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中Cu,Zn,Pb,Cd的量浓度变化范围较大,可能从痕量到很高的含量,但大多数水样中Cu,Zn,Pb,Cd含量都在痕量水平。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元素含量时,常受到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干扰,影响测定准确度,另外因含量甚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环境应急事件中如何快速测定重金属项目进行了研究。水中重金属的仪器测定方法有若干种,但实验室中的方法存在分析时间较长、操作难度较大及仪器难以携带等局限性。本文研究了使用便携式多参数水质检测一体机测量水中铜、锌项目的方法,得到了铜在相对范围内可直接测量、锌需要扣除铜的干扰系数才可准确测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4.
为探究不同流速下鲫鱼的生理响应,以红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为研究对象,采用流速渐变环形水槽通过设置5个流速区模拟研究了不同流速条件对鲫鱼体重及酶活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鲫鱼的体重及增长率基本随流速增加而减少,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α-淀粉酶(AMY)活性和活性氧(ROS)含量基本随着水流速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加。高流速区域(76.3cm/s)鲫鱼ROS、SOD、AMY含量的变化显著(P <0.05),而其它流速区域变化较小,这表明高流速(76.3cm/s)对鲫鱼产生胁迫作用。鲫鱼流速适宜曲线研究发现36~42cm/s是鲫鱼最适宜的生存环境。研究结果可为闸坝建设后生态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镉和锌在草甸黑土上的吸附行为,探讨草甸黑土对镉和锌吸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镉和锌离子平衡浓度逐渐升高,草甸黑土对镉和锌的吸附量起初迅速增大,随后增幅渐趋平缓;采用Langmuir型等温吸附曲线拟合,确定草甸黑土对镉和锌的最大吸附量为:镉(0.7335mg·g^-1)〉锌(0.5388mg·g^-1),这表明草甸黑土对镉的吸附能力比锌强;腐植酸会增强镉和锌在草甸黑土上的吸附能力,EDTA却会减弱镉和锌在草甸黑土上的吸附能力;经过铵盐处理,草甸黑土对镉和锌吸附量大小为:硫酸铵〉氯化铵〉乙酸铵,这3种铵盐都抑制草甸黑土对镉和锌的吸附;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pH值逐渐增大,草甸黑土对镉和锌的吸附量逐渐增加。研究结论为预测镉和锌在草甸黑土中的运移和防治镉和锌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镍和铜作为溶液中的吸附质,探讨了蒙脱石对这2种重金属的吸附性能。通过实验研究了p H值、吸附剂用量、反应时间、浓度等因素对吸附Ni2+和Cu2+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蒙脱石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随溶液p H值、吸附剂用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蒙脱石对Ni2+和Cu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浅析PCB废水中络合态铜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CB废水中,铜是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Cu^2+可通过加碱沉淀法完全沉淀下来,而废水中含有的络合态铜往往是造成出水总铜不能达标排放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络合态铜的各种处理方法如: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生物法等作了简要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铜是水污染中常见的重金属元素,监测工作中常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实验采集地下水、地表水、生活污水加入金属铜制成水样,比较不同保存时间测定水中金属铜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如特殊情况下样品不能及时分析,样品至少可以保存至40 d.  相似文献   

