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总结中国环境保护工作30年来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2008年12月19日,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SES)在京召开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与环境保护》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部政策研究中心协办。参会专家们从环境政策、环境管理体制和制度、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环保NGO和公众参与制度建设等角度,对我国环保工作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回顾评估,并对未来环保改革的方向、促进环保体制改革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2008,(3):F0003-F0003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7月,隶属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环境科学图书为主要出版对象的专业出版社。环境知识、环境意识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与中国的环保事业同步成长,成立20余年来,始终以宣传党和政府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传播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为宗旨,扎扎实实地为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环境保护策略探讨马鞍山市环境保护局方晨中国的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做好资源型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做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目标。资源型城市环境问题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  相似文献   

4.
董文茂 《环境》2006,(8):34-35
在1973年召开的首次国家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在中国开展环境教育的设想,也被认为是“揭开了中国环境教育的新篇章”。在《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环境宣传教育被定义为“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意志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环境法典和以环境部为核心的一体化环境管理模式是法国环境保护的成功之源,而意大利由于其源远流长的法制传统和日益提高的环境意识,在环境立法和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两国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在环境法典化和环境外交等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论环境意识的内涵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述湘 《重庆环境科学》1999,21(1):11-12,24
介绍了环境意识的基本内涵,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以及环境意识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汉坤  沈健 《环境保护》1992,(7):28-31,15
20年来,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民众的环境意识确实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这种提高并不带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道路从此轻车熟路、一帆风顺了.目前不懂得什么是环境保护、不知道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的人还有相当的比例.环境盲点与环境盲区在医学上,把眼球后部视网膜上的一些不能接受光刺激、不能引起视觉反应的点称为盲点.为了分析受教育群体的构成,我们把盲点引入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来,把那些由于种种原因缺乏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缺乏最基本的环境意识的人称为环境盲点.环境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环境政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成为关注焦点。中国、日本和韩国同处于东北亚地区,在环境保护领域开展了相互交流与合作。本文从日本和韩国在环境政策制定和施行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分析入手,借鉴日韩两国环境政策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完善中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陆因全  陆玮 《环境科技》1999,12(1):42-43
最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召开中国环境科学技术管理研究会理事扩大会议,利用属于中国科学学会的科技智囊团,研究在环境保护新形势下的科技功能与定位,对指导当前环保部门机构改革有现实意义。本文应征就环保决策科学化、科技管理规范化、研究工作实用化、环境工程最优化四方面谈谈我们没见。l环境决策科学化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早已客观存在,1975年,国家出台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基本方针。10年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试行),1989年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征式实施,…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环境政策适用情况与政策需求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光  裴晓菲 《环境保护》2002,(4):32-34,41
本文对“西部地区环境保护政策的适用情况与政策需求”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行环境保护政策总体上在西部地区是适用的,环境管理政策、环保产业政策和环境经济政策在西部地区的适用性好于环境技术政策;综合决策、公众参与和清洁生产等引导性环境保护政策得到普遍认可。在环境保护政策需求方面,对“综合决策”和“环境投入”的需求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的未来共同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虽然在环境资源方面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环境与资源法的法律体系,但尚未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立法的指导思想。因此,修改我国《宪法》《环境保护法》及有关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并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污染税法》《环境保护投资法》和《环境与资源教育法》,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现代环境治理:圆明园整治的环境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留财 《环境保护》2005,25(5):19-22
目前,圆明园整治工程引起的全社会环境保护大讨论极大地激发了公民环境意识,也体现了环境公民精神和现代环境治理理念。广大环境公民社会组织或各种形式的NGO参与环境治理标志着中国环境公民社会的兴起,也意味着中国环境保护的新的希望。本文依据西方环境治理与环境善治理论对圆明园整治工程前后反映出的环境治理理念进行梳理,提出树立现代治理理念、构建环境公民社会、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倡议。  相似文献   

13.
浅谈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信息公开是通过社区和公众的舆论,使环境行为主体产生改善其环境行为的压力,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环境信息是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环境信息公开能够有效地加强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和监督,促进政府重视环境质量的改善,促使污染者加强污染防治,改善其环境行为。本文将对环境信息与环境管理的关系与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法律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社会制度.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在许多地区已超出了环境容量.在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不断完善和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环境保护法与俄罗斯的环境保护法在环境的定义、环境保护的内容与措施、科研教育与宣传、执行与监督机构以及法律框架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作为借鉴,提出了增加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内容、改革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加强执法力度等进-步完善中国环境保护法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2006,(8A):F0002-F0002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7月,隶属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环境科学图书为主要出版对象的专业出版社。主要出版环境管理、环境工程、环境法学、环境经济、环境监测等专业的基础理论、学术著作、应用技术和环境文化、环境教材以及有关环境保护的科普读物、工具书、画册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的发展进程,总结了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的特点及变化特征,并进一步提出新时期中国环境保护战略与政策的推进方向。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主要分为探索起步阶段(1972—1983年)、初创建立阶段(1984—1991年)、框架完善阶段(1992—2002年)、提升发展阶段(2003—2012年)、改革突破阶段(2013年至今)五个阶段,而随着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的发展,环境战略理念与环境政策导向都发生了转变。文章指出,未来中国环境保护战略与政策要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重视推动制度重构和绿色转型,推动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强化制度政策的内生动力,加强政策统筹协同。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注定是中国环境保护历史上值得期盼的一年。新年前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又一份纲领性文件。《决定》钵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在环境保护的发展史上树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蔡守秋 《环境》2008,(1):46-46
“到J2006年,中国已颁布800余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1600余件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已经形成环境法体系。环境法制建设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提高环境意识和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来提高全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关心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做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了解中国当今的环境问题,认识环境破坏对于人类的影响,探索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的联系,针对环境保护提出几点政策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