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最近颁布实行的部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调整政策中,高能耗的锰、镍、铜、铝等金属及部分化合物的出口税率均上调了10%左右。这一政策动向表明国家加大了对高能耗和资源性产品产能过剩的整治。据测算,我国每年出口的高能耗产品相当于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5。以钾盐深加工产品为例,目前我国钾盐深加工产品的品种已达到186种,生产企业400多家,其中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高锰酸钾等主要品种已形成了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2.
古蔺磺厂工矿废弃地复垦区土壤Cd污染严重,但水稻等农作物中Cd含量低。为探讨土壤Cd污染的原因、赋存形式以及生态风险,对复垦区内的硫铁矿、冶炼矿渣、选矿尾矿以及土壤等样品,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等方法,分析各类样品中的Cd元素含量及赋存形式。结果表明,造成复垦区土壤Cd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含有较多的冶炼矿渣(可能还有黄铁矿),但Cd元素主要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闪锌矿(ZnS)之中。尽管土壤中Cd全量高,而有效量不高,因而农作物中镉元素超标率低。但在表生环境下,CdS与O_2、H_2SO_4反应可形成CdSO_4,从而使Cd~(2+)释放出来。CdSO_4溶解度大,能长期溶解在水中顺水迁移,危害下游的农作物食品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锌是地球表面分布较广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丰度为70ppm,居各种元素的第23位。锌属亲铜元素往往形成复杂的硫化物,故又称亲硫元素。锌是较易迁移的元素,根据元素的迁移它又能形成属于水迁移元素,因此,土壤、水和动植体内都含有锌。人体摄入锌的主要直接来源是食物、食物中包括植物和动物性两大类。植物是将土壤中  相似文献   

4.
在河南省河口村水库(库容2.5亿m3)淹没区存在铅冶炼污染形成的重金属污染土壤2 995m3。采样分析表明,土壤中的主要污染元素是镉,其次是铅、汞和砷。纯水提取试验表明,污染土壤中的汞有溶出风险。因此,必须对该污染土壤进行清理。经过分析,对污染土壤确定了清理、运输和填埋的处理措施,确定水库坝后弃渣填埋场地为污染土壤填埋区。污染土壤清理后运输到填埋场倾倒、压实,并覆盖0.3m厚粘土。清理结束后,项目区所有土壤均被清理,确保项目实施前污染土壤对水库水体的潜在风险已经消除。  相似文献   

5.
镍、钒的灌溉水标准和区域土壤标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元素镍、钒是碱性岩浆的主要元素,广布于土壤和岩石中。在生物圈地球化学史上它与有机物和石油等紧密相连并积聚子这些物质之中。在现代石油化学工业中又常常用含镍、钒的盐类作为催化剂进行石油产品的加工,因而镍、钒就成了石油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6.
现将我省1993年度环境统计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三废”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一)汇总企业工业总产值(按九①年不变价)615335万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比重87%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88吨/万元(二)废水l废水排放总量9207万吨2.工业废水排放量5410万吨其中:经过处理的2450万吨处理率49.3%符合排放标准的2682万吨达标率49.6%经过处理外排达标量931万吨处理达标率38%经过处理回用量1310万吨回用率53%(三)废气l.废气排放总量462亿标立米2.工业废气排放量397亿标立米其中: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175亿标立米其中:经过消烟除尘的150亿标立米…  相似文献   

7.
刘永祺  杨柳  陈西平 《四川环境》2009,28(5):104-106,123
本文用随机布点法,采集了简阳东溪镇土壤样品29个,分析了土壤中Cd、Zn、Ni、Cu、Mn、Pb六种元素含量,用Shapiro-Wilk法和偏态系数检验了土壤中的元素含量分布类型,结果六种元素含量均为正态分布。根据元素含量类型分布,统计简阳东溪镇土壤中六种元素平均含量为:Cd0.295ppm、Zn62.5ppm、Ni27.49ppm、Cu23.25ppm、bin157.25ppm、Pb17.47ppm。  相似文献   

8.
地表厚约20cm左右的土层是土壤最“活化”的部分,人们称之为“精华”。在人类活动以及生物的综合作用下,表土层富集了丰富的有机腐殖质,成为值物生长发育的最好基质,是十分宝贵的资源。表土是土壤的裸露部分,最易遭到不同程度的水蚀和风蚀,我国土地流失总面积约150万km~2,每年损失土壤约50亿吨,被冲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据估计,长江流域表土年流失量达5亿  相似文献   

9.
河南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南境内取自农田土壤102例表层样品,分析了其中的Cr、Zn、Cu、Pb、Ni、As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河南农田土壤中除Cr偶有超出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的土样外,其他项目均不超标,重金属污染由高到低排序为Cr〉Zn〉Ni〉Cd〉Hg〉Cu〉Pb〉As。重金属元素在河南各土壤利用类型中分布规律不明显,按4种主要土壤利用类型考查来看,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小排序为:果园地〉水田〉菜地〉其他粮田;河南农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总平均为0.981,土壤总体为尚清洁,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水平;河南农田土壤中Cr含量较高的土壤主要是粗骨土与石质土,其天然本底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将受重金属污染土壤自然风干,筛分制备土壤样品.选择常用的土壤消解方法,研究同一酸体系下,酸加入顺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铬、铜、镍,以加标回收率,反映较好的酸加入顺序.在相同的酸消解体系下,酸加入顺序对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测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铬的测定影响较大.要对各元素进行准确测定,必须针对不同元素选取不同的酸加入顺序.  相似文献   