9.
10.
电镀厂排放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锌,若将其回收,不但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能使废锌资源化。本文研究了FR菌富集电镀废水中锌的条件,包括锌的浓度,菌的用量,酸度,吸附平衡时间和处理含锌电镀废水的效果。同时用~(65)Zn示踪研究了最佳条件下,FR菌对~(65)Zn和稳定性锌富集的差异。实验表明,可用~(65)Zn代替稳定性锌进行微生物富集锌的研究,而省去繁冗的分析操作。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研究养猪舍不同发酵床垫料及发酵床底部表层土壤中重金属Zn的累积特征与活性大小,以节约经济成本和适宜猪生长发育为前提选取3种发酵床垫料组合:FJ(40%稻壳+60%菌糠)、FD(40%稻壳+60%锯木屑)、FW(40%稻壳+60%酒糟),采用物质流分析(MFA)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在养猪周期过后,重金属Zn在垫料FD中累积量较大;而不同垫料对Zn活性大小的影响不同,FD中有效态Zn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种,所占比例高达25.01%,其次是FJ&gt;FW(P&lt;0.05);表层土壤中,有效态Zn活性高低差异不显著(P&gt;0.05)。所选取的3种垫料中,尽管Zn在FJ中累积量最小,渗漏到土壤中的全量Zn与有效态活性与其他2种垫料无明显差异,然而其潜在生态风险最小,因此从控制Zn污染角度出发,该配比垫料优于FD与FW。经过潜在生态危害评价分析,3种垫料在养殖结束后其潜在生态危害均未超过轻微生态危害临界值(Eir≤40),在不断补充垫料的前提下发酵床可以使用约10年。  相似文献   

13.
铜酞菁颜料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物化-生化法处理铜酞菁颜料废水的新工艺。该工艺研究了铜氨络离子、pH值、水温、SO4^2-、生化条件等因素对Cu^2 和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S.C. Ray 《Resources Policy》1984,10(2):125-133
The availability of mineral resourc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dia's national economy. Copper, one of the important non-ferrous metals, has various industrial uses and demand for it is increasing in India where the inventory and production of copper, though not comparable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shows an impressive growth rate,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last decade. With an increasing rate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envisaged in future plans copper consumption is expected to rise. Logistic curves have been used to study the potential long-term production capability under the dynamic concept of reserves and resources, with curves drawn for various estimates of total available resources. The production figures shown are not final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due to a number of factors. This approach merely provides a method for projecting trends in futur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间歇式盐水喷雾试验和极化曲线测定,对比研究了NaHSO3,NaCl和NaHSO3 NaCl三种介质对锌腐蚀的影响,并对腐蚀产物进行了XRD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以10^-1mol/L NaHSO3 10^-2mol/L NaCl为加速剂,采用间歇式喷雾实验,可模拟锌在沈阳污染大气中的腐蚀过程,腐蚀规律可用ΔW=A+Bt公式描述。  相似文献   

16.
超累积植物富集重金属的分子生化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万云兵  李伟中 《四川环境》2004,23(5):57-60,110
植物提取修复技术有赖于植物特别是其地上部对重金属的富集,本文主要从耐性、吸收、输运三方面探讨了超累积植物富集重金属的分子生化机理。  相似文献   

17.
硫酸亚铁法与硫化钠法处理络合铜废水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硫酸亚铁(FeSO4)法和硫化钠(Na2S)法处理络合铜废水的对比实验研究,探讨了FeSO4和Na2S破络机理、两种药剂的授加量、pH值、絮凝剂(PAM)的加入量对铜去除率的影响,分析两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线路板厂络合铜废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寇兴明 《四川环境》1997,16(1):10-13
本文采用自己合成的水溶性卟啉T(4-TAP)P作试剂,在pH45,盐酸羟胺存在下,建立了一种测定人尿中痕量铜的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孙玉玉  张勇 《环境技术》2009,27(4):16-19
装备系统可靠性评估一直是个难题,而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又是评估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从装备系统可靠性数据收集工作的概念、方法和目的入手,探讨了数据收集的原则、内容和收集程序。  相似文献   

20.
以金针菇F19为出发株,通过制备菌丝断片悬液和紫外线照射(3—14min)来筛选突变株。结果发现,12min处理使菌丝体生物量减少了5.14%(p>0.05),但富锌量提高了18.78%(p<0.01);在连续3代的遗传稳定性实验中,菌丝体生物量为1.342—1.419g/100ml,富锌量为49.78—50.45mg/g,与原代差异均不显著(p>0.05)。PAGE技术测定发现,EST是金针菇遗传分析最适标记之一;高锌通过提高EST、POD的合成和活性来促进有机锌的转化和菌丝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