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工业迅速发展,关于工业废气排人大气后的运动规律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等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研究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和扩散规律,早在三十年代,英国就采用示踪实验方法,即人工释放示踪剂于大气之中,在下风方向进行追踪测量,从而发展了大气扩散理论,建立了大气污染浓度估算模式,近五十年来,各国  相似文献   

2.
五、扩散规律的风洞实验研究 1.大气扩散规律的数学模式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过程是湍流扩散和分子扩散综合作用的过程。描述这一物理过程的数学方程极为复杂,为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近年来提出了许多近似的计算公式,通常称为模式。已发表的常用模式基本上都是在分子扩散理论的基础上,假定污染物的浓度在空间呈正态分布而得到的。但这些模式是否正确,适用范围是什么当然必须由现场观测和风洞实验来检验。事实上,有些这类的模式本身就是建立在风洞实验  相似文献   

3.
环状扩散管-分级采样器的建立和细粒子酸性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国内第一台扩散管-分级采样器,用来研究大气气胶溶胶的组成和细粒子的酸性,实验证明该采样系统能够有效地避免大气中的碱性物质对颗粒物采样的干扰。在北京,湖南等地进行了现场实验,测定了气溶胶的酸性。  相似文献   

4.
小风和静风状态下TSP大气扩散模式的理论推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移动烟团积分模式为基础,采用数学模型分析法,从理论上导出了小风和静风状态下的TSP大气扩散模式。该模式描述了重力沉降和地面不完全反射对颗粒物大气扩散过程的影响;与现有的大气扩散模式体系完全相容,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小风和静风状态下TSP地面浓度的预测计算  相似文献   

5.
城市大气污染扩散监测模型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城市大气污染的具体情况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风洞实验对特定条件下的城市大气污染模型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 ,建立了适合一定条件下城市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数学和物理模型 ,在此基础上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得到了特定条件下城市大气污染的一般规律 ,该扩散模式同时还可以应用于城市大气污染物扩散浓度的估算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地区大气输送和扩散特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WRF及风场诊断模式CALMET,结合轨迹分析和拉格朗日随机游走模拟方法,分析了海南岛地区低层大气中尺度水平输送和扩散特性,并计算了各季平均大气扩散模态.结果表明,该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输送主要受到大尺度背景环流、海陆风等局地环流及地形绕流等的影响.海陆风局地环流是沿海城市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向海南本岛输送和扩散的主要机制.北部城市海口的大气扩散对岛内影响最大,冬季平均影响范围可覆盖西北半部;春、秋季主要影响西北和北部区域;夏季对本岛的影响仅限于北部沿岸.南部城市三亚的大气扩散对岛内影响较小,秋季向西南海面的扩散对本岛几乎没有影响;冬、春季对三亚以西沿岸的影响有所增加;夏季扩散影响全面指向岛内,并因地形的作用而东、西向大角度扩展,影响海岛南部的大部分沿岸地区.西北部昌江的平均输送扩散方向与当地海岸线的走向基本一致,污染影响不易深入到岛内.其中,秋季扩散影响以偏西南方向为主,仅对昌江西南部分海岸有少量影响;冬、春季扩散形态类似但影响范围扩大到以东方市为代表的低山盆地地带;海岛西北部大部分沿海地带可受到昌江夏季扩散的影响,但平均扩散方向指向东北偏北的海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应用Matlab与VB.net编程工具相结合的手段开发大气扩散模型软件的方法.VB.net通过ActiveX自动化接口,将Matlab作为VB.net的服务器.以烟羽在大气中扩散模型分析为例编制了相应程序,可快速有效地进行大气扩散规律图形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用我国各地实测资料拟合的高架源大气扩散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永瑞  张彤  王冬朴 《环境科学》1994,15(3):42-46,Ⅵ
采用Briggs大气扩散参数的一般式(σ=ax(1+βx)^-1/2)将国内一些实测大气扩散参数组织拟合,求出高架源大气扩散参数。拟合大气扩散参数经与GB3840-91和Briggs大气扩散参数比较结果合理,一般适用于100m 以上的高架源扩散情况。因此在大气扩散计算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风洞实验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特性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重点讨论了建筑物结构形式变化对周围环境污染浓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污染浓度的各个要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得到了大气污染物在复杂结构建筑物之间扩散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平衡汽球探测研究山区流场特征和大气扩散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用平衡汽球探测法在山区工业基地研究大气边界层流场特征和大气扩散规律的结果.分析发现明显的山谷风环流、河谷渠道效应以及漫烟现象和局地工业热源影响等流场特征,实测得到三维大气扩散参数.文章还讨论了用有限数列的滑动平均计算大气扩散参数遇到的问题.用数学模拟方法分析了滑动平均时间间隔与采样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环状扩散采样管的研制及其在大气氨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采样过程中气体与颗粒物之间的相互干扰的问题。在国内首次研制出新型大气痕量气体采样装置-环状扩散管,并应用于采集大气中的氨。在大气条件下对氨的收集效率可达97%,检测限为0.15μg/m^3,与滤膜法和湿式环状扩散管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三者基本一致,从1985年到1992年,在4-5月份测定了北京中关村地区大氨浓度,其变化范围4.6-40μg/m^3,平均浓度17μg/m^3。  相似文献   

