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辛醇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空气催化氧化-ClO2助氧化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药用辛醇废水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实现废水处理的资源化回收利用.处理后的废水中CODCr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CODCr≤1 50 mg/L).  相似文献   

2.
吕后鲁 《环境工程》2011,29(2):132-134
丁辛醇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丁醛缩合废水,COD质量浓度高达40 000 mg/L。采用酸化萃取法处理此股高浓度有机废水,探讨了不同废水pH值、温度、萃取剂及萃取剂用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辛醇、辛醇精馏残液和辛烯醛加氢残液作为萃取剂,在废水pH值为1~3、萃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为1∶(1~12)、温度为25~60℃条件下,对丁辛醇废水进行萃取处理,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COD去除率可达83%~94%。  相似文献   

3.
线性溶剂化能相关方法应用及参数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线性溶剂化能相关方法的原理,回顾了该方法的在溶解度,辛醇/水分配系数和生物毒性预测中的成功应用,重点讨论了参数估算规则,以得上于该方法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丁辛醇装置化工异味来源,介绍了丁辛醇装置RTO设施基本工艺、关键参数的确定、安全保护措施及运行效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辛醇异丁醛装置化工异味来源,介绍了通过技术改造、回收利用、生物除臭等方法消除化工异味的成功经验,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向富 《环境工程》2007,25(2):33-35
采用酸化破乳法治理辛醇废碱液达到了治理目的,治理后的废水,CODCr去除率达到50%,油去除率达到80%以上,治理后的废水进入化工污水场未对化工污水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采用该工艺治理辛醇废碱液在工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氯化苯在鱼体内富集和释放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快速测定BCF的方法,研究了7种氯代苯在鲤鱼体内富集和释放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用脂肪含量标化的BCFL与辛醇分配系数Kow吻合较好;吸收速率常数(K12)、释放速率常数(K21)和生物富集系数的对数值与1gkow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对于高脂溶性氯化苯,由于其结构的庞大,影响富集过程,所以本文采用了分子表面积对拟合的线性方程进行了校正,改善了1gK12和1gKow之间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间接测定了29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并估算其水溶解度,所得结果与文献值和计算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癸二酸生产中产生的含酚废水特点,研究开发了树脂吸附法处理该废水的工艺。采用吸附-脱附-吹脱固定床工艺,选用的树脂为超高交联大孔吸附树脂NDA150。通过实验初步确定了其工艺条件,开发出的树脂吸附法工艺处理采用仲辛醇萃取后的癸二酸含酚废水效果良好,20 BV处出水酚含量≤0.25 mg/L,COD≤25 mg/L,低于《国家污染物排放综合标准》(GB 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苯酚≤0.3 mg/L,COD≤60 mg/L,且实验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0.
单环芳族化合物结构与生物降解性关系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量子化学方法MOPAC6.0-AMI软件计算了42种单环芳族化合物的分子最高占有轨道能(EHOMO)、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分子生成热(Hf)、分子表面积(TSA)、偶极矩(μ)和分子量(Mw)值;从ClogP软件查得分子的辛醇/水分配系数lgP。对化合物的上述7种结构参数进行因子分析,提取3个主因子可代表化合物的绝大部分结构信息。根据因子得分,对化合物进行了聚类分析。分别以各个主亚类中的化合物为对象,进行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分析,得到系列相关方程,所研究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主要与取代基的电子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生物膜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对MBBR处理油页岩干馏废水的不同挂膜驯化方法进行了优化。分别采用2种挂膜驯化方式进行:方法1先用模拟生活污水对填料进行挂膜,然后用以模拟生活污水稀释20倍的油页岩干馏废水对生物膜进行驯化;方法2直接采用模拟生活污水稀释20倍的油页岩干馏废水进行连续流挂膜驯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运行阶段,方法2的生物膜量增长情况优于方法1,第35天方法1和方法2的生物膜量分别为941,1628 mg/L;从脱氮除碳情况来看,方法2启动和稳定运行所需的时间更短,处理效果也优于方法1;生物相及扫描电镜图像分析显示,与方法1相比,方法2中的生物膜结构更加紧实,微生物排列更为紧密、数量更多。因此,直接采用以模拟生活污水稀释20倍的油页岩干馏废水进行连续流挂膜驯化是MBBR处理油页岩废水的最佳启动方式。  相似文献   

