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防止斜井跑车的安全措施很多,其中常见的有:兜车安全绳,井口安全挡车器,钢丝绳挡车器,手拉常闭式钢轨挡车器和自动防跑钢轨挡车器等。我们分析了上述挡车器的优缺点,试制出一种滑杆式自动落网安全捞车器,保证了斜井开拓工程的安全。 滑杆式自动落网安全捞车器主要由钢丝绳编制的捞车网、冲击杆、兜网滑杆、拉网钢丝绳和插销等部件组成(见图1、2)。 在销子架前一定距离处,安装牢固的捞车钢丝绳网,通过拉网钢丝绳和销子可以把网提起。在正常情况下,矿车往返运行,只能碰撞冲击杆作小角度摆动,无力将销子打开,保证矿车畅通无阻。在脱钩、断绳、…  相似文献   

2.
桥式起重机大车车轮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车轮与轨道产生横向滑动,导致车轮轮缘与轨道挤紧,引起运行阻力增大,造成车轮轮缘与钢轨磨损的现象称为啃轨。啃轨将使车轮与钢轨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严重时还会使起重机脱轨,造成设备和人身伤亡事故,并且对轨道的固定和房梁(或路基)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车轮啃轨的原因及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压注脂技术,向运行中的钢丝绳麻芯内注入专用的钢丝绳防护脂.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防止因钢丝绳锈蚀、磨损和疲劳损伤而造成断绳事故.  相似文献   

4.
在起重机检验中.有时发现起重机大车或小车在运行中.其车轮轮缘与轨道磨擦或挤紧.引起运行阻力的增加造成轮缘或钢轨过早损坏.这就是常说的“啃轨”现象。起重机“啃轨”使车轮与钢轨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而且还对轨道的固定和房梁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时还会使起重机或小车脱轨.造成设备和人身伤亡事故。根据对起重机多年的检测及工作的实践,现浅谈一下起重机“啃轨”的成因、修理及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5.
1常用导绳器的结构和原理 导绳器的作用是使钢丝绳自动规则缠绕,防止出现跳槽现象导致钢丝绳乱绳、变形、加速磨损等而降低安全性。导绳器另一作用就是自动上下限位,当电动葫芦上升或者下降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导绳器把电动葫芦卷筒上的拉杆顶进或者拉出,这样断火限位器就处于断电或通电状态,从而使葫芦自动停止或运行。  相似文献   

6.
贵州汞矿研制的GQ6-1型汞罐自动清洗机,有效地解决了高纯汞盛汞罐清洗时的汞毒、噪声、劳动繁重且工效低、质量差等问题。该机的主轴定位系统采取电气制动与液压定位相结合,可保证频繁重复定位的精度。还采用顺控器、液压集成块等技术,设计了汞罐自动上、卸料多功能机构,为汞成  相似文献   

7.
龙门起重机与桥式起重机在正常行驶中,其车轮轮缘与轨道应保持20mm~30mm的侧隙.当大车运行时,其轮缘与轨道发生挤紧,大大增加了其运行阻力,这就是发生了啃道现象.啃道现象是起重机运行中的一种常见病.轻则致使起重机车轮和钢轨同时加速磨损报废,重则对路轨的固定和基础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啃道极严重时还会导致起重机运行时脱轨,引发重大人身和设备事故.因此,对啃轨现象我们极不能轻视,必须学会对啃轨的判断,弄清原因,从而加以整改,防范起重机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斜井采用矿车提升时,矿车与钢丝绳之间是用插销连接的,有时由于操作疏忽,插销没有插好,就把矿车推入斜井,这样就会造成重大跑车事故。为此,十五冶四公司试制了一种斜井自动挡车器。从破坏性试验和长期运行的结果来看,这是一项简易有效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皮带运输机上安装简便且其工作原理简单新颖的刮擦器《Raciar》,主要是利用一根直径4.5 mm 的钢丝绳,将其轻微拉紧(拉力约10kg)经滑轮穿绕成4根安装于皮带之下,与皮带运行方向呈垂直状态(图1),且和皮带的弧形外缘相吻合(图2)。通过钢丝绳的感应振动除去皮带表面粘附的污物,这对于皮带没有任何磨损,钢丝绳的磨损也微小。使用的钢丝绳最长约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行车安全,我车间在安全科和设备科的帮助下,研制成功一种行车液压限量器。通过使用,数据准确、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作 用 行车液压限量器是一种限制行车超负荷使用的安全保护装置。当行车超负荷时,通过该装置的液压油,使电接点压力表的常开触点闭合,经过中间继电器,使信号灯亮、铃响、并断路。这样,不但保证了安全生产,同时对延长行车寿命起到了重要作用。 工作原理 将起重吊勾上端的钢丝绳如图1绕过拉轮,用一个钢丝绳卡固定。再把钢丝绳向下绕过拉螺丝的下端,也用一个钢丝绳卡固定。当行车超负荷时,活塞杆向下移动,压缩油缸的机油…  相似文献   

