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探讨了用棱边波测量钢构件缺陷深度的方法及试验结果,并提出了声程修正方案,用以提高测量精度,为棱边波法测量缺陷的真实尺寸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示踪气体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方法,详细介绍了示踪气体在通风中的应用,并介绍了示踪气体测量技术的仪表及示踪气体的选用.认为示踪气体测量技术能方便、准确地测量通风方面的参数,是一种较理想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从监管视角测量企业安全绩效对事故预防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梳理了企业安全绩效测量的研究背景、存在的问题及目前我国企业安全绩效测量维度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急需建立超越技术特性、反映事故后果和管理过程的统一的安全绩效测量维度。目前,我国以事故致因理论和安全管理体系为切入点,通过事故致因逆推法和信息沉淀的方法建立了安全绩效维度,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数据包络分析及实证研究等方法验证了安全绩效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示踪气体测量理论及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示踪气体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方法,详细介绍了示踪气体在通风中的应用,并介绍了示踪气体测量技术的仪表及示踪气体的选用。认为示踪气体测量技术能方便,准确地测量通风方面的参数,是一种较理想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5.
红外热像仪可以测量被测目标的温度场分布,并以图像的形式表示,可以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方法进行燃烧火焰温度的重建。另外,红外热像仪采用非接触式测量且反应速度快,可进行火焰动态测量。本文采用红外热像仪对火焰温度场进行测试,并分析了测量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因素及一些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6.
门扇间隙及层、轿门地坎尺寸的测量是电梯检验过程中的重要检验项目,但也是最繁琐的项目,不仅测量数据多,而且数据读取困难。本文通过设计一简易测量工具,可以实现快速测量,并能准确判断是否合格,极大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检验检测效率,而且简易测量工具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测量准确度是测量系统测量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安全帽冲击吸收测量过程中,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很多,包括测量仪器、操作程序、测量人员、环境及软件等。由于安全帽的冲击吸收性能测试是破坏性试验,被测样本不能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有机热载体锅炉能效测试的关键是准确测量高温导热介质的流量。在锅炉运行条件下,利用高温超声波流量检测系统对导热介质的流量进行测量,不失为一种可靠的测量方法。本文首先对高温超声波流量检测技术的原理及特点进行阐述,然后分析了运用该检测系统测量有机热载体锅炉介质流量的工艺要点,并对安装和调试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锅炉能效测试实践,给出了具体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自动变光焊接滤光镜转换时间的含意及重要性,通过实际测量数据定量论述了转换时间随温度变化、驱动电路变化、液晶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变化,介绍了对转换时间的测量方法及对测量精度的合理认识,并对该重要指标的合理标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检验过程中厂内机动车辆车外最大允许噪声测量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检验规程、标准及规范,从实际检验角度出发,对厂内机动车辆车外最大允许噪声测量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并就检测行业在此方面测量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笔者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正交试验响应面法的烟气层概率分布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志刚  李彬  陈硕  杨瑞新 《火灾科学》2009,18(4):192-199
为计算随机参数下火灾烟气层温度和厚度的概率分布,该文提出了基于正交试验响应面的可靠度计算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表确定分析计算参数组,并借助火灾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不同参数组下烟气层的温度和厚度响应,进一步拟合出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的响应面函数,在此基础上结合验算点法计算烟气层温度和厚度的概率分布,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计算量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根据稳定线性热分层环境下羽流积分控制方程,分析了温度因素对羽流中性浮力点高度和羽流最大上升高度的影响,在大空间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实验,采集环境温度,计算竖向温度梯度,利用摄像机拍摄并记录烟气层上升高度,通过实验数据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开展了点火源引燃的上坡火蔓延实验,用刨花丝为燃料,研究不同坡度角对火蔓延速率、火线夹角、火焰长度、火焰倾斜角等的影响规律,并简要分析了火焰对火前未燃燃料的辐射传热。