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对甲基汞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世纪五十年代,日本水俣湾地区发生甲基汞中毒后,许多学者十分重视水体中无机汞甲基化的研究.六十年代末,Jensen和Jernlov首先发现淡水水系沉积物中的无机汞可转化成甲基汞.经过进一步研究证实某些微生物具有使其周围存在的汞化合物甲基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松花江沿岸渔民体内总汞、甲基汞的蓄积、分布和季节变动规律。结果证明:部分渔民体内甲基汞蓄积量已超过中毒发病阈值;发、血中总汞和甲基汞比分别为302:l和310:1,甲基汞/总汞比值分别为0.74和O.69;总汞、甲基汞在血与发中含量之问均呈正相关;渔民甲基汞摄入取间歇方式,发汞秋季最高,春季最低;血液甲基汞半衰期为29天。本文结果为慢性甲基汞中毒危险性评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境内的“水俣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3年,在日本熊本水俣湾的一个小镇上,相继有数百人得了一种“怪病”,病症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但病因不明,其中有41人死亡。这便是世界上第一宗由环境污染所致的公害病——水俣病。 10年后确定,水俣病是由于水俣市一家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甲基汞,污染了水俣湾,人又因食入了海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类而发生中毒。 70年代初,我国学者在松花江流域发现了汞和甲基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150只大鼠二个月甲基汞染毒和一个月的驱汞试验,对硒和驱汞剂联合应用对大鼠体内主要脏器甲基汞再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硒本身不能够明显地影响甲基汞在肝、肾、脑中的蓄积,也不能明显地改变体内再分布。驱汞剂本身能够降低甲基汞在肝、肾、脑中的含量。西和驱汞剂联合应用能够明显地改变体内再分布的作用、降低肝、肾、脑中的甲基汞含量,并且与何时给硒无关。  相似文献   

5.
汞是一种剧毒物,已引起世界闻名的环境污染病——“水俣病”。汞对鱼体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它的总含量,而且要看汞在鱼体内的主要化学形态。因此在评价和防止鱼体被汞污染的研究中,阐明鱼体内汞存在的化学形态是很重要的。国内外对鱼体内汞的化学形态有争论,根据现有的报导,大部分学者认为鱼体内汞的主要形态是甲基汞。国内对汞在鱼体内的化学形态尚未见到报导,海产鱼体内的甲基汞的含量也未见报导。本文的研究为渤海湾污染评价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动汞分析仪、GC-ECD和原子荧光分析了汞污染暴露1,3,7,20,30,90d后,大鼠脑、肝、肾中的总汞、甲基汞和硒的含量.结果表明,总汞、甲基汞含量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各组织对总汞和甲基汞蓄积量的顺序是肾>肝>脑;从甲基汞和总汞的比率分析发现,甲基汞很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并且在脑中有较高的蓄积;硒能够拮抗汞在脑、肝、肾中的蓄积水平.  相似文献   

7.
海河干流水产品汞污染特征及摄入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现场实地采样和实验测定分析了天津市海河干流水产品中汞含量水平及食用人群的暴露风险.结果表明,海河淡水水产品中甲基汞和总汞的含量(以湿重计)分别为42.51 ng·g~(-1)和77.31 ng·g~(-1),甲基汞是水生生物中汞的最主要存在形式,且与鱼体中总汞含量水平显著相关.鱼体在不同器官中和不同养殖方式下的汞含量水平差异显著.海河淡水鱼类和底栖动物的甲基汞富集系数(BCF)分别为1.00×105m L·g~(-1)和4.23×104m L·g~(-1),与总汞相比,甲基汞具有更强的生物富集特性.海河淡水生物生物链中的甲基汞和总汞营养级放大系数分别为1.38和1.36.水产品中的甲基汞和总汞含量最大允许含量均低于我国国家标准限定值,但同时应该注意,以海河淡水野生鱼类为食的儿童,汞摄入风险相对较高,其总汞和甲基汞摄入量分别达到154.07 ng·(kg·d)~(-1)和81.11 ng·(kg·d)~(-1).  相似文献   

8.
