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环境》2006,(8):60-61
他们的祖辈世代居住在中原腹地,作为东方民系他们对世界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祖先几经迁徙最终定居在南方这片山地,他们就是有“中国犹太人”之称的“客家人”。被喻为世界客都的梅州,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不仅有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客家围龙屋,还有著名的客家山歌……当悠扬的山歌带着《诗经》遗风飘进耳朵时,梅州的青山绿水便近在眼前了。  相似文献   

2.
《环境》2006,(8):60-63
他们的祖辈世代居住在中原腹地,作为东方民系他们对世界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祖先几经迁徙最终定居在南方这片山地,他们就是有"中国犹太人"之称的"客家人".被喻为世界客都的梅州,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不仅有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客家围龙屋,还有著名的客家山歌……当悠扬的山歌带着《诗经》遗风飘进耳朵时,梅州的青山绿水便近在眼前了.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国际荒漠年,而今年纪念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沙漠”,这使我们注意到养护世界上辽阔的旱地和半干旱地区的重要性。世界所有区域都有旱地,地球 40%以上的土地为旱地,世界人口的 1/3,也就是近20亿人居住在旱地地区。他们生活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条件低劣的地方。我们决不应忽略他  相似文献   

4.
在无锡环保工作第一线,活跃着一支年轻有为的生力军,他们就是无锡市环境监察支队的环境监理员们。这支队伍只有36人,平均年龄仅为33岁。就是这支短小精悍的年轻队伍,十余个春秋、无数个日夜,不管酷暑严寒、不管日晒雨淋,始终巡逻在环保前沿,为环境管理站岗放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哪里有污染,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是他们忠于职守的写照;哪里有举报,哪里就有“环保110”,这是他们对全市人民的承诺。一滴滴汗水、一面面锦旗、一次次荣誉,他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环保警察”的美称。  相似文献   

5.
张永忠 《环境》2001,(8):39
在广州市荔湾区有这么一班热心人士,他们身穿绿色上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绿色文化,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他们就是被人们称为“绿色使者”的“荔湾区绿色使者协会”的会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其实后面还加了一句话,“要以全球的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中国正处在转型期,世界也在转型,我们研究和实践创新的人,就是既要看到中国,又要看到世界。新的工业革命趋势有一种新的导向,就是把有形资源的研究和无形资源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本刊特约评论员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一个地球、一个家庭”。它旨在告诫人们“地球就是我们的家;拥有地球,就是拥有一个家;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在绵延无尽的历史长河里,人类曾为建设和保护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张永忠 《环境》2001,(8):39-39
在广州市荔湾区有这么一班热心人士,他们身穿绿色上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绿色文化,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他们就是被人们称为“绿色使者”的“荔湾区绿色使者协会”的会员。“荔湾区绿色使者协会”始创于1996年,2000年4月28日经荔湾区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成为广东省成立的第一个正式注册的群众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一个深受自然恩惠的国家,而且国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恩惠。”日本北九州尤其享受到了环境保护给他们带来的恩惠。提起北九州,便不能不提及上世纪中叶,轰动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1968年3月,在日本的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突然有几十万只火鸡死亡。不久,发现了一批奇怪的病人:眼睑浮肿,眼分泌物增多,全身起红疙瘩,肌肉疼痛,四肢麻木,肝功能下降,胃肠道功能紊乱,有的因医治无效而死亡。这种病很快蔓延开来,受害者达1万多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之一的米糠油事件,也称火鸡事件、多氯联苯污染事件。“公害事件”之后,北九州从政府到民间企业,从学者到普通市民,都把环保事业当成头等大事。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把连大肠杆菌都不能生存的“死海”,变成了百种鱼类的生产基地,把日降尘量位居日本首位的“七色烟城“,日本第一个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500佳奖“的城市,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地球首脑会议)上,北九州获得“联合国地方城市表彰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选取梅州为粤东北地区代表城市,使用高阶去耦合直接法(High-order Decoupled Direct Method,HDDM)开展臭氧与前体物关系研究。一阶敏感性系数表明,在夏季,减少省外VOCs或NOx排放对梅州的臭氧污染控制都有利,梅州本地VOC排放的减少有利于降低臭氧浓度,但NOx的减排反而会加重臭氧污染水平,而省内其它城市排放的变化在大部分时候对梅州影响轻微。秋季,梅州本地的排放对梅州的臭氧影响最大,其次是外省的排放,广东省其它城市的影响轻微,减少省外或梅州市本地VOCs排放对梅州的臭氧污染控制都有利,省外NOx排放的减少在个别时候有利于降低臭氧浓度,个别时候会加重梅州臭氧污染,但梅州本地NOx的减排会加重臭氧污染水平。考虑二阶敏感性系数的臭氧与前体物排放变化曲线表明,粤东北地区的臭氧与外省前体物的排放或广东省其它城市前体物的排放呈现出高度的非线性关系。而梅州本地臭氧前体物的排放变化与臭氧浓度变化的关系较为线性。建议粤东北地区尽可能减少本地排放的VOCs以减轻臭氧的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1.
自1987年以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都要对一批个人、组织或公司表彰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将他们添入该署的“全球500佳”名单。这些人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多多少少改善了他们周围的世界,或是改变了造成当今世界环境状况的那些人的态度。一些团体和实业组织努力改变人们、政府和企业的行为方式或是改善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乐雯 《环境》2022,(7):66-67
<正>当我们去医院看医生时,为了检查体内的状况,有时需要拍X光以便医生判断病况,从而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而在核电圈,也有这样一群“医生”,每天上班时间躲在小黑屋里,检查核电站的“胸片”。这群“医生”就是核电站的无损检测人,他们每天与射线、黑光、辐照打交道,干的是“暗无天日”的工作——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08,(3):94
水,生命之源。人类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约0.26%;约11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每年有310万人因饮用不浩水患病而死亡。拯救生命之水,就是拯救人类自己。2008年3月22日是第十六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08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涉水卫生”.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环境》2006,(3):8-9
若出现禽流感疫情方圆5公里杀鸡;执行不力就是一句空话;治禽流感更有希望在中药领域获得突破;“地荒论”纯属无稽之谈;我们已经听到日本国内的很多(关于捕鲸的)观点,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说过,他们要捕杀鲸来喂他们的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2003年“6·5”主题:水———二十亿生命之所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6月5日选择在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并表彰“全球500佳”,同时根据当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由于联合国2002年12月12日宣布启动“国际淡水年”计划,并根据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的提议决定将2003年定为“国际淡水年”,因此,2003年“6·5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就与水有关,就是:水———二十亿生命之所系。6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  相似文献   

