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追忆年夜饭     
正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的最后一餐,也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吃年夜饭,是春节里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在大年夜,满桌的丰盛年菜,合家团聚在一起,心里的充实感和快乐的气氛也会油然而生。同样的年夜饭,不一样的意义王邦翠是与共和国同龄之人,经历过磨难的她对于年夜饭有着别样的情怀,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  相似文献   

2.
邱宇 《环境教育》2013,(Z1):48-51
"天价年夜饭"的真正看点不是"天价",也不是值不值的问题,而是在于以下两点:一是享用"天价年夜饭"的人是谁?二是为"天价年夜饭"埋单的钱是如何来的?随着春节的临近,各大网站上的年夜饭已经开始火暴预定,随手点开一家餐厅的年夜饭菜单,1888元,2888元,5888元各种高价套餐立刻呈现在眼前。普通中小型餐馆的年夜饭价格在每桌最低800元左右,大餐馆的散席年夜饭的最低价格以1300元至1500元/桌占多数。虽然价格不菲,但预定依然火暴,现在大多数饭店的包房已经没有了,只能订散席,且只剩下中午的散席。年夜饭预定紧俏的同时,餐桌浪费这个严峻的问  相似文献   

3.
“天价年夜饭”的真正看点不是“天价”,也不是值不值的问题,而是在于以下两点:一是享用“天价年夜饭”的人是谁?二是为“天价年夜饭”埋单的钱是如何来的?  相似文献   

4.
《绿色视野》2012,(6):17-19
作为一种传统的美德,节约的意识经过长辈们的口口相传,许多人都有着诸多关于节约的烙印。近日,记者采访了出生于不同时代的老百姓,聆听他们儿时关于节约的深刻记忆,记录下这种优良传统独特的时代魅力。沈明川:部队的"节约风"沈明川出生于1955年,父亲是连队的一名军人。节约是他们一家人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过个低碳年     
匆匆一年,又到辞旧迎新时,当回家的渴望终变成手中的车票,过年便成了一条直线,家成了每个人这一年的最后一站。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一个个古老的习俗,构成了春节浓浓的年味儿。年复一年,光阴在指间流过,春节的年俗文化正在不断地演进,"低碳过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并逐渐成了一种"时髦"。然而,当我们静心再读年文化时发现,"低碳"其实并  相似文献   

6.
王琼峰与周翔,一个是大企业老板,一个是NGO总干事。他们虽然来自不同行业,却算得上是半个老乡:童年生活与学子时代都是悠悠淠河水哺育了他们。他们也有着同样的志向:保护大别山革命老区青山绿水,使大别山美得让人沉醉,惠及后代子孙。  相似文献   

7.
<正>浓浓年味很多时候体现在春节丰富的餐桌上。富裕起来的人们现今图方便,年夜饭、往年酒大多在酒店举办。伴随着讲面子、摆阔气、行虚荣、互相攀比心态,春节餐桌铺张浪费之风呈上升趋势,折射传统文化习俗的同时扩大着不低碳环保的负面影响。笔者注意到,以酒店为代表的春节餐桌奢侈浪费现象普遍。人们或图“年年有余”彩头,或是“穷大方”显摆,对剩饭剩菜不屑一顾,大量剩余食物成  相似文献   

8.
90年,历史的"五四"渐行渐远。"后五四"时代的青年人所了解的是一个怎样的"五四"?与"五四"世代有着怎样的代际差别?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追随什么样的主义?"五四"时代的整体价值已经转变为"后五四"时代一种根植于社会、为社会所塑造的理性的个体价值。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并不在于制度,而在于每一个公民做好自己。  相似文献   

9.
诗意宏村     
《绿叶》2017,(4)
正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而我国各地的特色建筑更能代表一个时代,一段文明,一段历史!史上宏村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宏村,被誉为"画中的村庄"。宏村始建于南宋,至今800余年。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有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均精雕细镂、飞金重彩,被誉为"民间故宫"。宏村不同风格建筑的代表,勾画出几百年来生活在那里的民居生活的变  相似文献   

10.
《绿色视野》2015,(2):15-16
春节是中华民族极为醒目的文化符号。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一个个古老的习俗,构成了春节浓浓的年味儿。相比较于西方,中国"年文化"源远流长,更有味道。西方人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中国的新年则是从甜甜的一碗腊八粥时就微微地听到了年的脚步,直到转年的正月十五闹元宵之后几天,才在狂热中慢慢画上句号。腊月二十三(有的地方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家里的卫生,称为打扬尘。传说扬尘惹火,蜘蛛丝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