无机汞离子容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毒性很强的甲基汞,甲基汞具有亲脂性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此研究和建立生物体内甲基汞含量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文中概述了生物体内甲基汞的主要检测技术和方法,其中气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GC-AFS)、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HPLC-ICP/MS)和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AFS)是三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同时,介绍了处于研究阶段的化学荧光探针检测方法,并对生物体内甲基汞的检测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污灌区稻田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天津北排污河灌区作为研究区域,调查了土壤和水稻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评估污灌区稻米食用汞暴露风险,并对污灌区土壤-稻米甲基汞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的29个污灌区稻田,土壤总汞含量为(367.04 ± 129.36) μg/kg,显著高于区域土壤Hg背景值73 μg/kg,甲基汞含量为(0.87 ± 0.77) μg/kg;水稻各部位总汞含量依次为稻叶 > 稻根 > 稻茎 > 稻米,稻米总汞含量为(12.80 ± 5.14) μg/kg,甲基汞含量依次为稻米 > 稻根 > 稻茎 > 稻叶,稻米对甲基汞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甲基汞含量为(2.09 ± 1.20) μg/kg,甲基化率均值超过10%.污灌区稻米总汞每周摄入量为0.068~1.25μg/(kg·bw),甲基汞每周摄入量为0.0095~0.49μg/(kg·bw),污灌区稻米总汞及甲基汞暴露对居民健康风险总体仍在安全阈值内,但个别汞污染较严重地块甲基汞暴露风险值得高度关注.土壤甲基汞含量仅与土壤总汞含量及黏粒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性水平,稻米甲基汞含量与土壤总汞含量、土壤甲基汞含量、稻米总汞含量及黏粒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0.
第二松花江渔民发汞动态观察及其发血汞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超  冀致敏 《环境科学》1987,(5):38-40,88
第二松花江被含汞工业废水污染后,通过水系食物链的生物浓缩作用,江鱼体内富集相当量的甲基汞。渔民长期食用甲基汞污染的江鱼,其健康已受到危害。文献曾报道发汞含量可反映接触汞者不同时期体内的蓄积程度。为阐明松花江汞污染对渔民健康的影响,我们曾对第二松花江284名渔民、未被汞污染地区144名对照渔民和839名城  相似文献   

11.
甲基汞为亲脂性神经毒物,主要侵犯人体的神经系统,其中毒表现为:口服引起急性胃肠炎;神经类症状有:神经衰弱,精神障碍,昏迷,向心性视野缩小;严重则可引发肾脏损害。环境中排放的汞,在一定酸性条件下转化成甲基汞,在鱼体内富集,人食用被汞污染的鱼虾贝类后极易中毒。因此,对不同时期的水质及水产品中的甲基汞进行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一般来说高汞鱼的出现总是与工业排放的汞点源有关,最近几年由于在荒远的湖泊中捕获鱼体汞的含量较高,因此人们又重新认识了汞在环境中的传播和衰减。 汞在鱼体内主要是以甲基汞的形式存在于肌肉组织中。吃鱼是汞进入人体的主  相似文献   

13.