发现平坡条件下会形成圆形火线,而坡度条件下会形成泪滴状的火线。当坡度角高于20°时,上坡火蔓延速率随坡度的增大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磷酸季戊四醇三聚氰胺盐(PPMS)合成过程中加入碳纳米管(CNT)合成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膨胀阻燃剂(PPMSCNT),并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将所合成的PPMS和PPMS-CNT分别加入环氧树脂中,利用FTIR、TG、锥形量热仪和烟密度试验对其阻燃和抑烟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相同添加量下的PPMS-CNT在环氧树脂中阻燃和抑烟效果明显优于PPMS。添加质量分数15%PPMS-CNT时,阻燃环氧树脂的峰值热释放速率、总释放热、峰值生烟速率和总生烟量相比于纯EP分别下降了68.2%、28.8%、66.7%和42.8%。热重分析表明,PPMS-CNT相比于PPMS能更有效地增强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和成炭性能,进而表现出较好的阻燃和抑烟效果。炭层分析表明,CNT的加入能促进PPMS在膨胀过程中形成更多的P—O—C交联结构,以有效增强炭层的致密性。研究表明,含碳纳米管的有机-无机杂化膨胀阻燃剂的加入能显著提高环氧树脂的阻燃和抑烟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走廊中防排烟的影响因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排烟口布置方式、走廊净高度和排烟速率以及挡烟垂壁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排烟口的布置方式不同对排烟效果的影响很大;排烟口置于顶棚时比排烟口置于侧壁时排烟效率高,走廊内危险性低;走廊净高对烟气的沉降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走廊净高低,危险性大;高层建筑走廊机械排烟时,排烟速率对排烟效果影响很大;挡烟垂壁能够较好地降低挡烟垂壁下游走廊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不同通风条件对柴油池火燃烧特性及引燃特性的影响,进行205 mm带水垫层柴油池火的引燃实验,通过对池火燃料的质量损失速率、火焰高度、温度及热辐射等的监测,分析通风环境中柴油池火的热传递规律。结果表明:当风速为0.5 m/s时,火灾进入旺盛阶段的时间提前,火焰平均温度最高;当风速为1 m/s时,风速的增加导致油池火的质量损失速率增加,位于主火源下风向的待引燃火源获得的热辐射通量增大,火灾旺盛阶段火焰的平均温度降低,火焰高度降低,下风向相邻油盘引燃的时间提前;1 m/s情况下,205 mm带水垫层柴油池火的安全间距需增加到1D以上;通风环境对池火发展及蔓延的影响是显著的,应适当加大下风向可燃物的安全间距,合理选择通风排烟风速,优化火灾应急救援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设计火灾探测系统时,提供探测器的选型依据,该文通过火灾探测综合模拟试验平台(FE/DE),利用四种国家标准火所用燃料生成典型火灾烟气,对光电型与离子型两种常规点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灵敏度性能进行了评测与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木材热解生成烟气,与离子感烟探测器相比,光电型探测器的输出烟值增加更为急剧。然而对于棉绳阴燃火、聚氨脂塑料火及正庚烷火生成的烟气,离子型比光电型响应更为灵敏,特别是对于后两者明火生成的能够吸收光而减弱光散射的黑烟。最后指出,依据监控场所中可能存在的可燃物种类而选择相应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将提高所设计火灾报警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低密度聚乙烯(LDPE)阻燃性能和阻燃L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抑烟性能,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包覆二乙基次磷酸铝(ADP)的MF@ADP微胶囊,再引入三聚氰胺聚磷酸(MPP)与MF@ADP进行协效复配,熔融共混制备阻燃LDPE复合材料。通过氧指数、热重分析、力学测试和烟密度测试等研究复合材料的阻燃、力学和抑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F@ADP微胶囊能改善阻燃剂与复合材料之间的相容性,与MPP复配构成的磷-氮膨胀阻燃体系能有效提高LDPE的抑烟性能;当MF@ADP∶MPP的质量比为2∶1时,材料的LOI达到了30.6%,垂直燃烧测试达到UL-94 V0级,拉伸强度为11.8 MPa,且形成的P/N/O高聚物炭层稳定性更高,可减少LDPE燃烧释放的烟雾量。  相似文献   

19.
Flame Retardation and Smoke Suppression of PV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lameRetardationandSmokeSuppressionofPVCWangZhengzhou;D.D.Drysdale(UnitofFireSafetyEngineeringUnivesityofEdinburghEdinburghEH...  相似文献   

20.
朱超  张英  孙金华 《火灾科学》2010,19(4):232-238
选取了尺寸为400mm×90mm×3mm质地较为均匀的白木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试样放置角度和不同外加辐射强度作用下的火焰高度、火蔓延速率和失重速率等火蔓延参数进行了测量,以研究试样放置角度和辐射强度对可炭化固体表面火蔓延的作用规律。研究发现,试样表面的火蔓延速率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角度在负角度范围内时,角度的变化对火蔓延速率的影响不大,当角度在正角度范围内时,火蔓延速率随着角度的增加而迅速上升。试样失重速率随着辐射强度以及试样放置角度的增加而增加。火焰高度会随着外加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与试样失重速率的0.4次方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