11.
天车啃道     
正常运行的天车,车轮轮缘与轨道是有一定间隙的(一般为20—30毫米),当天车车轮相对轨道产生侧向滑动,从而使轮缘与轨道相挤,在运行中产生强烈的磨损,这种现象是无车啃道,也有叫天车咬道的。 天车啃道是轮缘与轨道摩擦阻力增大的过程(也是水平侧力增大的过程),是车体走斜(偏)的结果(见图1) 天车啃道严重地威胁安全生产,啃道造成的常见事故是天车脱轨。天车在操作中突然脱轨可能引起各种各样的设备与人身事故。如某厂铸工车间天车长期啃道得不到维修,在一次操作中,天车突然一震,轮缘爬到轨道顶面而使天车脱轨;由于啃道轮缘对轨道产生较大的侧…  相似文献   

12.
由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和华中理工大学共同研制的GDJY—I型便携式钢丝绳断丝检测仪的主要特性为:定量识别运行过程中钢丝绳的断丝根数及断丝位置,准确显示最危险捻距处的断丝根数,当断丝数超过安全规程或设定的参数时自动报警。该仪器运行稳定可靠,检测精度高,测试数据准确,仪器结构紧凑,携带方便,抗干扰能力和适应性强,是一种适合目前各类  相似文献   

13.
《KJB型箕斗防坠抓捕器》是由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和邢台矿业集团共同研制完成,通过国家鉴定,荣获2002年度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三等奖。此装置重量轻,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可靠,在箕斗防坠抓捕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在钢轨罐道提升容器防坠抓捕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箕斗安全提升提供了保障。钢轨导向提升防坠是提升安全保护重要环节,由于箕斗坠井事故时有发生,它严重制约着生产,影响安全。箕斗一旦坠井,不仅造成设备损坏,而且严重影响生产。KJB型箕斗防坠抓捕器是钢轨导向防坠制动的可靠  相似文献   

14.
GB/T 34198—2017《起重机用钢丝绳》国家标准于201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文主要介绍了钢丝绳相关标准的历次制(修)订情况,新标准和其他类似标准间的联系与特点,并针对该标准中钢丝绳的级别、绳芯润滑、股中制绳钢丝接头、钢丝绳捻距、涂油方式、钢丝绳直径这几方面重点进行了解析与思考。该标准的实施不仅为起重机用钢丝绳生产和使用单位提供指导和遵循,也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助力起重机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所介绍的自动注油装置是通过一圆柱形铝合金开口轴环对钢丝绳施加润滑油。该轴环通过可伸缩软管连接至润滑油箱,油箱压力达10~6Pa。在此压力下,允许双向注油并能注高粘度润滑油。开口轴环的一侧用铰链连接,轴环绕钢绳配置并借助两螺栓夹紧,用聚氨脂密封,有压润滑油保持在环内。在钢丝绳进入密封区域之前,借助一对刮油器  相似文献   

16.
钢丝绳作为起重、运输、提升及承载设备中的重要构件,被广泛应用于矿井、运输、建筑、旅游等行业。在钢丝绳的使用过程中,其损伤程度及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设备及人身安全,由于钢丝绳的故障而引起的重大设备及人身事故,国内外时有发生。例如,1986年,四川达县吊桥钢丝绳断裂,死伤31人;1987年,海军某部深潜点因绳索断而丢失,直接损失1500万美元;山东张家洼矿因绳断事故死8人;1989年6月,美国卫星发射装置的钢丝绳断裂吊钩下坠,损坏价值4800万美元的通讯卫星。这些事例表明,如何确保运行中的钢丝绳安全可靠地工作,成为钢丝绳使用的关键。 目前,国…  相似文献   

17.
由四川芙蓉矿务局所属的川煤五处职工自行研制的矿用自动快速捕尘器于日前喜获国家专利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 该捕尘器是一种利用放炮冲击波自动打开的风水联动喷雾捕尘装备,放炮前安装在煤矿井下巷道帮上,放炮后能在5分钟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智能自动自救器的研发创新及技术优势。智能自动自救器由气体监测单元、智能判断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无线充电单元、供氧单元、隔绝式循环呼吸单元等构成。经智能判断是否需要开启自动自救器,使佩戴者在有合成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抢险救援或快速离开灾变现场。  相似文献   

19.
斜井是矿山提升运输的咽喉,也是人员上下坑的通道之一。斜井提升是否安全可靠,直接关系到人身及设备的安全。为保障安全,大厂矿务局长坡锡矿机械化试验室研制成功了斜井自动捞车器。该捞车器自1979年11月正式用于长坡锡矿106斜井以来,曾多次拦住了脱钩的矿车。这套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便于安装维护、工作稳定可靠。 主要结构 1.机械系统:在距井口15米和距井底10米处各设一道拦车网。拦车网以主绳为经,以链条为纬编织而成,链条悬吊在角钢横梁上。拦车网的结构如图1A-A剖面所示。5根直径为15.5毫米和1根直径为17.5毫米的钢绳是承受冲击…  相似文献   

20.
为施工人员选择和配置安全可靠的个人防坠器,每年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强制检定,是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重要手段。某型速差自控器在冲击试验中发生了钢丝绳断裂事故,为了查找和分析事故的真正原因,对不同厂家的速差自控器抽样,在相同试验方法和检测条件下进行冲击试验,并根据相关的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力学性能对比分析研究,找到了造成钢丝绳断裂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该类型速差自控器使用的钢丝绳直径偏细以及缺少内部或外部缓冲器,研究中还发现部分国内标准技术要求不够明确,制造、检测和使用方对速差自控器相关标准理解存在偏差,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针对现有的部分速差自控器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根据现行最新标准和实际工作条件,提出改进了的检测方法和防范措施,从源头上防范坠落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