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引述 行为科学家发现:无序排队是导致客户流失的一条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等候超过10分钟,情绪开始急躁;超过20分钟,情绪表现厌烦;超过40分钟,常因恼火而离去,而其中如出现"加塞"、"插队"现象,情况还将更加糟糕.  相似文献   

2.
员工今天上班心情不爽.怎么办?没关系,山东胜利油田孤东三采中心的做法是,给他放"情绪假",舒缓一下焦躁情绪再上班.  相似文献   

3.
晓芯 《安全与健康》2006,(12):46-46
人的情绪一般表现为喜、怒、哀、乐.过喜则乐不可支,思考不足,容易激动.这种情绪在安全生产中表现为安全意识淡薄,盲目作业,后果危害很大.过怒,则胸闷气短,满脑子都是与"怒"有关的问题.这种情绪在现实生产中表现为赌气操作,甚至违反劳动纪律,但这种情绪较易控制.过哀,则抑郁倦怠,心情压抑.倦怠在生产中表现为无精打采,反应呆滞,其操作行为是在条件反射下的机械动作,一旦发生意外往往就惊慌失措,很难做出正确的应急处理.过乐,近似于过喜,不同的是,这种情绪在工作中常表现为画蛇添足,"乐不可支",会做一些不切实际、易造成他人误解的举动.  相似文献   

4.
"像这样的应急救援学习十分有必要,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遇到有人晕倒了就可以及时伸出援手。""如果以后真的碰上类似情况,心里会有底很多,应该不会觉得害怕了。"觉得心肺复苏"很累人"的市民李先生与"克服恐惧"体验模拟火场逃生的吴女士在平复情绪后说道。而这只是杭州市应急管理局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正>在实际工作中,情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利珀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是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及行动的倾向性"。由于情绪现象的内部机制被越来越深刻地揭示出来,情绪作为人的重要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初,英国医生费里斯和德国心理学家斯沃博特同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些病人如头痛、精神疲倦等,每隔23天或28天就来治疗一次.于是他们就将23天称为"体力定律",28天称为"情绪定律".而在20年后,特里舍尔发现学生的智力是以33天为周期进行变化的,于是他就将其称为"智力定律".后来,人们就将"体力定律"、"智力定律"和"情绪定律"总称为生物三节律.  相似文献   

7.
水城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轧钢厂在安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近来广泛开展了人性化、亲情化的安全活动.在班组推行"亲情呼唤安全""情绪挂牌"结流动互保对子的"把三关"安全管理方法,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青岛市一公交车队,为保证行车安全,为驾驶员推出"情绪假".驾驶员只要感觉心情不佳,就可以调休不上路,作为一名驾驶员,笔者对此举颇有感慨,情绪驾车引发交通事故的例子如今在交通事故中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9.
某厂化工车间的甲醇组,主要是生产精甲醇,该班组属于高温、高压、高联系生产单位属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岗位.多年来,他们运用"职工情绪颜色分析法",取得了"1992-2003年11年无事故"的佳绩.  相似文献   

10.
莫"烦"安全     
烦,作为一种心理、生理现象,人皆有之,实是一种常情,不可避免.有的由于理想信念的迷失而精神状态萎靡,也有的是由于家庭困难或工作中的不如意而产生烦躁情绪;也许还有更多的原因.但还有一些人,却"烦"起安全.  相似文献   

11.
莫"烦"安全     
烦,作为一种心理、生理现象,人皆有之,实是一种常情,不可避免.有的由于理想信念的迷失而精神状态萎靡,也有的是由于家庭困难或工作中的不如意而产生烦躁情绪;也许还有更多的原因.但还有一些人,却"烦"起安全.  相似文献   

12.
刚开始交谈时,29岁的楚鹏举似乎有点不知所措,一个劲儿地问:"我该说哪些内容?"我说的对不对?"--"没事,您随便说!"记者的回答让他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下来.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常常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如果发生某些事件--不完全是不幸的事件,就会干扰他的"生物钟"节律和正常的生活规律,或者造成他的思想负担,从而降低对疾病的免疫能力或引起情绪波动,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导致疾病或者工伤事故的发生.国外安全工程研究人员很早以前就注意到生活变化与疾病或事故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并对此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证明,可以依据一个人近期所发生的某些事件即生活变化,判断他是否可能发生疾病或者工伤事故,而且生活事件对人发生疾病或事故所造成的负面作用的程度,可以用一种称为生活变化分值(Life ChangeUnit)的数据来定量地确定.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认为,应从广泛宣传安全、建设安全文化、加强安全思想教育、采取人性化管理、注重安全奖励等方面,来消除员工"抵触"情绪。图为某企业安全宣传栏。(图片由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消除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抵触"情绪,可使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在企业内部逐步形成"安全为人人,人人为安全"的良好安全工作氛围。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开展工作,来消除员工"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15.
新汶矿业孙村煤矿创班组管理"三字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伴随企业管理全过程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由于是一项长线工作,加之企业教员、场地、时间、任务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如果不采用新颖活泼的方式方法,就很容易使教育培训对象产生乏味、厌学情绪,使教育培训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不正当的情绪会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低下,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如何调控员工情绪,以下这三个方面很重要。一、端正的工作态度情绪管理首先要端正工作态度。员工工作时,如果态度不端正,情绪就容易波动,就容易出危险。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他工作时的状态、心情和投入程度,涉及危险岗位,还决定着他的安全程度。危害:整天无精打采,浑浑噩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抱怨薪水太低,领导态度恶劣,从不肯  相似文献   

17.
赵静蕊 《劳动保护》2007,(2):122-122
新春佳节将至,很多人又要过起每顿都是大鱼大肉的"奢侈"生活了,这些食品虽然很有营养,但是如果在节日期间没有节制地大快朵颐,很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因此,在节日期间要注意合理饮食,才能安全健康地度过佳节.  相似文献   

18.
夏天是烧烫伤的多发季节,夏季为何多发烧烫伤?如何预防?烧烫伤也是一个"季节病",一进入五六月份,烧烫伤科的"生意"马上就好起来了,其中尤以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烧烫伤居多.天气热、睡眠少,衣着少、多暴露,人的情绪比较烦躁,办事容易出差错等等,都是诱发烧烫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睡眠剥夺会带来安全隐患,该项研究旨在探讨人体在40 h急性睡眠剥夺条件下情绪和认知自稳态调节过程。24名健康青年男性自愿参加40 h急性睡眠剥夺,采用每4 h一次的情绪量表和认知任务测评,监测数据变化。结果显示:40 h睡眠剥夺状态下,个体"警觉性"、"精力"下降,"思睡感"易怒"增强,不同时间点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情绪相对稳定;认知作业提示,正确率非线性改变,受生物节律影响,不同时间点差异显著性,而连续相加认知成绩有上升趋势。同时表明:在40 h急性的睡眠剥夺中存在自稳态调节,虽然警醒度明显下降,但除"易怒"外情绪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平稳;对要求高注意力快速反应的认知任务影响较大,而需要更多智力成份的认知能力,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20.
近段时间,某企业青年员工小郝很是郁闷,前不久因为家庭琐事与妻子吵架,事后心情很不好,并将这种负面情绪带到了工作上,而后又因分心,导致自己的左拇指被设备压伤,要不是同事及时关掉设备,将酿成更大的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