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青霉素和土霉素混合废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废水初始反应pH值、H2O2投加量、Fe2+/H2O2摩尔比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法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值4、H2O2(30%)投加量50 mL/L、Fe2+/H2O2摩尔比1/20和反应时间60 min,处理后出水COD小于120 mg/L,COD去除率在75%以上,急性毒性(HgCl2毒性当量)小于0.07 mg/L,满足《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表2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某油井钻井废水经高效混凝+吸附过滤处理后的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Fe/Cu/C微电解对钻井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结果表明,Fe/Cu/C微电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Fe/Cu/C质量比为7∶3∶10,Fe/Cu/C投加量为1 000 g/L,pH为3.0,气水比为54∶1,反应时间为180 min;Fe/Cu/C微电解对钻井废水深度处理的效能十分显著,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COD质量浓度由428.63 mg/L降至98.32 mg/L,COD去除率达到77.06%。  相似文献   

3.
印染RO浓水深度处理及回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enton-石灰苏打法耦合工艺对某印染厂印染反渗透(RO)浓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H2O2和Fe2+投加量、p H和反应时间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石灰和碳酸钠投加量对废水硬度的脱除效果,出水回用于染色工段进行染色实验。结果表明,在p H=3.0,Fe2+投加量为1.5 mmol/L,H2O2投加量为3.75 mmol/L,反应时间为45 min,石灰和碳酸钠投加量分别为450 mg/L和1 000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和硬度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3.9%和85.0%,耦合工艺出水水质符合该厂回用染色水标准,且减少了盐的使用,可实现印染RO浓水回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Fe/C微电解耦合H_2O_2工艺对经复合混凝处理后的某页岩气井钻井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Fe/C质量比、Fe/C投加量、溶液pH值、气水比、H_2O_2(30%)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工艺最佳实验条件为Fe/C质量比1∶1、Fe/C投加量500 g·L-1、溶液pH值2.5、气水比20∶1、H_2O_2(30%)投加量6 m L·L-1、反应时间120 min。最佳工艺条件下,页岩气钻井废水经处理后,出水COD质量浓度为89.54 mg·L~(-1),去除率达到81.60%。  相似文献   

5.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深度处理制药废水生化出水,探讨了初始pH、曝气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微电解出水Fe2+和Fe3+变化规律、COD降解速率以及后续Fenton氧化效果的影响,为优化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工艺提出了微电解间歇加酸的理论。间歇加酸可提高微电解系统中COD降解速率和Fe2+含量,使后续Fenton氧化无需投加FeSO4·7H2O即可达到较好的COD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初始pH=2.5,曝气量为0.6 m3/h,间歇加酸30 min/次,微电解反应2 h,出水投加1 mL/L的H2O2进行Fenton氧化2 h,COD总去除率可达81.33%;间歇加酸30 min/次可将微电解反应2 h出水Fe2+浓度从50 mg/L提高至151 mg/L,COD降解速率从10.6 mg COD/(L·h)提高至22.2 mg COD/(L·h)。  相似文献   

