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川新区建设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结合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城乡一体化和生态生产的城市发展思路,建立了土地容量与人口适宜容量数学模型。根据铜川新区具有的自然优势,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角度,针对铜川新区的土地容量与人口适宜容量,探讨了将铜川新区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人口适宜的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扬州城市生态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近年来扬州城市生态系统发展趋势,根据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从社会、经济、自然三个方面构建了扬州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扬州市2000—2007年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扬州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稳定,呈稳定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浅析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人们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构想,即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地。山水园林城市与生态城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生态亚系统入手,分析了重庆市生态系统的现状,主要是提出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5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系统能值分析(EMA)的原理与步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介绍能值分析方法在城市生态学动态研究和定量研究中的应用原理与步骤,为人们客观评价自然环境对城市发展的贡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作为人类环境问题和危机产生的重要策源地,建立反映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评价结论,指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必要。文章在城市作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人工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社会生态亚系统、经济生态亚系统及自然生态亚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和城市生态系统主要生物成分组成、结构与功能关系,系统的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社会为评价要素,下设12个一级指标及42个二级指标,为评价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一体,表现在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和生态良性循环.本文结合目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明确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建立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提高常规能源的使用效率等几点建议和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中战略环境评价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本文阐述了开展城市化进程中SEA的必然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城市生态学理念为开展城市化进程的SEA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城市化进程的SEA又是保证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既要能保证城市持续增长,更要保证城市发展的质量,既要满足城市发展对资源环境的需求,更要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应做到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城市,必须进行观念创新。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对象要从以物和事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培育和贯彻“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问题,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出发,运用数学模型对绥化市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2004年绥化市生态系统综合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但有逐年好转的趋势。其中自然子系统的健康水平最好,对综合健康指数贡献值最大,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对综合健康指数的贡献值相对较小。提高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健康水平,使经济、社会和自然三大子系统健康协调发展是提高绥化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邹骥  杨宝路 《环境保护》2007,380(9B):31-34
生态经济市建设是在当今国际,国内发展大趋势下处于社会经济发展起飞阶段的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所要求的崭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长春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宏哲 《环境保护》2002,(10):30-32
建设生态型城市是人类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环境的客观需要,是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和实现经济稳步发展的正确选择。本文阐述了长春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必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及其实施构想,为长春建设生态型城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生态经济市建设是今后城市建设的模式,在城市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城市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3.
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本文探讨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并采用综合加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生态城市评价的灰色关联度模型。结合南京生态城市系统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南京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生态城市的管理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4.
广州城市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研究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本研究应用H.T.Odum创立的最新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观角度对广州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一系列能值指标,定量分析了系统的基本生态流,评价了广州城市生态系统自然环境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其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的基础。本文从生态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入手,系统分析了我国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并着重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跨进21世纪的城市生态经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进21世纪的城市生态经济管理UrbanEcologicalEconomyManagementTowards21stCentury王松霈(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城市生态经济研究会北京100732)一、实行生态经济管理是时代的要求人类社会的发展,从人与自然的...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2006,(4B):64-66
乐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生态环境良好,区域特色显著,拥有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乐山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第一山“和将乐山市建设成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为乐山市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依据葫芦岛自然、经济、污染现状,提出要发展就要建设生态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概念,同时指出重点放在调整行业结构和城市布局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提高公众生态意思,加强城市环境基础建设,建立城市自然保护区,加强一旦工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等多方面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生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  相似文献   

20.
1997年5月,原国家环保局向47个重点城市,发出了《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国务院批准的环保“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规定了要建成若干个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示范城币。通过创城活动,树立一批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环保模范城市,以此推动我国环境保护进程。这对我国城市实施对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和国际接轨、增强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环保模范城市的标志是,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