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境》2008,(12)
智能化浇灌系统智能浇灌系统采用优质的高分子塑胶市才质,由微电脑控制操作,可以将土壤水分、植物生长、蒸发、蒸腾等各种环境信息反馈给中央计算机,比手动或半自动灌溉节约一半用水量,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直流电池供电,安全节能,适用于社区绿化带灌溉。  相似文献   

2.
再生回用水灌溉对作物品质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考查了不同水质(三级处理水、二级处理水、污水、清水作对照)灌溉对农作物(黄瓜、白菜和玉米)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灌溉后农作物的可食用部分中的氯离子、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残留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三级水和二级水浇灌对作物品质无显著影响,污水浇灌可使部分营养成分含量升高,如以蛋白质为例,4种水浇灌时3种作物中蛋白质含量范围分别为:黄瓜0.736?2~0.812?5 mg/kg;白菜0.134?8~0.164?5 mg/kg;玉米10.28~10.84 mg/kg.污水浇灌会产生较高的硝酸盐积累,其中污水浇灌的白菜中硝酸盐含量高达554.4 mg/kg,已达到污染水平.三级水和二级水灌溉对作物中重金属含量影响不大,而污水浇灌会使作物中重金属发生明显的积累,因此污水不适于作灌溉水源.短期灌溉内土壤的钠吸附比(SAR)在3.5~4.5之间,表明土壤未发生明显碱化,重金属也未发生显著积累.  相似文献   

3.
再生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潜在途径之一,关于再生水灌溉条件下蔬菜中重金属的富集情况及污染风险至今仍缺乏研究。本文通过不同水体浇灌蔬菜的试验研究,比较污水浇灌和自来水浇灌,再生水灌溉对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相对较小,极大的节约了水资源成本,并为蔬菜提供了大量的生长元素。结果表明,浇灌60 d后,再生水中的重金属在土壤中有一定的富集,但随着淋溶时间的延长,重金属浓度保持不变;在垂直迁移上重金属的浓度变化也不大,基本呈水平趋势;相比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再生水浇灌后的土壤没有额外超标,优于蔬菜种植的土壤标准要求。然而再生水浇灌的蔬菜,重金属有一定的富集,不同的蔬菜品种,重金属富集的情况不同,果实类苦瓜基本处于相对可食用的范围,而茎叶类菜心超出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国家标准(GB 2762—2005)。  相似文献   