6.
UV-Fenton体系预处理四氢呋喃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UV-Fenton体系预处理四氢呋喃废水,实验结果表明,pH值、反应时间、Fe2+和H2O2投加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实验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原水pH=5,Fe2+投加量2.5 mmol/L,H2O2投加量12 mmol/L,反应时间90 min,连续曝气,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85%左右。经UV-Fenton体系处理后,废水的B/C值由0.16增至0.47,可生化性提高,可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对难处理络合铜镍电镀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H2O2初始浓度、[Fe2 ]/[H2O2]、反应时间和温度、混凝液pH、混凝剂质量浓度对处理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废水的降解途径和机理.结果表明,在体系初始pH=4,温度30℃,H2O2投加量为800mg/L,[Fe2 ]/[H2O2]=0.1,反应时间60 min,混凝液pH=8及混凝剂质量浓度为500mg/L的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96.98%,Cu2 为99.91%,Ni2 为99.92%,处理水完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依据GC/MS对X-GN降解最终产物的分析结果,推导出废水的基本降解机理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H2O2/Fe0、H2O2/Fe2+、H2O2/Fe3+3种体系分别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研究pH值、H2O2投加量、不同价态铁元素的投加量及反应时间对印染废水的COD和色度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最佳的处理条件:H2O2/Fe0体系在pH为3.0,Fe0投加量为3.0 mmol/L,H2O2投加量为9.0 m L/L,反应时间为40 min时,COD去除率达到95.99%,色度去除率达到100%;H2O2/Fe3+体系在pH为3.0,Fe3+投加量为5.0 mmol/L,H2O2投加量为12.5 m L/L,反应时间为100 min时,COD去除率达到95.89%,色度去除率达到100%;H2O2/Fe2+体系在pH为3.0,Fe2+投加量为6.0 mmol/L,H2O2投加量为12.0m L/L,反应时间为100 min时,COD去除率达到95.85%,色度去除率达到100%。对比分析3种体系在各因素下的处理结果,H2O2/Fe0体系和H2O2/Fe3+体系都要优于H2O2/Fe2+体系,其中H2O2/Fe0体系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净化水是经过一定预处理的石化废水,具有很高的回用价值,为此采用生化-Fenton联合工艺对净化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初始pH、反应温度、H2O2与Fe2+的摩尔投加比、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反应可有效去除生化处理出水中的COD,在H2O2(30%)投加量为6.34 m L/L,H2O2与Fe2+的摩尔投加比为5∶1,pH值为4,温度30℃,反应时间2h条件下,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79.7%。GC-MS分析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反应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可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B/C比最大可提升至0.58,氧化出水经生化处理后的剩余COD可降至77.9 mg/L,达到工业回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微波-Fenton反应体系中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正交实验、单因素影响实验和微波-Fenton与水热-Fenton的对比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微波-Fenton法处理络合态重金属废水的主要影响因子为Fe2+投加量、初始pH、H2O2投加量及反应温度,COD与Ni去除效率的影响因子的权重次序一致,而Cu去除的权重次序则与前两者不同;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微波-Fenton法处理EDTA-Cu-Ni废水在反应时间为9 min时的最优条件为:Fe2+投加量为0.5 mmol/L,H2O2投加量为185 mmol/L,初始pH为2.5,反应温度为80℃;此时COD∶Fe2+∶H2O2为1∶0.06∶15(mg/L),各影响因子对有机物与金属离子的去除影响效应不同;微波水浴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Fenton体系中,微波主要起加热和提高反应速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线路板废水中的铜主要以络合态存在,破络除铜是其处理稳定达标的关键环节。为了降低运行费用和产泥量,同时为后期的工程升级改造提供依据和参考,实验研究了碱法破络除铜最佳pH值、Na2S/Cu摩尔比、反应时间和絮凝剂种类的选择等,并从处理效率、投药成本、污泥产量多方面考核,确定最佳运行条件:以NaOH调节pH到10.5左右,Na2S与进水总铜摩尔比为1.5∶1~2∶1,反应30 min,再加100 mg/L的PAC和3 mg/L的PAM混凝反应,沉淀0.5 h,出水铜浓度低于0.3 mg/L,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的总铜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悬浮态TiO2为催化剂,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对络合铜废水进行光催化反应,分别考察了常温下TiO2投加量、反应时间、废水初始pH值、反应气氛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TiO2投加量为2 g/L,废水pH=4,300 W高压汞灯照射下,载入60 mL/min的空气反应40 min,120 mg/L EDTA络合铜废水的Cu(II)与COD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6.56%和57.67%。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悬浮态TiO2为催化剂,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对络合铜废水进行光催化反应,分别考察了常温下TiO2投加量、反应时间、废水初始pH值、反应气氛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TiO2投加量为2 g/L,废水pH=4,300 W高压汞灯照射下,载入60 mL/min的空气反应40 min,120 mg/L EDTA络合铜废水的Cu(II)与COD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6.56%和57.67%。  相似文献   

