40 kHz超声侧面辐照;当28和40 kHz超声辐照的声压辐值分别为0.085和0.120 MPa时,脱油后污泥w(油)最小;添加硅酸钠则降低含油污泥的超声脱油效果. 相似文献
7.
8.
本实验依据同极性分子之间相互亲和的原理,采用高分子材料(聚胺酯)作为过滤器对碱渣进行了深度脱油处理,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肯定了聚胺酯在脱油过程中起到的显著作用,改善了碱渣生产环烷酸过程中脱油程度不够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可行性,此外,此法在含油污水处理上亦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了在实验室中采用膜生物反应器与A/O法结合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情况,研究膜生物反应器脱氮效能,借以为后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萃取法处理DSD酸氧化工序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萃取法处理DSD 酸氧化工序废水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废水H2SO4三辛胺(TOA) - 煤油的萃取体系,并探讨了萃取相比、水相酸度、稀释比、萃取温度、反应搅拌时间、搅拌强度和反萃投碱浓度、反萃温度等一系列处理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经萃取处理后DSD 酸氧化工序废水中的COD 及色度去除率分别达94 .3 % 和99 .6 % 。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以离子色谱法测定了厦门市海洋性降水中的甲、乙酸及某些阴、阳离子。用多元逐步回归和多对多双重筛选回归等数学方法,分析了降水中弱有机酸及其与阴阳离子的关系;讨论了其来源及对厦门酸雨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乙酸作为臭氧氧化降解土霉素(OTC)的介质,考察了臭氧/OTC初始投加量比、臭氧流量、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TBA)、金属离子等因素对OTC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在乙酸水溶液中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溶解度;OTC在乙酸溶液中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和反应降解速率;随着OTC/臭氧初始投加量比的增加,OTC在乙酸中去除率明显减小;适当的臭氧流量,有利于OTC去除率的提高;添加叔丁醇能够明显抑制OTC在乙酸体系中的氧化降解,表明乙酸中同时存在直接臭氧氧化和间接臭氧氧化反应;当反应体系中存在Fe3+和Co2+时,OTC的氧化降解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自1991年1月-12月及1994年1月-7月收集到的59个珞珈山雨样进行监测的结果。结果表明每年的春季和冬季出现酸雨。酸雨是典型的由燃煤引起的硫酸型酸雨.酸雨的出现同该地区大气污染的状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