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气采样中气象要素的测定蒋泰国,陆友生(江苏省海门市环境监测站226100)在大气现场采样过程中,必须进行气象要素的测定。实测中按下式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体积(气温为零度,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式中:V0──标准体积,升。Vt──采样点温度为t℃时...  相似文献   

2.
大气连续自动采样中的质量保证赵柳生(乌鲁木齐市环境科研监测中心站830000)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质量保证工作,由于监测手段,方法及气体的特性,决定了它较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有较大的难度。《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简称规范)主要针对实验室内的操作提出了大气监...  相似文献   

3.
大气二氧化硫采样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气二氧化硫连续自动采样过程中的导气管吸附,样品的放置时间,吸收液的放置时间,采样高度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导气管的吸附是使二氧化硫的监测值较五日采样法明显偏低的主要因素,其余方面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气中SO_2、NO_x、TSP和CO平行采样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地面与楼顶采样的差异不显著,其浓度变化有随高度呈规律性的变化趋向,降雪具有明显的洗脱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大气采样点的模糊聚类优选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数理统计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大气采样点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聚类相关分析,优选出较科学、合理且足以能反映城市大气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的采样点。文中详细介绍了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相同地点、相同条件下的自动监测和24h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找出了2种监测结果间的回归方程,以保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7.
大气采样点的优化体现了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对于大气环境要素的监测,应尽可能使每个采样点获得的数据覆盖面大、代表性强、重复性小。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学聚类分析方法对南京市城区十八个监测点连续三年的测定数据进行聚类相关分析,去除重复性大、且对总体污染水平无显著性影响的测点,选出比较科学,合理而足够反映出南京城市大气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的采样点。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常规大气环境例行监测时,根据规范和有关的监测质量管理规定,采样用吸收管除了要有一定的吸收效率外,其阻力应在(40~50)百帕范围内.每次例行监测前,随机抽查20%以上的吸收管,要求合格率在90%以上.实际工作中,90%的合格率往往难以达到,因为前次采样过程中吸入的尘埃极易滞留在吸收管的筛板微孔中,使吸收管被淘汰而需添新管.另一方面,因吸收管生产技术所限,在选用合乎阻力要求的新管时也将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提高“大气二氧化硫24h连续采样及实验室分析”监测结果准确度几点注意事项。通过实验证明了样品的稳定性及不同的显色温度下相应的显色时间和稳定时间,探讨了用此监测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时,测定值偏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和废气部分)(以下简称《规范》).本文针对大气NO_x连续24小时采样实验室分析法中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除验证了《规范》规定某些技术指标的合理性、适用性外,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提出了一定修正意见,供大气监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连续采样与五日法采样效果及费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连续采样与五日法采样五种方法监测结果及所需费用的比较,得出连续采样方法监测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合理性,一次性投资大,但运行费用并不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国内含油水样采集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国内报道的几种测定油含量的水样采集设备及方法,评述了其优缺点,提出了设计思想及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大气连续采样在乌鲁木齐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乌鲁木齐市大气连续采样方法试运行实验进行总结,比较了以往的定时采样方法后认为,连续采样方法更准确反映本地大气污染物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应用多目标决策中的TOPSIS法(即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对湖南长沙等十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与欧几里德贴近度法和上海指数法相比较,认为该评价方法对比较多个城市(或多个监测点,下同)的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比欧几里德贴近度法和上海指数法均优越.  相似文献   

15.
土地沙漠化监测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评述国内外的沙漠化监测指标体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沙漠化监测的主要内容,提出建立沙漠化监测指标体系的原则并设置了监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选取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运算样本,以大气污染物各级标准值作为样本输入信息,建立了大气环境质量的B-P网络评价模型,该模型用于武汉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并与用模糊数学评价结果比较,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具有通用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监测数据的法律地位,对指导当前的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评价大气环境的好坏,实质上是看测定值是否超过“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国标”)中规定的浓度限值,继而计算超标率、超标倍数、综合指数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状态,使得分析结果偏离了实际情况而产生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