4.
从天津市农科院获悉:为开辟滨海新区农业灌溉“以咸代淡”的新型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天津市大胆尝试微咸水、海水灌溉技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微咸水农业示范园区日前正式启动建设,直接利用海水浇灌蔬菜粮食等10余种粮经作物将成为现实。据了解,滨海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再生水一般用来绿化、冲厕和洗车,用于农田灌溉还是空白点。这其中涉及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等许多瓶颈问题无法解决,影响了再生水的综合利用。为解决这个难题,天津市水利局等单位从2004年开始,在国内率先进行用再生水灌溉农田试验。他们利用武清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生产的再生水浇灌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科研人员首先对再生水质量进行严格检测,科学控制水中氮等污染物的含量;再根据土壤条件、植物品种科学控制再生水浇灌总量和浇灌周期,确保对生态环境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依靠大自然:尼日利亚北部的野生食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 在西非半干旱地区,当地农村社区都使用许多野生植物来补充其日常食品的不足,他(她)们的日常食品主要来自靠雨水浇灌种植出来的主食,比如小米、高粱、花生和豇豆等.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减量化的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传斌  刘晶茹  王如松  张艺山 《环境科学》2010,31(11):2768-2773
针对我国城市社区垃圾管理中分类收集程度不足、厨余垃圾高水分含量的问题,研究了社区人工分类混合垃圾、厨余垃圾简易机械压缩、压缩后厨余垃圾和渗滤液的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集成技术模式.研究表明,生活垃圾的人工分拣效率为36.8kg/h,随分拣熟练程度提高而增加.社区分拣出的厨余垃圾有机质含量高达44.693%,营养元素N、P、K的含量分别为2.586%、0.649%和1.274%,C/N为17.427,而重金属含量仅为从混合垃圾集中分选出的可堆肥原料的0.07~0.82倍.厨余垃圾压缩脱水后含水率仍高达78.7%,影响后续堆肥效果.采用生物稳定和稀释的渗滤液浇灌凤仙花具有一定的肥效,植株干重是清水浇灌的1.46~2.94倍.基于社区人工分拣的集成技术模式可减排垃圾产生量的52.6%.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再生水、再生水+Pb、清水+Pb处理浇灌萝卜,以清水浇灌为对照对萝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总PLFA含量及各菌群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再生水再生水+Pb清水清水+Pb。再生水灌溉有利于萝卜根际微生物各类群数量的增加,丰富微生物多样性。用含铅的溶液(再生水+Pb、清水+Pb)浇灌萝卜,可抑制土壤微生物各类群的数量,G-受到的抑制尤为明显。(2)主成分分析表明,再生水灌溉与对照相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最大。(3)土壤微生物各类群与土壤速效钾、硝酸盐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真菌、放线菌与土壤有机质含量,G~+、G~-菌与p H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G~+、G~-与萝卜地下鲜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微生物各类群与地上部分硝酸盐含量、与根冠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灌溉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粘土和壤土为材料,研究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灌溉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年的渗滤液浇灌后,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与对照相比表现出明显的积效应;渗滤液浇灌后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均以用50%的渗滤涂稀释液浇灌处理为最高,种植植物(狗牙根)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提高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变化与此相似,但粘土经渗滤液浇灌后酶活性增强增大,除了原液烧灌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α=0.05水平下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他酶活性均在α=0.01水平下与对照差异显著,壤土除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在α=0.01水平下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他大多在α=0.05水平下表现出与对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水浇灌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的加快,使缺水问题更为普遍,中水用于冲厕和绿地浇灌将是未来的趋势.为研究特殊行业污水处理后用于绿地浇灌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选取以生活污水和实验室污水为水源,一体式氧化沟为处理单元的出水为浇灌用水,以包括阔叶林、灌木和草坪的小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集6个样品点0~20 cm深的土壤进行Cr、Mn等8种重金属检测.结果表明,与自来水浇灌土壤对比,中水浇灌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中水浇灌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在表层富集,其中铬、镍、铜、锌、铅浓度低于北京市土壤背景值;浇灌土壤中砷和镉存在轻度污染,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于社区户内燃气系统的风险评估大都为静态分析方法,且一般只对系统中单独组成部分进行建模,忽略了户内燃气系统风险复杂的耦合影响关系。针对现有风险评估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区户内燃气系统动态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梳理社区户内燃气事故、分析社区户内燃气系统的风险源和风险影响因素,构建了社区户内燃气系统动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将知识图谱用于社区户内燃气系统的场景构建,基于社区户内燃气系统的构成和指标体系确定知识图谱中的实体类型和实体特征,并在所构建的社区户内燃气系统知识图谱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区户内燃气系统动态风险评估方法;最后,以某一社区为例,对所提出的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区户内燃气系统动态风险评估方法进行验证。实例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针对社区户内燃气系统风险复杂的耦合影响关系,实现社区户内燃气系统的安全动态风险评价,对社区燃气用户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区配电网系统的安全分析和动态风险评估是配电网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可靠性指标无法反映社区配电网系统中物理元器件的状态和短路故障事件等本质安全问题对风险评估的影响。针对现有风险评估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社区配电网系统安全分析与动态风险评估框架。首先,在标准可靠性指标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社区配电网系统中物理元器件的故障率和短路故障事件引入到风险评估中,提出一种新的社区配电网停电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社区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和本质安全特性,能够全面反映社区配电网系统的动态风险;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树-贝叶斯网络的社区配电网系统动态风险评估方法;最后,以一个实际社区的配电网系统为案例,验证了该动态风险评估框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框架能够充分评估社区配电网系统的停电风险,并可以给出合理的安全措施,以有效降低社区配电网系统的动态风险。  相似文献   

