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多层旋线布置方式实现了自由旋线分离器分离效率的有效提升,并讨论了多层布置对除尘效率与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在风量2 000 m3/h、液气比0.03 L/m3和粉尘质量浓度1 000 mg/m3的试验条件下,单层旋线和双层旋线的除尘效率均随旋线根数和转速的增加而增加,且双层旋线的除尘效率的增幅高于单层旋线.当旋线...  相似文献   

2.
烧结金属高温除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斌  朱能  杨昭  徐政 《环境工程》2003,21(1):41-43
通过对一种新型的烧结金属在高温下的除尘实验,研究了在风速不同时通过不同厚度的滤料层时的压力损失,以及不同粒径的去除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压力损失与风速和滤料厚度的关系式,结果表明此关系式能较好地符合实验。这工作为后继的烟气综合处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过滤技术(表面过滤技术)在袋式除尘器中的应用及其特点,该技术的采用可减少除尘器的压力损失,提高滤袋的使用寿命和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4.
《环境工程》2015,33(1)
为了提高现有电除尘器的除尘效果,提出一种横向双极电除尘器,将其与常规电除尘器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伏安特性、压力损失、除尘效率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横向双极电除尘器的压力损失比常规电除尘器约高30%;横向双极电除尘器的伏安特性优于普通电除尘器;在平均场强2.1~3.2 k V/cm,平均风速1.0~1.5 m/s的范围内,常温常压下,对中位径为25.405μm的烧结粉尘的除尘效率,横向双极电除尘器与常规电除尘器相比有显著提高,并且随着电场平均风速的提高,横向双极电除尘器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心流场湿式除尘器通过在筒体内设置导流百叶窗来减轻内涡旋 ,使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大大降低 ,同时在筒体上设两根进水管 ,采用湿式除尘 ,又提高了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本文介绍了该除尘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试验台系统的设计以及主要性能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电场对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实现颗粒物超低排放要求,本试验采用喷雾与电场分区设计,搭建了预混喷雾湿式电除尘试验装置,以增强颗粒与液滴之间的凝聚作用,试验探究了电场电压、极板间距、电场风速、喷雾压力及入口浓度等参数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除尘效率随着电场电压增加,除尘效率提升,增幅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平稳;减小极板间距或电场风速,能够提高除尘效率,但降低了处理风量;随着喷雾压力增大,除尘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当压力值为6MPa时,除尘效果最佳;粉尘入口浓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程度较低,对于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去除效率最高达98.5%.综上,预混喷雾湿式电除尘效果相比单一喷雾或静电除尘具有显著的增强,对于颗粒物超低排放装置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某型旋流除尘器内部流场模拟的仿真模型,研究了旋流除尘器叶片宽度、叶片倾角,以及处理风量对旋流除尘器阻力损失和除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宽度和叶片倾角的减小以及风量的增大都会导致旋流除尘器阻力损失的显著增大,但同时旋流除尘器内旋流体上部的烟气离心加速度明显增大,即除尘效率会提高。由此可见,研究旋流除尘器内流场及相关参数对阻力损失和除尘效率的影响对工程实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颗粒层除尘器过滤状态压力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Mehter等人提出的过滤状态下颗粒层除尘顺压力梯度比表达式,建立了压力损失数学模型,该模型表明过滤状态下的压力损失与初始压力损失,粉尘在颗粒层中的沉积率和积灰量有关。收石英砂颗粒层的压力损失的实验结果,确定了粉尘沉积率计算公式,最终得出了过滤状态下颗粒层压力损失随过滤时间和粉尘在颗粒层中积灰量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合理地选择过滤风速和确定清灰制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烟气性质对电除尘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晓 《环境》2006,(Z1):136-137
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能否达到最优,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大致可归结为四个方面烟气性质因素、粉尘性质因素、设备因素以及操作因素.试验表明,烟气的温度、湿度、成分、压力、和烟气的含尘浓度等性质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粉尘电阻、电晕电流以及除尘器内的粉尘收集和二次扬尘三个环节,从而引起了除尘效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湿式电除尘效率和应用范围的拓展特性,设计了针对铁矿粉尘的表面活性剂协同荷电水雾除尘实验装置,采用表面活性剂增效润湿、水膜捕尘、荷电捕尘理论,探究了风速、电压、喷雾压力和格栅目数对除尘性能的影响.实验中优选复配表面活性剂溶液,选取了0.3%LAB SA/0.5%X-100、0.3%LAB SA/0.5%AES、0.5%X-100/0.5%AES三种复配溶液进行荷电水雾除尘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电除尘可以在提高处理风量的同时增加除尘效率,风速在0.8m/s以前与除尘效率正相关;复配溶液在水压为6MPa时都达到除尘效率最大,其中以0.3%LABSA/0.5%AES表现最为突出,其除尘效率相较于水提升达到15.36%,不同水压的平均除尘效率提高也达到了11.73%;复合电除尘除尘效率与电压在40kV之前正相关,超过后会发生电晕放电,降低除尘效率;当格栅孔径大小为40目时除尘效率最大,其中复配溶液0.3%LABSA/0.5%AES达到了96.74%的除尘效率,继续减小孔径反而会减小除尘效率;对粉尘润湿性越强的表面活性剂参与除尘后对除尘效率提升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