12.
磷酸阳极化工艺在航空铝合金胶接领域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介绍了金属胶接常用表面处理工艺的特点及应用情况,着重讨论了PAA的工艺原理,并以国内航空制造企业典型PAA线为例,从装挂方式、碱清洗、脱氧处理、阳极化处理参数、水清洗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磷酸阳极化工艺生产线,分析了PAA工艺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的控制重点,以期为航空铝合金表面磷酸阳极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最后提出实现PAA生产线全生命周期绿色环保节能的要求是国内学术界和产业界需共同攻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于2018年提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对某试点研究区域调研发现,近年来当地生活垃圾产量呈现高出城市人口发展速度,且呈非线性快速增长趋势。传统的预测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地垃圾产量的精细化管理需求,难以将当地垃圾处理能力的发展与产量增加的趋势相协调。因此,基于社会多元数据,构建对研究区域整体垃圾总产量预测的模型研究方案。通过将灰色关联分析算法与LightGBM机器学习算法结合,获得了多元社会数据中与研究区域垃圾产生增长关联最为密切的几类特征数据,以进行机器学习模型构建与交叉验证调优,获得了MAE为1.48,MAPE为15.42%的生活垃圾产量精准预测模型。最终利用该模型预测,2025年该地的生活垃圾产量将达到17.23万t/a。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氯消毒的副产物(DBPs)主要以无机的亚氯酸根和氯酸根为主,其中亚氯酸根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在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应用二氧化氯的实践,分析了二氧化氯消毒无机副产物的产生及可行的去除方法,认为用亚铁还原法控制及去除亚氯酸根是一种经济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对硫化物还原法、活性炭吸附法和臭氧氧化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对二氧化氯消毒工艺的正确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国内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对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状况和问题作了分析,探讨了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价值和实现途径,提出了促进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设。  相似文献   

16.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QSARs)were developed for 43 aromatic compounds toxicity to 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and Daphnia magna based on four methods: octano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linear solvation energy relationship, molecular connectivity index and group contribution.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four QSAR methods, LSER was proved to be the best. And it applied to the widest range of chemicals with the greatest accuracy.  相似文献   

17.
三丁基锡在水-脂质体间的分配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不同酸度条件下三丁基锡(TBT)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并用卵磷脂自行制备脂质体代替正辛醇研究了TBT在人工合成生物膜-水间的分配行为.结果表明TBT在正辛醇和脂膜中的分配均随pH的增大而增大.但将二者进行比较,发现在pH>pKa时,TBT在二者中的分配比很接近,此时是疏水性TBTOH占优势;但在低pH下,TBT+是主要存在形态,其在脂膜中的分配量要大于在正辛醇中的分配量,说明此时用正辛醇来模拟三丁基锡在生物膜中的分配是不合适的.对离子型有机金  相似文献   

18.
宋永会  魏健  马印臣  曾萍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0):2522-2527
考察了两种废水中和反应过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然后采用P204/正辛醇复配萃取剂对废水进行络合萃取处理.结果表明,采用溴化废水中和滴定胺化废水可以大幅消减废水中污染物,避免后续萃取过程中的乳化现象;在pH值为8.0,油/水相比为1:1的条件下,P204:正辛醇=3:2的复配萃取剂对废水中TOC和金刚烷胺的单级萃取效率分别为49.6%和99.5%;多级萃取对TOC去除率没有明显提高;以2.0mol/L的HCl溶液为反萃取剂,在水/油相比为1:1条件下,可以将47.5%的金刚烷胺从负载有机相中反萃分离,回收得到的金刚烷胺盐酸溶液可以回用,再生后的萃取剂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