14.
电-Fenton法处理制药中间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电-Fenton法对麻醉药瑞芬太尼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1-苄基-4-氨甲酰基-4-苯胺基哌啶(简称酰胺,AMIDE)模拟废水进行了降解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石墨为阴极、铁为阳极的模式下,当pH为3、电解电压为3 V、投加H_2O_2浓度为10 mmol/L时,室温下电解浓度为20 mg/L的酰胺废水60 min后,酰胺的去除率高于99%,TOC去除60%。通过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及HPLC检测酰胺的降解产物,说明电-Fenton法能使废水中目标化合物的环结构破坏,快速而完全地转化为小分子,但不能使其全部矿化。本研究可为电-Fenton法在处理该类药物合成废水中的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Fenton氧化/高浓度泥浆法处理矿山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某大型铜矿废水COD不达标问题,采用Fenton氧化对原有高浓度泥浆(HDS)工艺进行改进。探讨了Fenton氧化矿山废水各指标的去除效果以及H2O2浓度对出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氧化-电石乳中和絮凝沉淀工艺处理矿山废水是可行的,最优实验条件为:pH稳定在3.0~4.5,H2O2投加量0.5 mL/L,电石乳投加量8.5 g/L,PAM投加量1.5 mg/L;系统对废水COD的去除机理是加入的H2O2和矿山酸性废水中的Fe2+离子在低pH下形成Fenton试剂;系统对TFe、Zn2+、Cu2+ 的去除效果比Mn2+的去除效果更稳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不同含铜量的Cu—SBA-15介孔分子筛,并且用XRD、N2吸附、TEM以及uV—vis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以Cu—SBA-15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催化湿式过氧化水溶液中的罗丹明B,主要考察H2O2浓度、催化剂用量、处理温度、初始pH等因素对罗丹明B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处理条件下罗丹明的脱色率明显高于TOC去除率,处理温度、初始pH对罗丹明B的脱色与氧化有重要影响。在罗丹明B初始浓度100mg/L,H2O2初始浓度1.8g/L,催化剂量0.3g/L,温度60℃,pH为7.0,处理时间100min时,罗丹明B的脱色率为98.6%,TOC去除率为62.8%。  相似文献   

17.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降解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Fenton耦合三维电极法处理苯酚模拟废水,研究了活性炭作为第三电极的三维电极体系中苯酚的去除效果,重点考察了常温下初始pH值、电流强度、Fe2+浓度等因素对苯酚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下,曝气速率20 L/min,初始pH=3,电流强度为0.3 A/m2,Fe2+浓度为0.1 mmol/L,反应时间60 min时,废水的苯酚的氧化降解率为91%,COD去除率为64%。在此条件下,三维电极/电-Fenton表现出较强的氧化能力,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应用于含苯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用静态吸附法考察粉末活性炭对水中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CAIC)的吸附行为,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活性炭吸附化工废水中TAIC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TAIC模拟废水中,其TAIC初始浓度为800 mg/L,pH为7,在温度为298 K、转速为150 r/min的条件下,当活性炭的投加量达到4.4 g/L,吸附反应时间为50 min时,TAIC的去除效率最高为96.17%;对于实际废水,其TAIC初始浓度为1 500 mg/L,溶液pH为3,在温度为298 K、转速为150 r/min的条件下,当活性炭投加量达到10 g/L,吸附反应时间为2 h时,TAIC的去除效率最高为46.8%。这也是由于实际废水组分复杂,其他有机物存在一定的吸附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9.
Ma LM  Ding ZG  Gao TY  Zhou RF  Xu WY  Liu J 《Chemosphere》2004,55(9):1207-1212
Using a Fe/Cu bimetallic system (Fe/Cu system), the discoloration of both methylene blue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the colored wastewater from a plant was investigated under the anaerobic condition in batch or continuous reactors. Results show that the Fe/Cu system effectively removed the color with over 88% of color removal efficiency for both methylene blue solution and the wastewater from the plant in batch test. Color removal efficiencies increased rapidly with Fe/Cu dosage and reaction time, respectively, at initial time and slowly to stable values. Optimum pH was neutral range. In addition, in continuous test it also removed the color of the wastewater from the plant with 63% of discoloring efficienc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2 h of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and neutral range of pH (7.0-8.3). High discoloring efficiencies with low chemical oxygen demand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found in all experiments. The reduction of chromophores in pollutants was the main mechanism of the discoloration in the Fe/Cu system.  相似文献   

20.
超声-Fenton法处理偶氮染料橙黄II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偶氮染料橙黄II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Fenton反应在超声辐射条件下 ,pH值、H2 O2 浓度、Fe2 + 离子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超声对Fenton试剂处理偶氮染料橙黄II具有强化作用。超声条件下 ,当染料浓度为10 0mg/L、pH为 3.0、Fe2 + 离子浓度为 10mg/L、H2 O2 浓度为 4 0 0mg/L时 ,反应 90min ,COD去除率最高可达 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