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日前,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中国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原主席、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名誉会长成思危在会上指出,近年来绿色经济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三个方面。低碳经济的重点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来应对气候变化;循环经济的重点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好资源,提高资源的投入产出比;生态经济的重点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这三者是构成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论述了“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以及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指出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环保部门如何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4年7月28日至3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召开了“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是国家环保总局在推进循环经济以来第一次召开的全国性会议,目的是交流和总结各省市政府、环保局和各试点单位(包括各个工业园区)推进循环经济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研究推进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这次会议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意义,参加会议的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领导、各位专家和试点单位代表,都是我国循环经济事业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王玉庆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存在问题以及环保部门如何在推进循环经济中定位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指导全国循环经济工作的推进,本刊全文发表讲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基于低碳循环经济的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要解决城市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文章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评价在构建循环型城市中的应用,在评价中将循环经济指标纳入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入符合低碳经济模式的指标,组成融合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理念的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以佛山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例,运用灰色关联法,探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的应用,分析规划目标的设置是否对佛山"十一五"可持续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分析规划末期的阶段目标和理想目标的贴近程度和差距,并从发展低碳经济模式,构建循环型城市的角度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风险。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近50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显著变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城市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高排放区,推进基于城市尺度的温室气体减排研究,加强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低碳城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以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从提高产业活动能效、开发可再生能源、生活垃圾资源化3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推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自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大会以来,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受到了广泛关注。低碳经济已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和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减排任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人类在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而改进的产物。作为应对资源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都是当今社会极力推崇的发展新方式。粉煤灰综合利用就是践行发展新方式,经过优化反应工艺吸收二氧化碳等,变废为宝、节约能源、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是一项利国、利民、利企业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为了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有效发展,2005年7月,全国人大正式将循环经济法列入立法计划,并启动了立法起草工作。循环经济的立法研究与实践,不仅对我国循环经济的立法建设,而且对依法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13,(7):14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必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通过循环发展带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实现让人民满意的增长。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专项规划。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这一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近年来的风头已经没有原来那么盛了。差不多被新近出现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理念盖过了。究其原因。看看领导的讲话、有关报告和文件中的用词变化,大致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这里,我只谈一些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气候、排放、能源等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进一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选择。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哪些新的特点和动向?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本刊对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孟赤兵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加速首都北京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循环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新时期下应该大力发展的新型经济形式。对目前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海洋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将循环经济理念用到海洋经济发展中形成的海洋循环经济理念,势必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而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支持,研究山东省金融支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不足,并借鉴国外金融支持海洋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也由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球性问题.为了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和谐发展,提出了的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循环经济.本文在对分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从科学发展观及循环经济的角度,探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6个部门联合开展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目的是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机制。而在此前的2002年5月,老工业基地辽宁正式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确定为我国唯一一个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省份。经过几年的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并急需加以解决。本文以辽宁省为例,探讨如何推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并以循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土地问题,直接威胁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循环社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需要在土地资源领域引入循环经济理念。本文拟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探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分析循环经济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思路引入到土地利用中,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2012年5月24日中国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建设成果大会作为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中国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建设成果大会的主题为"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助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会议由中国节能协会与科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共同主办,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宋忠奎主持,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王秦平为会议致辞。参加中国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建设成果大会的嘉宾来自节能减排、清洁能源、低碳发展领域业界的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全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在中央文件和国家领导人讲话中,多次提出要将节能减排、推行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实践进展及推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并存的情况下,循环经济成为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成效进行了总结归纳,发现我国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固体废物资源化不高、法律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并从多环节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完善经济法律法规、加强“无废城市”建设与循环经济互促互进、构建政府企业公共共建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其自身特殊性,对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变得越来越紧迫.本文主要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出发,探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