11.
成都平原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富华 《四川环境》2009,28(4):60-64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不合理施用使得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逐渐增大。本文对成都平原农用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发现农用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污染均以Pb、Cd和Hg三种元素为主。分析了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一植物系统中迁移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了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为预防和防治污染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铅锌活动对深层土壤的污染情况,以关中西部某铅锌冶炼区周边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外采样调查和和室内样品分析,检测样品中主要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及纵向分布规律,并对该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铅锌冶炼区周边土壤中Pb、Zn、Cu、Cd、Cr、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92、86.72、26.02、0.31、70.01和32.40mg/kg,均高于陕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在纵向的60~80cm土层中Pb、Zn、Cd、Cr重金属元素含量都已经超过陕西土壤背景值。评价结果表明该冶炼区周边土壤中Cd元素已达到中度污染,土壤污染程度达到中等,生态风险强烈,因此该铅锌冶炼区周边土壤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3.
喀什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喀什地区12种必测元素Cu、Pb、Zn、Cd、Ni、Cr、Hg、As、Co、Mn、V、F的土壤元素背景值和该地区主要土壤剖面的48种元素的土壤元素背景值。分析研究了喀什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和母质类型的元素背景值,阐述了该地区地形、地貌以及海拔高度对土壤元素背景值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检测了重金属污染地区粮食、蔬菜、水果等不同作物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这3类作物对高背景值耕地土壤中有害元素吸收能力的顺序为:蔬菜粮食水果。同一地区不同地块采样点土样中重的金属含量有所差异,同一有害元素在不同作物中的积累特性不同,不同作物种类对高背景值元素的吸收差异较大,为合理开发利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绿色文明     
人类社会的发展,仿佛一条由文明的兴衰构成的链条,环环相扣,永不终结。而推动文明发展的,则是时代条件的流动与变化。经历了渔猎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人类进入了传统工业文明的百年辉煌。在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一个世纪中。人类消耗了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耗了世界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气、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人类的文明,开始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相似文献   

16.
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贸易碳壁垒层出不穷的国际贸易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亟待破解低经济附加值和高碳排放双重压力。本研究运用双边贸易隐含排放分析模型,通过构建贸易碳生产率和贸易失衡度指标,从国家整体、双边贸易和三次产业三个层面,定量揭示了1995—2019年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碳排放和经济损益失衡现象。结果表明,2019年贸易净增加我国国内碳排放9.3亿吨。其中,中美和中欧贸易碳逆差分别为2.5亿吨和1.6亿吨。第二产业贸易导致9.8亿吨碳排放净流入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贸易分别引发0.4亿吨和0.2亿吨碳排放净流出我国。2019年我国出口贸易整体碳生产率为1.0欧元/千克碳,约为全球平均值的一半;我国出口贸易失衡度为1.9,承担了相较于自身出口经济收益占比近两倍的碳排放责任。在我国三次产业中,仅第一产业出口贸易的碳生产率高于全球平均值、失衡度小于1.0。我国已成为国际转移排放的“污染避难所”,亟须通过采取持续强化绿色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增加三产贸易占比、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作用等措施,应对更趋复杂的贸易和气候变化争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年消耗量8.6亿吨,其中90%直接燃烧,大气环境中主要是以尘和SO_2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从全国50多个城市监测分析;全国烟尘年排放量达2200万吨,约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5,而且还有发展的趋  相似文献   

18.
以某典型炼油厂为实验样地,通过对原油炼制过程中各生产装置固体废物排放情况进行调研并检测固废中金属元素含量,对炼厂固废金属来源及迁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炼厂外排固废中主要包含As、Cu、Ni、Cr、Hg、Pb、V等金属元素,其中Ni元素和V元素含量较高,覆盖面广。催化裂化装置外排固废中Ni、V两类金属元素含量较高,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固废中Ni、Zn元素含量较高,催化重整装置外排固废中主要含有As、Cu、Ni、Cr、Hg等元素,柴油加氢装置外排固废中主要含有As、Pb、Cu等元素。原油中的V元素除少部分随常减压装置电脱盐废水排出外,大部分沉积在催化裂化催化剂中,并随催化柴油和直馏柴油积累在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中;Ni元素主要累积在废催化裂化催化剂,并随相应工艺路线进入汽油吸附脱硫废吸附剂、重整催化剂、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和柴油加氢裂化催化剂中;Zn元素的迁移路线为:催化裂化催化剂、重整催化剂中以及脱氯剂的Zn元素随催化汽油进入加氢脱硫装置,并大量沉积在汽油吸附脱硫吸附剂和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中;原油中的As、Cu、Pb元素随相应的工艺路线,最终大量沉积在加氢精制废催化剂中。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是我省的减排工程推进年,全省2012年共投入8500万元,带动地方投资15亿元,完成减排项目656个,实现了"四个率先"。一是在全国率先开展水泥行业脱硝工程建设,全部建成了10条4000吨/日以  相似文献   

20.
对沈阳郊区3个农产品生产区域土壤中的重金属As、Hg进行检测,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土壤背景值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沈阳郊区土壤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较重的元素是Hg。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其综合污染指数为2.89;以土壤背景值标准评价其综合污染指数为13.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