13.
山东禹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特别是黄河断流对工农业生产构成直接威胁。为缓解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必须改进原有的灌溉用水管理模式,提高灌区管理水平。论文采用渠道概化模型和两级配水模型,讨论了充分来水条件下多种作物的灌溉用水管理模式,并提出灌溉配水与调度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实现方案。这将会大大提高灌区的灌溉管理工作效率,并促进灌区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谢氏城市污水再生和回用系统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介绍了污水再生和回用系统,它是70年代由美国科学院谢弗发展起来的,已在美国50多处应用并推广至其它国家,将污水引入曝气塘中再生,再生水用于灌溉或补充地下水源。非灌溉将再生水引入贮存池。该系统工程造价和运转费用约比二级污水处理厂便宜一倍,工程易建,管理简单,只产生很少的污泥,不产生臭气,可在中低度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静态多区域CGE模型的黄河流域灌溉水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流域属于水资源匮乏地区,据黄河水资源公报,2011 年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流域总用水量的73.9%,故灌溉水价与流域农业、社会经济系统关系密切.鉴于此,论文基于多区域静态CGE模型,研究黄河流域不同省区在灌溉水量不同减少幅度情况下农业灌溉水价的变化,以及水价不同提高幅度下对社会经济系统和灌溉用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农业灌溉水价随着灌溉用水量的减少而增加;另一方面,5 种水量减少情况下模拟结果中各省区最终灌溉水价主要由水价变动构成,说明初始水价较低;② 在水价不同提高幅度下,实际GDP降低,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降低;③ 在水价提高15%的情况下,流域总灌溉用水量减少了9.087×108 m3,占流域总灌溉用水量的1.5%;④ 系统敏感性分析(SSA)表明,模型模拟结果较稳健.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声明其在17个社区中提供了950000美元的绿色基础设施净化水质,保障人体健康,造福社区.绿色基础设施主要使用植被和土壤来净化雨水,阻止污染的暴雨径流进入当地社区的污水管网系统.美国环保局的这次资助是为了将绿色基础设施融入进雨水管网系统,净化水质,并提供创造就业和振兴社区等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十年来,水力发电得到了稳步发展,并将继续发展下去。水电能源系统与其它大型能源系统的区别在于发电并不是唯一目的,它还包括灌溉、航运、防洪、开展旅游业使野生生物增多以及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等项目的。现在的宗旨是制定全面规划,充分利用河流水力资源包括水力发电,开发大型的水力资源  相似文献   

18.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灌溉水资源保证程度及提升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供需两方面,构建了区域灌溉水资源保证程度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玛纳斯河流域灌溉水资源保证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状年玛纳斯河流域灌溉水资源保证程度为79.21%,各灌区存在较大的差异,下野地、莫索湾、金安、玛纳斯等灌区灌溉水资源保证程度较低,分别为69.09%、78.76%、78.25%、71.24%,明显处于亏缺状态,而石河子灌区达115.06%,处于相对盈余状态。在各灌区灌溉总面积维持现有数量以及保证灌区水资源安全的前提下,随着加大部分灌区(金安、玛纳斯和石河子灌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高新节水技术以及调整种植结构,近期流域灌溉水资源保证程度总体可接近100%,但流域内除石河子灌区外,下野地、莫索湾、金安、玛纳斯等灌区灌溉水资源仍处于亏缺状态。2020年随着各种综合措施的进一步实施,全流域灌溉保证程度将增加至113.19%,各灌区将实现灌溉水资源供需平衡。最后,针对3类不同灌溉水资源保证程度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状况,提出了差别化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种经济实惠、简单易行的污水处理系统获得很快发展,这就是生物氧化塘、污水贮存库与土地污水灌溉结合起来的处理系统.利用氧化塘对污水进行二级处理,利用土地对污水进行三级处理,利用贮存库存贮非灌溉期排出的污水,使污水不排入水体.这种处理系统对于防止水源污染、补充地下水、充分利用水肥资源、节约能源等都有明显的效益.一、氧化塘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素来有"环保王国"的美誉,其民众较高的环保意识和浓厚的环保参与热情,得益于澳大利亚社区环境教育的开展。社区环境教育在澳大利亚发展了十余年,它与工作场所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并列,是澳大利亚环境教育的三种主要途径之一。近些年澳大利亚开展的空气质量社区教育活动广泛应用参与、社会营销等多种方法,提高社区民众环保意识,改善社区民众的行为和选择,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成效显著。本文将根据澳大利亚空气质量社区教育项目开展实践,系统总结其开展和评估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并对于我国开展空气质量社区教育提出建议措施,以推动我国空气质量社区教育项目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