自日本水俣湾发生汞中毒惨剧后,人们注意了环境中汞的研究。主要研究汞在湖泊环境中的循回及其对人的最大潜在中毒作用,人们早已知道,天然汞(除气态外)被风化后很快为自然水体中沉积物所吸收。最近发现在沉积物中惰性汞经过微生物活动可能变为可溶的甲汞(Methylmcrcury)化合物,然后被运移到食物链中。这一事实使许多研究者注意可能作为环境污染源的沉积物中汞含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节肢动物体内的总汞和甲基汞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冬梅  王起超  张仲胜  郑娜  张秀武 《环境科学》2007,28(11):2586-2590
分析了汞污染区河流沿岸草本植物及节肢动物样品中的汞含量.结果表明,节肢动物飞蝗、中华蚱蜢总汞含量分别为0 .032~0 .402 mg·kg-1、0 .023~0 .362 mg·kg-1,高于非污染区1个数量级.飞蝗、中华蚱蜢甲基汞含量分别为0 .003~0 .031mg·kg-1、0 .004~0 .015 mg·kg-1,占总汞比例分别为3 .5%~49 .7%和2 .0%~44 .4%.飞蝗、中华蚱蜢体内(一级消费者)汞含量低于其食物草本植物,与未受污染地区不同;螳螂体内(二级消费者)汞明显累积.飞蝗体内总汞含量随着个体长度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在中华蚱蜢体内则先增长后下降,甲基汞随着个体长度增长呈上升趋势;节肢动物个体不同部位中汞含量明显不同,腹>胸>头.节肢动物体内汞和甲基汞可能导致野生鸟类、家禽、两栖类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5.
汞是铅锌矿石的常见伴生元素,铅锌冶炼活动会给当地居民带来潜在汞暴露风险.为了解铅锌矿区居民血液汞暴露及健康风险,选择贵州省赫章县为研究区域,以贵阳市为对照区,分别采集居民血液样品418和118份,利用冷原子荧光法测定其总汞和甲基汞含量,结合年龄和性别分析血液总汞与甲基汞含量特征,估算育龄期妇女头发甲基汞含量并进行甲基汞暴露致新生儿IQ(智商)损失评估,利用单区室PBPK(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预测居民甲基汞ADI(日均摄入量).结果表明:①铅锌矿区(赫章县)和对照区居民血液总汞含量几何均值分别为(3.11±5.05)和(1.83±1.19)μg/L,范围分别为0.63~54.26和0.46~11.88 μg/L,分别有21.5%和0.85%的血液样本总汞含量超过人体血液总汞安全限值(5.8 μg/L).②铅锌矿区成年居民和0~6岁儿童血液总汞含量分别为(2.80±3.85)和(2.49±2.08)μg/L,分别有77和7人血液总汞含量超过5.8 μg/L,超标率分别为24.37%和10.61%,存在潜在总汞暴露风险.③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显示,铅锌矿区居民血液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分别与年龄(R=0.108,P < 0.05)和性别(R=-0.185,P < 0.05)相关,老年人较其他年龄段人群总汞暴露的风险更高,其血液总汞含量达(5.29±5.03)μg/L;男性血液甲基汞含量〔(0.24±0.32)μg/L〕高于女性〔(0.18±0.22)μg/L〕.④蒙特卡洛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铅锌矿区和对照区育龄妇女头发甲基汞平均含量分别为(0.07±0.11)和(0.11±0.13)mg/kg,范围分别为0~11.81和0~5.74 mg/kg,其中铅锌矿区2.27%的育龄期妇女头发甲基汞含量超过发汞临界值(0.58 mg/kg),导致IQ评分为70~70.18分范围内的约0.05%的婴儿从IQ正常转变为MMR(轻度智力低下).⑤单区室PBPK模型预测表明,铅锌矿区和对照区居民甲基汞日均摄入量分别为(0.005±0.006)和(0.007±0.008)μg/kg,分别有0.082%和0.013%的居民甲基汞日均摄入量超过RfD(参考剂量值,0.1 μg/kg).研究显示:铅锌矿区成年居民和0~6岁儿童血液总汞含量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男性血液甲基汞含量明显高于女性;铅锌矿区约2.27%的育龄期妇女头发甲基汞含量超过发汞临界值,可致IQ评分在70~70.18分范围内的约0.05%的婴儿从智力正常转变为MMR;铅锌矿区居民甲基汞非致癌风险高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16.