16.
郑重 《环境》2001,(9):15-15
关于什么是“生态旅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提法。现今世界上各组织、各部门、各专家对其下的定义不下数十条。为了了解社会各界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到底有多深,笔者对古今中外的活人死人名人傻子做了大量采访,选录如下: 开发商说:生态旅游就是在自然保护区修公路、索道,建宾馆、酒店、度假村。小流氓说:生态旅游就是到秦岭太白山上去爬栏杆、扔易拉罐,比赛吐口水谁吐得远。赛车手说:生态旅游就是在庐山风景区的路上不断超车。馋嘴猫说:生态旅游就是去三亚放开肚皮吃海鲜。  相似文献   

17.
一位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多年前途经广州时,曾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在广州简陋而四通八达的旧城区生活的人们,尽管长期处于餐饮店那油烟、噪声和污水污染的环境中,然而,他们却十分惬意,因为他们获得的方便是世界其他城市所得不到的。 的确,对于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来说,那种广州式的方便确实让人有几分温暖,无论是清晨醒来,还是夜深人静之时,只要走出家门,就能买到你想吃的美味佳肴。也许这就是几千年来,“吃在广州”为市民们留下来的一份附加“遗产”吧!每当此刻,人们便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在广州生活太方便了,有时方便得甚至足不出户,就会有人为你送上满意的大餐。 然而,生活在广州餐饮店楼上和附近的居民却不这么认为。  相似文献   

18.
你相信吗?在这色彩缤纷、光怪陆离的世界上,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居然都是“好色”之徒。请看吧,他们在——  相似文献   

19.
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为1972年6月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写了一本背景材料,题为《只有一个地球》。他们在该书中,把人类的形势总结为:“人类在两个世界里生活:一个是由动植物、土壤,空气和水组成的自然世界,这个世界要比人类早出现几十亿年,人类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另一个是人类为自己建立的、由社会机构和人造物品组成的世界,人类利用工具和机器、科学及想象力所建立的满足人类目的和意志的环境。”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人们一直强调,没有对环境的保护,发展就得不到保证;没有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看到了世界,于是就有了刘世界的看法.史前原始猎人、圣经人物、希腊人、罗马人和古代中国人,他们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在数百年前的启蒙时代,德国哲学家苦思冥想后,承认"世界"应该是唯一的,但不同人对它的见解不同.人在传统文化熏陶下从出生到成年 将感知到的纳入认知和响应体系之中,形成对"世界的看法" 这也就是德国哲学正式提出的所谓"世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