12.
天津静稳指数建立及在环境气象预报和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蔡子颖  韩素芹 《环境科学学报》2020,40(12):4453-4460
基于2014—2015年NCEP再分析资料及天津地区PM2.5质量浓度数据,构建天津地区静稳指数以期反映大气综合扩散能力,为天津霾、空气质量预报和大气环境气象条件评估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静稳指数可作为评估天津地区细颗粒物大气扩散能力的重要指标参数,其建模产品与天津地区PM2.5质量浓度相关系数为0.62,在评测期间(2016年6月1日—2018年5月31日),基于EC模式的静稳指数24 h预报产品与天津地区PM2.5质量浓度相关系数为0.67,1~7 d预报产品与PM2.5质量浓度相关系数超过0.53,8~10 d预报产品随着时效增加指示能力有所下降,相关系数为0.4左右,但通过显著性检验.对比同期基于GFS资料和WRF/Chem构建的天津中长期环境气象数值模式,其相关系数接近,趋势预报效果相当.同时,由于静稳指数综合了水平风速、混合层高度、相对湿度等多项指标,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大气扩散能力,在大气环境气象条件评估中可发挥积极作用,以同排放源不同气象条件的数值模拟为基准定义细颗粒物大气扩散条件,2013—2018年逐月大气扩散条件同比上年改善的占总样本41%,同比转差的占总样本59%,利用静稳指数对大气扩散条件月同比变化趋势进行判断,识别准确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3.
风向变化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及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复杂多变状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风洞实验对城市大气污染扩散模型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建立了适合一定条件下城市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数学和物理模型,并对城市大气污染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得到特定条件下城市大气污染扩散普遍规律的同时,重点讨论了风向变化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该方法同时还可以应用于城市大气污染物扩散浓度的估算。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引言行星边界层中温度的垂直分布,特别是逆温层的高度和强度,在确定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上起主导作用。众所周知,从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对大气的污染程度取决于大气的扩散能力,而影响大气扩散的主要因子是湍流。湍流的结构是受大气的温度层结所制约,通常又把温度的垂直分布即大气稳定度作为衡量污染物质在大气中扩散好  相似文献   

15.
毛恒青  谢考现 《环境科学》1997,18(6):19-22,30
利用在山东各地进行的多次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大气扩散试验结果,对不同垫面的大气扩散参数做对比分析,讨论下垫面的变化对大气扩散参数的影响以及大气扩散能力与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关系,试验均采用平衡法进行。结果表明:不同地形下的大气扩散参数有明显差异。与国际扩散参数值相比,山区比平原高0.5-1级,平原地区与国标基本一致,工业区模向扩散参数与国标基本相当,垂直扩散参数1个级别以上;沿海地区横向扩  相似文献   

16.
1.环境容量的必要性以前,在全国各地根据大气扩散模式,进行了有关大气污染予测,风洞实验和实地扩散气象调查等工作,对公害的应付措施给予了注意,但这样作环境还是恶化了,所以有很多地区正在转向制定公害防止计划。这种公害事前应付对策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点:①没有环境容量的设想;②国家缺乏防止环境污染的总体对策;③地方自治体缺乏责任感和有关的知识;④对地区特殊性考虑不足。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CALPUFF模式是运用于广域的大气扩散模型,在区域范围较大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应用具有突出的优势.利用CALPUFF大气扩散模型模拟漳州市2009年气象场和污染物浓度场,采用监测值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表明模型的适用性;基于现状污染源,建立大气污染物传递系数矩阵,结合线性优化法测算了不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漳州市大气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8.
污染物质向海洋输移的主要途径有: (1)河川径流冲刷; (2)大气输移; (3)沿岸地区的污水排放等三种形式。为了探讨污染物质在大气及海洋环境中的稀释扩散问题,世界各国均对污染物质输移扩散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介绍了与海洋污染扩散有关的几种数学模型,供有关方面参考。一、污染物质从大气向海洋输移的数学模型 1.根据1977年10月在南斯拉夫杜布罗夫尼克市召开的研究大气——海洋间杂质交换的工作会议精神,重申必须重视从大气中降落到海水中的一系列污染物质(世界气象组织通报,1978年4月,27卷第2期,160-161)。现已查明;海洋动物体内DDT的大量富集即和污染物质通过大气向海洋环境的输移扩散有关。  相似文献   

19.
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是雾霾的重要来源之一。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从高斯模式出发,以SO_2的扩散为例,对关中地区点源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各影响大气污染扩散规律的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模拟表明,环境风速、大气稳定度和污染物的有效排放高度对点源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由于小风对污染事件的潜在影响,以及与中等风速和大风条件相比边界层结构、湍流和扩散的特殊性,常规的稳态高斯烟流模式在这种条件下具有局限性,建立适用于小风条件的大气扩散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小风条件下大气扩散模式的建立和发展,从较简单的解析模式到复杂的数值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参数化方案、与示踪物实验的比较结果、适用性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综合考虑不同模式的优劣,在应用方面有利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在模式开发方面,有助于建立更加完备的大气扩散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