水稻具有很强的甲基汞(MeHg)富集能力,从而增加了汞污染地区居民甲基汞暴露的风险.本研究利用开顶气室熏蒸实验和土壤加汞培育实验探究水稻各组织中MeHg富集对大气中的气态单质汞(GEM)浓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水稻根中甲基汞含量与土壤中甲基汞含量显著正相关(r=0.9462~0.9870,p0.05),与大气汞含量无线性关系(p0.05),表明水稻根中的MeHg主要来自土壤.水稻茎中甲基汞含量随土壤甲基汞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上部茎:r=0.8560,p0.05;下部茎:r=0.9178~0.9484,p0.05),与大气汞含量没有相关性(p0.05),但在气室熏蒸实验中上部茎中的甲基汞含量高于下部茎;而在土壤加汞培育实验中下部茎中的甲基汞含量高于上部茎,表明水稻茎主要受土壤汞的影响,且大气汞可能对水稻上部茎甲基汞的富集有一定的影响.水稻叶中甲基汞含量与土壤甲基汞含量显著正相关(r=0.9708,p0.01),与大气汞含量无线性关系,但在气室熏蒸实验中实验组叶中甲基汞的含量高于对照组,表明水稻叶中的甲基汞可能受土壤甲基汞和大气汞的共同影响.水稻籽粒中甲基汞的含量与土壤甲基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046~0.9865,p0.05),与大气汞含量无明显的线性关系(p0.05),表明水稻籽粒中的甲基汞主要来自土壤,但在水稻上部茎和叶中甲基汞含量受一定程度大气汞含量影响的情况下势必会对水稻籽粒甲基汞的富集产生影响,但究竟有多大程度影响或量化其贡献还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松花江鱼类系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江主要工业汞源根治后,该江吉林市至三岔河口和三岔河口至同江江段总汞与甲基汞已分别降到轻、中度污染水平。各江段鱼类总汞与甲基汞污染水平均表现出: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植物食性鱼类;底层鱼类>中、上层鱼类;无鳞鱼类>有鳞鱼类。各江段每种鱼类肌肉中甲基汞含量与总汞含量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脲酶、乳酸脱氢酶活力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鱼类肌肉中总汞含量与江水中总汞含量之间呈明显的多元直线、多元对数和多元指数回归关系;鱼类肌肉中甲基汞含量与江水中甲基汞含量之间呈明显的多元对数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欧洲,自从日内瓦公约签订以来,人们做了很大的努力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在酸雨频率下降的同时,大气中汞的浓度与沉降量也显著的下降.研究发现,酸雨程度的降低会增加地表径流中溶解性有机碳的含量,进而增强了流域内汞的传输,使得水体内甲基汞的含量增加,导致鱼体内甲基汞含量升高.挪威的汞污染主要来源于欧洲其  相似文献   

19.
蓟运河汞污染化学地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蓟运河汞污染化学地理研究,查清了河水沉积物中汞和甲基汞的含量范围,水平和垂直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研究了汞存在的形态;揭示了汞在河流中的富集区;作出了河流汞污染状况的分区,初步提出了治理河道汞污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自然保护区贵州草海湿地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草海湖中深水区和湖边浅水区生长的底栖动物,测定其总汞和甲基汞,探讨底栖动物汞和甲基汞分布特征及其对沉积物汞的响应特征,并评估了其面临的汞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底栖动物总汞含量范围为0.51~46.55 ng·g~(-1)(均值7.82 ng·g~(-1)),甲基汞含量范围为0.04~27.71 ng·g~(-1)(均值4.31 ng·g~(-1)),低于其他自然保护区报道的底栖动物的汞含量.对比发现,夏季底栖动物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均高于其他季节;湖边点底栖动物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均高于湖中点同种类底栖动物汞含量,这与沉积物中甲基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却与沉积物总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相反,且中华圆田螺甲基汞含量与沉积物甲基汞含量呈显著相关(r=0.52,P0.05),表明湖边浅水区沉积物汞的甲基化程度、生物可利用性都明显高于湖中深水区.湖中湖边沉积物有机质的含量差异以及湖边沉积物存在干湿交替可能导致了这种明显的差异.底栖动物对水体或沉积物总汞和甲基汞的富集系数均较高,这些高富集系数足以引起对草海湿地水生食物链中汞污染风险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